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法学院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推动普法形式创新,融入改革理念,培育宪法宣教“新质”,大力推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普法工作,把宪法宣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文化教育、法治实践教育全过程。
一、“习”思明理,照亮法治前行路。
法学院教师吴双在《党内法规研究》发表论文
探析法理,交流共进。9月22日,法学院青年教师张权参与“纪念五四宪法70周年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0周年”学术研讨会,共话人大制度70年光辉历程。9月2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莅临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开展“我国现行宪法1988年修改始末——一个微观史的考证”学术讲座,深入剖析1988年宪法修改细节,推动青年学子在探寻宪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中感悟宪法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10月26日—27日,法学院青年教师张权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李步云法学奖颁奖典礼,并以《宪法连续性的学术建构——重访“五四宪法”与〈共同纲领〉关系命题》为题作发言,深入挖掘新中国宪法连续性的学术内涵。
法学院教师张权参加学术研讨会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学术讲座
法学院在公众号开辟宪法宣传专栏
二、躬行宪韵,润养法治厚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代宪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在第十一个宪法日来临之际,法学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持续推进宪法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
“躬行有法”志愿服务队走进李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探索“&+”模式,汇聚青春力量,形成普法合力。法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协同模式,通过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探索普法释法新路径。联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携手山东大学(青岛)、中国石油大学等众多高校,以“&”的理念联合举办的“油韵海情共传宪法之义,工魂山意齐展志愿之力”活动,凝聚普法合力;走进中小学校、社区、文明实践中心,以“宣讲团+”的形式开拓普法阵地,激发普法活力。
三、“竞”逐扬威,砥砺法治锋芒
知义讲法,点亮未来。10月13日,第九届山东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素养竞赛省级决赛高校组落下帷幕,中国海洋大学法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宋珺婷荣获山东省一等奖。法学院团委紧跟号召,举办“学宪法·讲宪法”宪法主题赛事,通过考察宪法原文、发展历程、宪法实践等多维度宪法法律知识,以赛促学;通过主题演讲、评委评析,助力青年学生讲好宪法故事。
文落述法,真理不朽。宪法护个人权益、固国家根基、引法治方向。为进一步激发驻青高校广大学子对宪法的深入学习热情,促使宪法精神深深扎根于学子心间,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等六所驻青高校携手举办“12·4”国家宪法日征文大赛。经过此次比赛,同学们锻炼了写作能力,提升了对宪法掌握程度与灵活运动的能力。
恒心篆法,挑战自我。学院注重在大型赛事活动中融入宪法要素,于10月末至12月初举办法律综合能力大赛,复试环节特别考察了宪法法律知识;并将宪法精神贯穿民事纠纷解决、网络安全保障等各领域法律综合素养考察中。连续十七年举办校级研究生德育品牌——研究生法律文化节,通过组织法律文化大讲堂、“法律大侦探”剧本杀、“法律直通车”等活动,在以案释法中加深青年学子对宪法知识的记忆和学习,成为校内法治宣传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法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不断创新宪法宣传教育模式,加强以案普法工作,以更生动、多元的方式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助力“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