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特训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考点集训(一)

解析:①表述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②表述正确。“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的法宝。

③表述正确。“两个结合”是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④表述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百年来的理论创新经验,在强调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⑤表述正确。“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因此,表述正确的有②③⑤,共3项。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故本题选C。

3.【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A项表述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B项表述错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项表述正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项表述正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军队。

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十四个坚持”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C项不属于“十四个坚持”的内容。故本题选C。

6.【答案】A。

解析: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六个必须坚持”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故本题选A。

7.【答案】A。

解析:(1)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价值立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2)坚持自信自立是内在精神特质,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3)坚持守正创新是鲜明理论品格,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4)坚持问题导向是重要实践要求,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5)坚持系统观念是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

(6)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境界格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进步和解放的崇高理想。

因此,①③④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8.【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表述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⑤表述错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故本题选D。

9.【答案】D。

解析:①说法正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说法正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④说法正确。“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底气、。

10.【答案】B。

解析:①③说法正确,②④⑤说法错误。

①说法正确。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说法错误。坚定理论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③说法正确。坚定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④说法错误。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⑤说法错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11.【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

②说法错误。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说法正确。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新变化的反映。

④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2.【答案】C。

解析:①②不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当选。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④当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故本题选C。

13.【答案】A。

解析:①说法错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②说法正确。党的基本理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以科学理论有力引领推动伟大实践。

③说法错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④说法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以“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方略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故本题选A。

14.【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B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D项说法错误。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答案】B。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①②表述正确,③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16.【答案】A。

解析:A项说法错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B项说法正确。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C、D两项说法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B项说法错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也不等于同等富裕。

C项说法错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属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握的重大原则。

D项说法正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18.【答案】C。

解析:2023年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①对应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对应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对应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对应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战略上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在实践上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19.【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⑤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20.【答案】A。

解析:党的领导制度是一个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制度体系,主要涵盖六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①说法错误。

(2)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坚决把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明确这一制度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④说法错误。

(3)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是这一制度体系的主体内容。②说法正确。

(4)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反映这一制度体系的价值追求。③说法错误。

(5)健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体现这一制度体系的实践要求。

(6)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提供坚强。④说法错误。

21.【答案】A。

解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2.【答案】B。

解析: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始终坚守的初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一贯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3.【答案】D。

解析:①正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九大本质要求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重要特征之一。

②③正确。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从全局角度来把握共同富裕。

④正确。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思路。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24.【答案】A。

解析:①说法错误。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②说法正确。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搞能够体现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③说法错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两者相协调,不是谁超越谁的问题。

④说法错误。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也不等于同等富裕。

⑤说法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

25.【答案】D。

解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思路。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故本题选D。

26.【答案】A。

解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7.【答案】B。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8.【答案】A。

解析:①说法正确。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弦易张。

②说法正确。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标准。

③说法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④说法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解放思想,是开启改革开放事业的思想前提,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想前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和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的,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29.【答案】B。

解析:①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改革的鲜明指向和时代要求。

③说法正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总目标,实施好“六个紧紧围绕”的路线图。这六个方面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规定了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基本遵循,构建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工程。

④说法错误。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口,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环环相扣、形成合力。

30.【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因此,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1.【答案】B。

解析:③说法错误。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⑤说法错误。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

32.【答案】B。

解析:①说法正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根本动力仍然是改革开放,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②说法错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③说法错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④说法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33.【答案】C。

解析: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将其基本内容梳理归纳为十三个方面:(1)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3)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4)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5)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6)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7)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8)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9)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10)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11)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12)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13)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因此,①②③⑤表述正确,④中的“坚持对外开放”应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故本题选C。

34.【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的主线。

②说法错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③说法正确。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④说法错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

35.【答案】B。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6.【答案】C。

解析: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故本题选C。

37.【答案】A。

解析:①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③说法错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

④说法错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

⑤说法正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我国发展大局的关键。

38.【答案】B。

解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增加我国中高端产品的供给,并化解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9.【答案】D。

解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故本题选D。

40.【答案】B。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二、多项选择题

41.【答案】ABD。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C项说法正确。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D项说法错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合理利润并产生社会效益,是企业的任务范畴。

故本题选ABD。

42.【答案】ABD。

解析:A项表述正确。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B项表述正确。保持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是支撑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石。

C项表述错误。数字化是新的时代特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导性,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国家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项表述正确。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3.【答案】ABD。

解析:A、B两项表述错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

C项表述正确。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D项表述错误。要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44.【答案】ABCD。

解析:A项表述错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B项表述错误。区域重大战略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C项表述错误。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D项表述错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故本题选ABCD。

45.【答案】ABD。

解析:A项表述不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B项表述不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C项表述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D项表述不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三、判断题

46.【答案】A。

解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故本题判断正确。

47.【答案】B。

解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主体力量、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和奋斗目标,必须牢牢坚持、毫不动摇。故本题判断错误。

48.【答案】B。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故本题判断错误。

49.【答案】B。

解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试图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等方案来实现现代化,他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故本题判断错误。

50.【答案】A。

解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故本题判断正确。

THE END
1.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鹤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调“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各级政法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时时处处用“十一个坚持”对照审视工http://e.mzyfz.com/paper/2338/paper_62656_12814.html
2.一文读懂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行动指南,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事业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其中每一个“坚持”都具体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http://www.isenlin.cn/sf_13F2BC9D7C1C4FFC94101EC592A23E5C_209_2AE24A93997.html
3.法治是经验的总结规律的反映社会的共识,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法治是经验的总结、规律的反映、社会的共识,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https://www.shuashuati.com/ti/d457046b36ac4710911bc27bbadfd50d.html
4.法治是()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A经验的总结B规律的法治是()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A经验的总结B规律的反映C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999/35782120.html
5.()是经验的总结规律的反映社会的共识,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是经验的总结、规律的反映、社会的共识,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A.法制B.人治C.政治D.法治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A.筹资管理B.投资管理C.营运资金管理D.收益分配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要求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是(https://m.ppkao.com/wangke/daan/434f92697b6445ec81dcf4c4c5b1705e
6.关于公文写作提纲(通用6篇)一、关于写工作总结 无论单位大小,无论党政工团,一个时期都要进行工作总结。写总结要的就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系统回顾,找出经验、教训,提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我认为写好总结最关键的要把握好五个环节: 1、要牢牢把握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工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fifxab8.html
7.杨贤金:深入把握“六个原则”的重大意义“六个原则”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如同一面镜子,从中映射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波澜壮阔历史、新时代伟大变革的认识结晶;如同一个窗口,从中展现出党领导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最为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如同一组索引,从中回溯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新时代十余年来党作出的http://news.tju.edu.cn/info/1003/72535.htm
8.思修题库总结思修题库总结 绪论 一. 判断题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 2.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标准答案:对 3.在大学阶段,学习是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标准答案:对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88878
9.工作总结写作指导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一般应叙述总结事件的过程、做法、体会、经验、教训,并且要作理论的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的优劣,这是决定性的部分。 结尾或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表示自己的'态度。 二、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 写工作总结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老老实实,认真负责。不能行敷衍了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22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