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影《第二十条》个人观后感《第二十条》观后感800字(精选六篇)

电影《第二十条》的两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这是老百姓对法律最朴素的情感期待。该影片在喜剧元素下更多探讨了正当防卫,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弘扬社会正气,不能让见义勇为者寒心,这也是法律给予好人的底气。

检察机关每年都多次组织听证会,并邀请我参加。开始我不知道什么是检察听证,但参加一次就明白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可以让当事人、律师、证人等各方坐在一起充分沟通交流,检察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征求代表委员意见,并阐释法律适用,这就是把老百姓最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运用到办案中的体现。

转回来说正当防卫。法律不应只是冰冷的条款,更应该成为捍卫公平正义的一种方式。虽然现实情况错综复杂,司法机关更应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如何清晰判断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我认为可以用我从检察院学到的“如我在诉”一词来回答。人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检察官、法官也应从当事人角度想问题,多召开听证会,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电影《第二十条》个人观后感二

影片中塑造的韩明、吕玲玲等检察官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等经典台词让人在深切感受检察为民情怀的同时心生感动。电影聚焦正当防卫主题,通过讲述三个关于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的故事背后的法与情,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观众容易理解的影像故事,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刑法第二十条,呼应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朴素的法律观和正义观,做到了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第二十条》绝对是一部高质量的经典作品。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重要刑事法律制度,过去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过这个概念,但对于适用情形了解不多。近年来,随着最高检直接指导办理一系列正当防卫案件,这项制度保障人民权益的功能得以彰显,并通过电影《第二十条》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希望更多人能够从影片中有所收获,同时也希望检察机关再接再厉,做优秀的犯罪追诉者、无辜保护者、正义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进步的引领者,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守护公平正义。

电影《第二十条》个人观后感三

电影《第二十条》以故事化手法将正当防卫条款搬上银幕,再现了正当防卫条款从“沉睡”到被激活的过程,奏响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时代强音,这种艺术性、大众化、接地气的普法方式,更容易融入社会生活、走进观众心中。

司法案件往往涉及犯罪、侵权,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生活。“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电影台词让我深切感受到,检察机关从天理国法人情考量,为依法能动履职、高质效办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正当防卫是贯穿该影片叙事始终的关键词,最高检近年来陆续发布了昆山反杀案等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有效纠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理念偏差,既守住了司法底线,也让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xx年,检察机关加大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随着特定人群法治需求的不断增加,检察人员的司法理念、办案能力及司法担当也要相应提升,确保以法治力量为特定群体“撑腰”。

电影《第二十条》个人观后感四

电影《第二十条》以小人物视角为切口,生动展示了法条背后的法理情,对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优化社会风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公平正义是为了谁这是我观影后的思考。影片中,检察官韩明梳理既往司法判例发现,很多类似案件作出了相同的判决,可如此办案就对吗影片给出了答案——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每一本卷宗上,上面每个姓名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所以,司法办案不能简单地走程序、就案办案,而应当设身处地去思考,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去捍卫公平正义。

电影《第二十条》个人观后感五

其次,把握好维护公平正义检察答卷的力度。检察官韩明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到转变司法理念依法适用刑法第二十条,展现了检察官在曲折困境中不忘初心、坚守正义的形象,体现了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决心。司法实践中,以昆山反杀案为代表,检察机关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一系列正当防卫案件得以准确适用,“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被激活,司法惯性被打破。

第三,在情绪共振中触摸法条温度。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共同奋斗,为法律赋予温度,鼓舞每一个为不公发声、为正义挺身而出的勇敢者,让法治之光、正义之道得以弘扬,深化了公众对检察工作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认识,提升了对公平正义的信心。老百姓需要更多这样的法律工作者,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普法电影。

电影《第二十条》个人观后感六

电影《第二十条》用三个故事讲述了法条背后的天理、国法、人情的现实冲突,向全社会传递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朴素正义观,无疑是一堂引领法治风尚的普法课。

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正当防卫典型案件,如昆山反杀案、福州赵宇案和浙江盛春平案等,“两高一部”发布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发布典型案例。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热议,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也折射出检察机关办案理念的转变。

法律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背后,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徒法不足以自行,司法人员要切实防止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特别是不要苛求防卫者,要充分考虑防卫人面临不法侵害时的紧迫状态、紧张心理等因素,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把握好办案尺度,鼓励社会公众行使正当防卫权,惩恶扬善。

希望检察机关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努力提高办案质效,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THE END
1.“荧幕映宪影,法韵润人心”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开展宪法观影活动为深入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加强大学生对宪法的尊重和信仰。12月4日下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于学生社区A7A8-205举办宪法观影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观看了电影《第二十条》。影片围绕着一系列与宪法息息相关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gyNTE2NA==&mid=2247661992&idx=1&sn=58d47917d4e3906a6e4db9ade7a54032&chksm=e95daf760cf66dfd99ab073139030d3ff89f03b00399ef4bbde6106de635028d06dfa0a6d506&scene=27
2.有关反对邪教的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docx精校版 精品文档 PAGE 1 有关反对邪教的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 有关反对邪教的观后感800字作文1 据学生分团委了解到,我校自五月初至六月初开展反邪教法治宣传周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教育为主,宣传在先”的基本原则,深入开展反邪教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普及反邪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20/6234052001003053.shtm
3.韩国电影辩护人观后感(精选11篇)跳出电影,我不觉得能拍出并且公映这样一部电影的国家是“值得敬佩”的,而应该是“正常”的,拍不出这样的电影,或者即使拍了也无法公映的国家是不正常的。 如果被问到那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也会是: 篇6:看辩护人电影观后感800字 大婶的儿子还是一个中学生,是一个和蔼的天真少年,怎么可能成了赤色恐bu分子了呢?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iuo5465.html
4.法制微电影观后感作文400字法治微电影观后感一:今天,我看了一部关于法制的微电影—《一字之差》,其实,我认为与其说是一字之差,还不如说成一念之差,法治微电影观后感。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来到一家公司做苦力,一个月之后,该发薪水了,可老板只发了一千元,打了个欠条,欠条上说明欠了两千元钱。可那个老板为了抵赖,。让一个员工做了https://www.unjs.com/h/b/674770.html
5.领航观后感800字2022观看领航的心得体会领航中国纪录片观后感领航观后感800字2022 观看领航的心得体会 领航中国纪录片观后感,适用于领航新时代的观后感,以十九大为领航推动新跨越。党的十九大以思想力量领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场景转换,意味着历史使命的更替。新时代是充满变化的时代,必须对僵化说“不”,必须对淡漠说“不”,必须对停滞说“不”。这https://www.duote.com/tech/202210/26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