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丨“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原标题:良法善治丨“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12月4日,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正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比喻:“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说的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的含义。”

一个多月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明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抓好改革落实提供重要方法指导、实践指南。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一般而言,改革是“破”,法治是“立”。如何做到二者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水清岸绿、鱼跃鸟飞,长江流域美景回归。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依法治江进入新阶段。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

南海之滨,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法治之力推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法治为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保驾护航,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

以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文物保护成效彰显。

同时,文物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通过修订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推进实现文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撑。

今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一系列新经验新做法写入法律,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改革势如破竹,法治固本强基。

推行员额制改革,让司法力量集中到办案一线;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全覆盖”;公安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新时代以来,一系列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法治领域改革破局前行。

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要求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和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2018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表决通过。

“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修改要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从宪法修改工作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必须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人民团体,从党员干部到党外人士,各方一同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宪法更加适应时代需要,回应人民呼声。

今年5月,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习近平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将“国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等明确写入法条,回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改革,大潮奔涌;法治,固本强基。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齐头并进,改革在法治护航下更加有力,法治在改革推动中更加健全,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11/3008:41/青岛晚报

11/1507:48/青岛早报

11月14日,记者在栈桥景区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大部队”陆续抵达青岛,几百只红嘴鸥在栈桥周围上下翻飞,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已经成为“青岛一景”。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鸥抵达青岛。

12/1209:13/青岛早报

此次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第三批核心区内建筑修缮更新项目主要分布在黄台路及贮水山路两侧。黄台路原名小鲍岛街,全长724米,依贮水山而建,70多年前,黄台路45号曾是中共青岛情报联络的“秘密站点”,为解放青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2/0608:07/青岛日报

青岛历史城区已引入餐饮美食、精品住宿、文化体验、创意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商户300余家,运营面积达19.3万平方米,构建起多元消费新场景

THE END
1.法治和法律有啥区别法治和法律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一、定义与内涵 法律通常指的是一系列规则、原则、标准和程序,它们被制定出来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并保障人们的权益。法律是静态的,以文本形式存在,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法治则是一种治国理念、原则和方法,它强调法律的至上性、公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52def445ca6f2001012
2.“法治”≠“法制”,不要搞错了,这个很重要!有问必答,这就给大家安排上! 1含义不同 法制(Legal system)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或者“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治(rule of Law)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 2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 人类世界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YwNDg4Mw==&mid=2247507176&idx=1&sn=e48da4ec06c9b766ef204ce779f90c98&chksm=ea554f94dd22c682f0296cd6f44fc37a624b43205d36c8fcf2ad468bef518a682bf371519df0&scene=27
3.“法治”还是“法制”4.基本价值追求不同 “法治”是法律至上、社会民主、保障人权、促进权利、维护自由平等和程序正义 “法制”和这些价值追求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既可以与法治相结合也可以与人治相结合当“法制”与“人治”相结合时法律权威只是起一种补充和辅助的作用。 简单来说,如果说“法制”是二维的那么"法治"就是三维立体的从静态https://www.meipian.cn/4xbkrlfe
4.“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联系和共同点1.从产生和发展上讲:其一,法制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法治的诞生,二者并不同步;其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而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却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不过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法律制度。 2.从概念和内涵上讲: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指一个法律信念,内涵是一种http://www.wnrd.gov.cn/show.asp?id=6694
5.简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精选6篇)法律与道德,历来是建立公序良俗、和谐稳定社会的两个保障[2]。德治与法治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并驾齐驱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3.1德治与法治的基础关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8ha1l2t.html
6.法治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律师普法法治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如下:1、法治和法律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法治是法律的内容和目的,法律是法治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手段。法律如果只是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就只是法律本身。法律如果想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就必须走法治的道路;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治的表现形式是思想和实践的循环。法律的表现形式是一种https://www.110ask.com/tuwen/18376956243565360855.html
7.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是什么洛阳李贺清律师普法视频1、含义不同。法制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意思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 2、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人类世界在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法制”了,而“法治”则是晚近才产生的,强调的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https://www.faniuwenda.com/Video/Index/show/id/420127.html
8.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aa8c9bf6924324ba673a7f5cda4d95.html?fm=bdde95aaadd480ea056aa773bfcd6d7a95
9.读书:法治的细节法治的要义:普遍遵守 法律的规则对每一个人都具有约束力。 二、从法律角度破解电车难题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米莉雷特号”案件的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生命的价值比较,而是必领践行尊重生命的道德规范。 法官最后认定杜德利和史蒂芬斯有罪的理由是:法官认为对于谋杀而言是不能适用紧急避险制度的。因为生命不能比较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