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当今法制类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现在较为常见的法制节目有:说法类节目(央视《今日说法》),警事类节目(重庆卫视《拍案警世》),谈话类节目(央视《道德与法》),庭审类节目(北京卫视《庭审纪实》),深度报道类节目(央视《社会经纬》),法律援助类节目(央视《今日说法》)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除央视外,全国其他300多家省市地方电视台都开设有法制节目,法制类节目已经达到了繁荣时期,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播出格局。虽然从整体上看法制节目现在处于繁荣时期,但是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是不能忽视的。目前来看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题材量明显减少,内容单一。现在许多的法制节目包括央视都存在不够注重民事、行政方面的题材,都一味的追求刑事题材。通过“血腥、色情、暴力”等罪恶展示来吸引观众,其实这就完全没有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第二、节目公开化、内容细化。这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上的细化,在表现形式上过分的表现犯罪的细节和过程。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和缺乏正确判断的青少年进行效仿,从而提高了某些案件的犯罪发生率,也使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犯罪分子通过学习来提高“反侦查”手段。这样给我们的公安司法机关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法制节目违法化,低俗化。某些栏目片面的追求收视率,出现了很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行为。还有甚者在审判机关没有审判的前提下,给犯罪嫌疑人“私自”定罪或冠以“XX罪”、“罪犯”等不合适也不合法的称谓。虽然他们犯下的罪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他们也应该有最基本的人权,所以在节目中出现的侵权行为应该重视。所谓的低俗化倾向就是在题材中加入猎奇,刻意的去追求性、暴力、血腥等表现效果吸引观众。
二、法制类节目的价值
其次,法制类节目肩负着普法的重任,它还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中,国家通过法制节目来宣传法律,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权威性。通过这种方式把各种法律信息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对大众起到引导和号召作用。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法制体系,但是从目前我国国情和人口整体素质出发,走进完全地法制社会还有一段距离。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仍需要法制类节目的大力支持。
最后,法制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类型,为我国法制体系的建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道德价值的提升是不容忽视地。当今许多电视节目趋之若鹜地追求品牌效应和观众的收视兴趣,而引发了许多触及大众道德底线的暗访、偷窥等行为。这一系列问题在众多的电视节目包括新闻节目都层出不穷,吸引着大批观众的后窗情节。作为法制类节目在这方面更加值得注意,本身职责是在为受众宣传法律知识,如果在侵犯了某些当事人合法权益,那就会和本身所具有的责任自相矛盾。法制节目推广法制观念无疑是其主要的责任,但是如不注意道德建设,那就会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法制类节目的选材
法制类节目如今成为我国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在创作上为了避免雷同化、娱乐化、低俗化大量渗入节目,沦为视觉盛宴。我们应该注意在选材上面彻底抛弃这些弊端。基于法制节目的背景,节目就要具有实用性。有用的内容才能让观众在看后有所思考和收获,就能进一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当然作为节目要发挥其有用的功效,首先要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同,最后观众才能从中知法、懂法。在节目表现形式上切记不要加入与法律无关的因素,如特效的过度使用,刑侦手段的过分表现。法制节目既要注重人文关怀,也要在选材范围和叙事上紧密结合法理性,以传播法律知识为本,使情、法、理有机融合。
四、我国法制类节目的前景
(一)对成功之处的借鉴
我国法制类节目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把一个尚不成熟的法制环境发展成具有完整法律体系的法制社会在我国法制社会建设中的贡献是不可置疑的。虽然目前的法制类节目存在着某些缺陷,但某些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以后在节目中借鉴的。比如独特的叙事方式,在讲故事的同时溶入法制意识,让观众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因为法律本来就是很枯燥乏味的,如果我们在节目中不加以融合观众的兴趣习惯,那结果注定就会失败。只有挑起收视兴趣,才能把节目要表达的深层内涵传递给观众。
目前我国法制类节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个,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节目还需有特色化。各个法制节目都在力争以特色赢得观众,从多个方面来反映法制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最终的目标都是在做向广大民众进行法制宣传,增强法制观念的宗旨。不管怎么说法制节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取得的成就都是与这些最为基本的因素密不可分。
(二)对不足之处的改进
在法制类节目普遍发展的今天,为我国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可节目雷同化在地方台普遍存在。某些节目的模仿程度基本上达到百分之九十,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个人每天在换不同衣服”,衣服是换了,但人还是原来的人,甚至某些只是在换颜色连款式都没有任何改进。这些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法制类节目存在的通病。所以我们在创作上要想方设法去创新,每个节目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新设置。在制作上切记要抛弃模仿,力求在借鉴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节目。
当前大众对法制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制类节目既要承担起推进我国法治进程,促进法制社会良好有序的建设,还有保证节目的质量,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收视需求。这一崇高宗旨要求我国法制类节目务必坚决抵制低俗化、庸俗化,倡导绿色收视率。快速稳步地走上绿色收视之路,才是这一时期法制类节目的追求目标。
结论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还有一段的距离。法制类节目在现阶段还应该特别重视这一特殊使命,使法制节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健康引导受众的法治意识,使受众获得更多更广的法律知识。因此在法制节目的创作上要明确法制节目的价值,做好节目的创作选材,不要为了吸引观众而选择哗众取宠,创作人员时刻谨记宣传法制理念、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等社会责任,法制节目无论是在搜集资料,筛选,后期制作方面都更加专业和规范化,只有这样,相信我国的法制类节目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