法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都开始做毕业设计了,在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开题报告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1、本课题以缓刑制度的内容为核心,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缓刑制度的基本理论及立法、司法状况,分析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

2、以中外学者对缓刑制度的研究为背景,探求我国缓刑制度的新趋势,结合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根据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需要,不断予以丰富和发展。提出司法改革建议,以突显该制度的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价值。

(二)选题意义

1、缓刑是指对于判处某种刑罚的犯罪分子,在遵守一定条件下,不执行原判的刑罪制度。我国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现代缓刑制度构建过于原则和抽象,加强缓刑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完善我国缓刑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2、缓刑制度的立法、司法建设相辅相成,立法为司法提供依据,司法为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完善缓刑制度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题在缓刑适用和执行方面提出完善意见,对提高我国缓刑适用的质量,充分发挥缓刑能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3、缓刑制度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在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各国司法改革,我国缓刑制度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举步维艰,为把握缓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值得且有必要对该制度加以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发展现状

1、英美法系

正式的缓刑制度是近代才发展起来,但是它的早期萌芽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时期。而“教士恩赦”、“司法暂缓”和“具结释放”三项制度则被认为是现代缓刑制度的先声。

2、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暂缓执行主义,一般选择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有的选择附条件赦免主义。

法国是采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的代表。法国刑法典把缓刑规定在第二章刑罚制度中的第二节刑罚个人化方式中,区别适用不同的犯罪处遇。日本也是采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主要国家之一,日本刑法有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在1908年前日本采附条件赦免主义,而逾1908年后转而采用了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相比于法国缓刑制度,日本规定的较为简单,只有六个条文,法国则较详细,用了29个条文规定缓刑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刑法亦采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意大利刑法典将缓刑制度规定为“消除犯罪”的原因之一,如缓刑在考验期内没被撤销,就产生消除犯罪的效果,但犯罪的消除产生阻却执行主刑和附加刑的法律后果,但不消除有罪判决的其他刑事法律后果,因犯罪而产生的民事债务当然有效。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现被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用。

德国是采附条件赦免主义的代表。德国的缓刑制度的最初形式是“附条件的赦免”制度。1923年,《青少年法院法》正式确立了德国的缓刑制度。针对罚金刑,德国刑法典也规定了保留刑罚的警告这一制度。另外德国还将类似于我国的假释制度规定为“有期自由刑余刑的缓刑”和“终身自由刑余刑的缓刑”,并相应地采用缓刑制度的有关规定。可见德国刑法典不但在采附条件赦免主义,还规定了对罚金刑的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并在这一保留刑罚的警告制度中创立了一些新规则,适应了刑罚功能的需要,增强了刑罚的社会调整效果。另一个采附条件赦免主义的重要国家是挪威,我国澳门地区也采用附条件赦免主义,但纵观世界上大陆国家,采用附条件赦免主义的并不多。

(二)国内发展现状

(三)发展趋势

1、适用缓刑的条件不断放宽。这种趋势在形式和实质上都得到了体现,纵观各国,缓刑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重刑犯,并赋予他们诸多的自由;缓刑的刑种逐渐增加,罪种限制不断减少

2、缓刑适用的广泛性。基于各国的立法和司法改革,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限制死刑的立法背景下,广泛适用缓刑成为必然的选择。

3、缓刑类型的多样化。各国在保留传统的缓刑类型的基础上,又创制了不同类型的缓刑方式。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主攻方向

1、了解缓刑制度的发展状况

2、探究缓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完善

(二)主要内容

1、我国缓刑制度的起源(古代至现代的重大变迁)

2、缓刑的类型。

1)暂缓宣告缓刑

2)暂缓执行缓刑

3)不执行余刑的缓刑

3、缓刑的适用

1)缓刑适用的条件

形式条件

实质条件

2)缓刑适用的法律后果

4、缓刑的考验期限及监督考察

1)缓刑的考验期

2)缓刑的考察

3)缓刑的撤销

5、缓刑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

1)缓刑的发展趋势

2)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方法。通过收集的文献资料,汇总,分析,对缓刑制度的历史渊源,法律价值,具体适用,进行理论界定和定性研究。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xx年8月20日-20xx年9月20日:收集、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10月12日-20xx年11月20日:提交初稿

20xx年11月25日-20xx年12月20日:汇总资料,比较、归纳和分析提交修改稿

20xx年1月26日-20xx年3月13日:分析结果,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20xx年4月2日-20xx年4月20日:加工、修改论文,最终定稿

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xx年3月第一期,第四十五页

[2]肖扬主编:《中国新刑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3]翟中东:《论缓刑的四大价值》2001年第一期

[4]左坚卫:《缓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4年

[5]张明楷:《刑法学》中国法律出版社第四版第541页

[6]张慎佑:《关于完善我国缓刑考验制度的法律思考》载于青少年犯罪的问题1995年第1期。

[7]梅振中:“中国缓刑制度研究,《新学术》”,2006年第一期

[8]房清侠:“缓刑制度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四期

[9]刘守芬、丁鹏:《现代缓刑类型与中国的选择》,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六期

六、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签名:

关键词:

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内容文献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选题意义:

一、引言:由案例(“躲猫猫”事件)--引出问题:

现实中对行政领导的监督过失刑事责任追究为什么不力?行政领导责任包括哪些?追究行政领导责任的依据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

二、行政领导责任概述.

1、行政领导责任概念

2、行政领导责任的分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三、分析追究行政领导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监督过失理论(从监督过失的构成分析)

2、行政领导监督过失的构成要件

(1)监督过失的客体

(2)监督过失的客观方面

(3)监督过失的主体

(4)监督过失的主观方面

四、行政领导监督过失刑事责任追究的限度

(1)有限适用信赖原则

(2)考虑不可抗拒因素

(3)分清责任主体(编辑:)法学论文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实例分析法、学科交叉法和文献研究法。

1、文中先运用实例分析法引出案例进行分析继而引发对论题的思考;

2、结合行政学和法学分析行政领导责任的内涵及其分类;

3、最后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监督过失的犯罪构成;

4、提出在追究行政领导的监督过失刑事责任时的限度问题。

参考文献:

1.新浪网页.

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

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汉语大词典》,第91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

4.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选题依据与意义

依据:法官的职业化已成为我国的一主要现象,如今法院中法官不断的向外流失,法官职业化的改革十分有必要。

意义:法官职业化不是由法官的官方地位决定的,而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首先,其行使的权力重大独特。法官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分辨曲直,扬善除恶,保障人权,制约强权,其责任重大。因此,必须由具有较高素质的职业人员来行使。其次,作用和功能特殊。法官审理的案件都是一般人无法自行解决的较为复杂和严重的问题。他们是社会冲突的最后防卫者、治疗社会弊病的医生、解决社会矛盾的裁判者。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社会普遍信赖的有效的司法机构是一个社会的减压阀,它对于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独特的`素质要求。司法工作需要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力、经验、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精湛的法律思维方式和丰富的司法经验,需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人品素质。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法官职业化也不能绝对化。司法途径是解决社会纠纷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但毕竟不是惟一的机制。因此,司法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法官的职业化也不能不考虑其社会化的一面。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方法:社会现象调研、分类现状整理分析、资料及法律条文收集整理

主要内容:分析含义、现状分析、具体原因及其危害、现行应对措施及法律应用

3、预期结果和完成进度

预期结果:可以保障公司总部内网畅通,能保证公司总部与分部的信息交流。

完成进度:

具体任务

结果提交

选题

XX年12月10日

XX年12月27日

任务书

撰写开题报告

XX年12月26日

开题报告

收集资料及实施设计

XX年03月02日

就业歧视现状及分类报告、就业歧视原因危害分析书、法律对策资料收集整理书

THE END
1.靳文辉:法学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时间:12.14)12-13 靳文辉:法学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时间:12.14) 12-11 李文杰:大历史中的个体经验——一位驻防旗人家书所见的川边改制(时间:12.14) 12-11 李金铮:从“关系”视野理解中共革命史(时间:12.12) 12-11 林桂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协同推进制度型开放和高水平国家安全研究(时间:12.12) 12-10 青连斌:实施http://skc.henu.edu.cn/info/1048/10026.htm
2.法制史论文选题(精选103个最新)法制史论文选题(精选103个最新)正文我国自从恢复了法学教育后,法制史就成为了法律系的必修课,其更是法学生获得专业学位的必修之一。所以,大部分设有法律系的高等学府都会按照规定开设中国法制史这一课程。因为中国法制史是本科的必修课程,所以其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学本科生在学习法律方面最多的课程。下面是搜索整理https://www.docin.com/p-2435448359.html
3.法律史课题基金项目论文选题热点选题2021最新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1篇),华东政法大学(11篇),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8篇),北京大学法学院(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7篇),厦门大学法学院(6篇),清华大学法学院(6篇),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6篇),复旦大学法学院(5篇),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5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https://xuantibao.com/subject/detail?sid=MTI=&wid=NzIzNjI=
4.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说明(通用6篇)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目录》所列题目是一个研究方向,可围绕该问题查找资料,撰写提纲,题目还可以适当修改,在确定指导教师以后,还可以与指导教师进一步协商,确定题目。 三、《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目录》附后。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目录 1、论法律的实质理性 2、论法律的伦理品质 3、论法治的整体性 4、论法律本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75jv7ew.html
5.法律史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干货分享学术资讯学术会议网站法律史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在法律史领域,研究的选题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历史时期、法律体系和地域。https://www.allconfs.org/list_info_view_xueshu.asp?id=BDDBBD8E329B20CB9A0F081621D43466
6.24年适用法学毕业论文选题推荐——法理学方向(第二期)1、 《网络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的平衡》 2、 《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及其影响》 3、 《精神障碍者婚姻权利的保护》 4、 《激励机制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 5、 《无效婚姻中无过错方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 6、 《数字时代法律秩序的创新发展》 7、 《立法隐性程序的影响与应对模式》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9636179/
7.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法律史内蒙古大学专业介绍研究生在第四学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由学院组织研究生开题。研究生在第六学期的三月底提交论文,由学院送审(包括盲审)。研究生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并在五月份完成论文答辩。对学位论文要求如下: (一)内容要求 论文选题应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并应必须为本专业领域的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应https://yz.kaoyan.com/imu/zixun/25/394243/
8.法学论文写作的“金线”——谈论文选题的确定论证与表达规范法律学习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无捷径可走。若说存在一条捷径,也许就是“边写边学”,在论文写作中深入思考、实现自洽逻辑。法学论文写作有无套路可循?在十余年编辑审稿工作中,笔者深感“文无定式,但有章法”。“选题、论证与表达”或许就是法学论文写作的“金线”。好选题确立的三要素 评判法学论文选题的优劣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57344171502340233&wfr=spider&for=pc
9.何海波《法学论文写作》精要(十五个问题54条笔记)现实中的问题是分层次的,既可能是法律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操作问题,也可以是法律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理论问题。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必是触及了那些比较典型、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那些在实际生活中极少发生而且对社会影响很小的现象,就不属于有重大价值的问题。https://www.jianshu.com/p/4d5256a31d85
10.笔记如何教小白写一篇法学论文?法学论文写作一、选题 (一)何为“法学” 1、法律疆域:凡涉及人类社会组织规则的即可作为法学研究对象。 2、法律视角:立法者;决策者;观察者。 3、法学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政治学与法学;法律与文学。 (二)何为“论文” 1、学术文章和非学术文章:交流对象和目的不同(专业性、论证性)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826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