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宪法权利救济问题(1)论文

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就中国有关宪法适用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分析了我国这一理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对我国有关宪法适用提出了一些观点。关健词:可适用法协调条件在我国由于最高人民法院1955年和1984年出台的两个司法解释限制了人民法院引用宪法来作为定案的依据于是保障宪法权利被视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专门职责其他国家机关则无权过问。

这实际上导致了公民所享有的宪法权利除了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加以具体化之外公民个人无法请求国家机关适用宪法来直接保护自己的宪法权利。而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又没有设立专门的机关来处理公民宪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案件。

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而不能获得救济就等于没有这项权利既通常所说的“无救济就无权利”。因此至少在813批复出台之前宪法权利在我国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实现得很不全面。

因为宪法规定了公民对来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的救济权但却没有规定公民对来自国家机关之外的侵害的救济权。比如没有规定公民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鉴于时代已经改变社会之结构已从农业迈人工业。社会结构之改变明显地影响到基本权利之效力。

因此本文拟对直接适用宪法规范救济宪法权利问题进行初步探析期有助于推动一种清晰、合理的宪法适用制度的真正建立。

一、宪法的可适用性分析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山东省高院请示的齐玉荃诉陈晓琪案作出了批复指出:“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等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民事责任。”由于该批复直接适用了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使得学者们对宪法是否具有直接可适用性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

应该说宪法具有直接可适用性。我国宪法总则最后一段写着“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首先该条指出宪法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

很明显宪法中所指的以“法律的形式”存在是指宪法的形式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形式相同其内容是用“法律的”语言来表达和叙述的。既然具有“法律的形式”就必然具有法律规范的要素: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必须指出法律规范的要素并不一定在一个法律条文中体现出来而可能有某个要素存在于法律规范以外的规范之中。因此以宪法缺乏制裁性条款而否认宪法的可适用性是没有充分理由的;宪法存在的“法律的形式”使宪法获得了司法适用的可能性。

其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既然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则我国所有纳人法制的权力或者说有合法性依据的权力都应当是低于宪法的。

这一点在该段随后的叙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宪法紧接着写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任何机关的任何权力都是低于宪法的是由宪法所赋予的。任何超越宪法的权力的存在都是违反宪法的。

宪法的这一段的规定已经很明确的规定了宪法具有与法律相同的可适用性同时这种适用又具有超越一切的权威性。可以看出直接适用宪法是人民法院的一项固有宪法权力。

最高法院在审理涉嫌违反宪法的案件时完全可以直接适用宪法。当然对最高法院在司法过程中采取何种手段来适用宪法并没有宪法上的限制。

无论是通过判决还是通过司法解释、批复甚至可能是包括对下级法院进行指导等方式都可以适用宪法。齐案的批复不是最高人民法院为自己创造出直接适用宪法的权力而是最高人民法院对自己职责范围的认识更为到位了。

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最高人民法院协调配合共同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我国宪法学界关于宪法实施的有关概念非常混乱如宪法监督常与宪法保障、违宪审查、宪法诉讼、司法审查、宪法解释等概念交替使用使宪法监督的内涵与外延混乱不堪。由于长期以来对以上的一些概念没有准确、统一的界定使我国宪法实施制度的建设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

准确地理解、区分有关概念或者说在一些概念上形成共识对建立什么样的宪法机制至关重要。成宪法实施的有关概念混乱的原因在于我国对宪政制度的引进上。

由于宪政制度是国外的产物翻译不同国家的这一制度会有不同的表达又由于这些不同的词在汉语中有不同的含义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蔡定剑在其《宪法实施的概念与宪法实行之道》一文中把构成宪法实施的一套制度分成三个层面的概念。

一、在宏观层面上的概念是宪法保障和宪法实施。宪法保障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保证宪法得以实施的各种制度。

宪法实施是相对于宪法制定的概念是指把宪法文本转变为现实制度的一套理论、观点、制度和机制。宪法实施的机制包括宪法监督及宪法解释或者是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等。

这两个概念的范围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同它们的核心部分都是违宪审查制度。第

二、在中观层面的概念是宪法监督和宪法适用。宪法监督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保障宪法实施的概念是通过违宪审查、宪法解释、法规备案审查和宪法诉讼等方式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

宪法适用是指宪法条文被专门宪法监督或违宪审查机关用来解决纠纷、处理案件的过程。宪法适用这一概念在由司法机关作司法审查或宪法诉讼时适用。

宪法的适用与宪法的解释不可分适用宪法的过程就是解释宪法的过程。第

三、在微观层面上的概念是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违宪审查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对违宪立法、行政行为申诉的裁决。

宪法诉讼是指公民对自己宪法基本权利受侵害时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的手段。违宪审查是宪法诉讼中最主要和核心的内容。

而有时公民提起宪法诉讼并不是要审查法律或政府行为的合宪性而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因为侵权的不是立法或政府行为而是其他公民或社会组织。这时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两个概念内容就不同宪法诉讼就是一种引用宪法为保护宪法中的私权的诉讼这种宪法适用于私人领域的诉讼就完全是宪法私法化诉讼而不是违宪审查。

[www.zhlzw.com中华励志网]所以人民法院管辖侵犯基本权利的案件完全与违宪审查制度有着原则的区别和不同的内容是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不相矛盾的也是弥补侵害个人基本权利缺乏法律救济渠道不足的有效途径。

三、法院适用宪法基本权利审理案件的条件应当指出在主张宪法基本权利应当作为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法律依据的同时也应认为人民法院适用宪法基本权利审理案件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的。这个条件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不直接适用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原则审判具体的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直接适用宪法基本权利审判案件。

首先如果侵害基本权利的行为符合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构成要件而法律禁止性规定对个人提供的保护强度与宪法基本权利原则规定对个人提供保护的强度相当则遵循“适用优先原则”。也就是说适用法律的机关在面临宪法、法律这两种不同位阶的法律规则时在选择适用法律时应当优先适用低位阶的法律规范而不得直接适用高位阶的宪法规范。

人民法院在“当某一类具体的社会关系已有宪法规定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时不能因为没有具体立法而拒绝处理而应当适用宪法的原则作出裁决”。再次如果侵害个人权利的行为既符合民事法律禁止规定的构成要件也符合行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构成要件也即对某一种侵犯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能够直接援引民事法律或行政法的规定进行保护而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对基本权利保护的强度与范围不如宪法上的基本权利的保护强度与范围时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援引基本权利的规定进行审判。

宪法处于一国法律体系的顶端有着最高的权威但如果其得不到真正的适用那么再“高”的宪法也是没用的。宪法适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由审理个案进而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公民权利。

实行宪法诉讼建立全面、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是中国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

THE END
1.关于修改宪法的论文(12篇)相关范文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如期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宪法修改作为本次大会的重点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1 https://www.91wenmi.com/p34316583.html
2.关于宪法解释论文范文资料与关于宪法解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关于宪法解释》:此文是一篇宪法解释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雷婉莹(1991.08-),女,汉族,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3级法学理论专业,法学硕士.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宪法解释对提倡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今天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我国目前的宪法解释权是由全国人大、全国http://questionwww.anydaily.com/yanjiushenglunwen/52360.html
3.关于议论文答题方法的手抄报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初中好看的宪法手抄报 李赞宪法为题手抄报宪法手抄报 小学生宪法手抄报 五张有关宪法的手抄报版面 中国宪法手抄报资料-以宪为纲 有关于有关宪法的手抄报遵纪守法的手抄报 尊崇宪法维护宪法遵守宪法的手抄报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蒲城教育文学网 有关于宪法的手抄报有关于宪法的手抄报一等奖又简单又漂亮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581297.html
4.宪法保护论文(精选6篇)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却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是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来实现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施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这两个司法解释。在宪法层面,隐私权虽被作为一项未列举的隐性基本权利,但通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3d8vr03.html
5.法学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思考 人民警察危难救助探析 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构想 欧盟关于航班延误赔偿问题的司法实践及启示 嫖宿幼女罪司法适用的路径探析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客观性 从药家鑫案衍生的纠纷谈名誉权 略论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国家法、宪法论文 从宪法角度分析向国旗敬礼行为 论基本公共服务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List_9.html
6.关于权利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宪法是公民的权利保障书方面硕士毕业本文汇总:此文为关于经典权利专业范文可作为宪法和权利保障书和公民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权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共享经济平台下网约车消费者权利保障问题顾媛元(四川农业大学 法学院 法学系,四川 雅安 625000)摘要 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方便了公民生活,但是同时https://51elaw.com/shuoshilunwen/93124.html
7.法律事务毕业论文毕业论文09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 法理学和宪法学部分 1、论法的本质 2、权与法 3、社会稳定与法的调整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探讨 5、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 6、法与道德 7、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8、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9、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10、坚持和完善http://www.ycd999.cn/detail_content.php?db=mflw&id=1244
8.宪法论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贯彻实事求是、纠错的政法理念,中国各级法院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平反冤案、假案、错案的 思想政治教育宪法意识论文提纲 思想政治教育宪法意识论文提纲--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摘要:宪法是中国的基本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中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中国文化素养http://m.rhbyby.com/index.php/list/59/
9.宪法论文题目范文6篇(全文)宪法 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今天***,是宪法宣传周第一天,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制化进程。去年主题是学习宪法,依法维权,建法制之城。宣传周延续到12/4,而12/4这一天又恰好是第*届全国宪法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去年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今天讲话题目维护宪法精神,构https://www.99xueshu.com/a/hjbjztnnfeir.html
10.宪法论文题目大全采编.docx宪法论文题目大全采编.docx 8页内容提供方:安老怀幼 大小:18.61 KB 字数:约2.71千字 发布时间:2022-11-30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32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宪法论文题目大全采编.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28/7160040000005020.shtm
11.论宪法序言/谢维雁三、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的争论与评析 第一个问题:宪法是否一定要有序言?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存在具有积极意义。有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是旷世之作。 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宪法序言作用是:宣布统治者的建国纲领、政治主张或宪政理想,规定不便于用条文形式规定的内容; 宪法序言具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