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在主席台上。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刘洪侠连瑞谦李延兵刘畅李彦龙马云飞)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到如今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改革开放的36年,法制建设持续完善,法治中国正昂首前行。
由@中国青年网官方微博主持的新浪微博话题#四中全会#,阅读量已超过1.5亿。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会议,激发了社会各界青年不断投身改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高昂热情。(网络截图)
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吹响法治集结号
“这充分彰显了中央大力推动法治改革的态度和决心,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必将带来让社会体现更多公平正义的美好未来。”水利部直属机关团委书记李丹颖对未来充满憧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标注了依法治国的新高度。我们会将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作为衡量依法行政的根本标准,用法治观念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外交部团委书记李平一深有感触。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做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必将为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营造更加自由、平等、公正的良好环境。”北京市水务局团委书记邓延利这样对记者说。
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四中全会再次吹响国家法治建设的集结号,激发了社会各界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高昂斗志。
加强宪法实施保证路线正确与深化落实
宪法的执行需要监督,我国已经建立了宪法监督保障制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牛凯看来,全会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牛凯表示:“从宪法监督的标准即如何确定违宪来看,现行宪法尚缺乏明确的界定。关于违宪的含义,理论界仍有争议;从宪法监督机构来看,我国至今还未建立一个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监督的内容和宪法的监督程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仅有宪法监督的实体规范,而没有相应的程序性规定与之配套,宪法监督的实际内容也就成为无法实现的一纸空文。”
牛凯表示,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母法”,需要起到整个社会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的作用,它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因此牛凯建议:“第一,强化宪法监督立法。第二,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第三,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行政区域内相应的宪法监督权。第四,建立有限的宪法诉讼制度,当公民的宪法权利受到非法的或不当侵害时,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请消除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