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春声学校一般家庭困难,这些毕业生求职难怎么破?

雪消风自软,梅花让柳新。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好全国两会,对于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3年的春天,一批青春面孔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与两会代表委员们共襄复兴伟业,一批矫健身影活跃在参政议政会场,以勇毅前行的青春担当和两会代表委员们共谱时代华章。为及时报道好两会声音,推动青年优先发展,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开设“两会面对面”“代表委员微访谈”“两会青春声”等栏目,及时反映两会重要议题,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两会青春声②

学校一般、家庭困难,这些毕业生求职难怎么破?

@文/本刊记者曹珊珊

一般院校毕业生求职路上那些“坎”

2000年出生的张小海(化名)今年即将本科毕业,从去年12月至今,他已参加过5场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考试,投出了20多份求职简历,但至今没有“上岸”。进入3月,看着身边陆续有同学收到了考研复试的通知或是拿到了工作offer,一边继续投简历,一边等国考成绩的张小海陷入了恐慌。

求职难,不只是张小海一个人遇到的问题。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1158万人。2022年12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岁—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6.7%。就业存量大,同期千万人竞争,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在一个遍地是“211”“985”“双一流”毕业生的时代,来自一般院校的张小海的求职路显得格外艰难,“大学时我有一些打工经历,但都是为了赚钱,对毕业后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助力。去年暑假经熟人介绍,我到一家专业比较对口的公司实习。尽管实习表现还不错,但最后HR很直白地告知我没有留用的机会,原因一是我是‘双非’院校出身,二是公司招聘一个硕士毕业生能享受到的政策优惠力度更大。”

遭受迎头一棒的张小海,大四一开学,就投了将近10家公司,大多简历都石沉大海,偶尔有面试邀请,面试过后也再无回音,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除此之外,走进校园里的招聘会偶尔也会让张小海碰一鼻子灰。“有一些比较好的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就是走过场,很多HR在现场直接对我们说,已经在别的学校招满人了。”

张小海同班同学求职的情况也大多如此,所以班里很多人都准备考研或者考公,更有甚者两者在同时准备。张小海很果断地放弃了考研,他认为大部分“双非”学生本来就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上了“双非”院校,很难考过那些名校生。即便进入面试,往往又因为“双非”的本科学历被歧视。“大部分‘双非’学生考研就像进入死循环,我们学校考研成功率真的不高。”

除此之外,张小海认为研究生毕业后依旧要面对就业问题。以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为例,据统计,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近474万,录取人数也高达124.2万人。“现在大把研究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或许三年后竞争更激烈。我是学信息工程的,做我们这行,3年的工作经验可能比3年的学历投入产出比更高。”张小海说。

低收入家庭不适合“慢就业”

至于为什么考编?张小海坦言“跟风”的程度比较大:“一是父母催促,二是好多同学都在考,至少笔试对我们这些‘双非’学生很公平,而且确实编制听起来稳定又体面。”

编制虽然很理想,但现实却很“骨感”。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虽然其中有过半职位只对应届毕业生开放,但这对于解决千万量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来说远远不够。浙江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仅有12.4%的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考编已然成为一条比较狭窄的就业赛道。

“你有最理想的工作吗?”《中国青年》记者问张小海。他沉默了一晌,回答道:“说实话,没有。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职业,大学专业选信息工程就是看网上有人说这个专业好就业,我对工作最大的期待就是薪酬待遇标准比较高。”

张小海的家在山西某县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照顾家庭。“我知道父母培养我这个大学生挺不容易的,但有时候真的很羡慕别人的父母,有见识和能力早早帮他们的孩子规划好人生。我们班几个早就找好工作的同学,基本都有父母的帮忙。”

距离正式毕业还有三四个月,寝室里有一半室友已做好了“慢就业”的准备,开始商量毕业旅行,而张小海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失眠。前几天老师提醒同学们:“‘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马上开始报名了。”但张小海这次不打算继续“跟风”。“因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据我了解,‘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的工资并不高。我的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持我‘慢就业’,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工作,哪怕工资并没达到我的理想目标。”

精准帮扶,多面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而共青团中央调研发现,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是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主要群体。促进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充分就业,不仅关系到普通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关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大局。

像张小海一样,许多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表现出了竞争力不足、就业自信心不足、职业规划意识不足、获取就业资源困难、家庭社会支持不足等就业困难特征。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共青团中央提交了团体提案《关于精准帮扶地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提案》指出,要建立健全精准识别机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就业帮扶。

为给困难学生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共青团中央的《提案》建议要加大政策性、公益性岗位倾斜,拓宽定向支持就业渠道。合理扩大国家“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的实施规模,并拿出一定比例向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倾斜。

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中职就业率(含升学)持续在96%以上,高职在91%以上,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团总支书记王菡认为,职校学生的就业率高,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大,另一方面离不开他们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可能职校学生没有那么多必须得找一个‘体面’工作的心理负担吧。我认识的一些学生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了社会实践,比如从兼职快递员开始,后来到三四个人搭伙开一个快递站,只要自己勤奋,收入也不错。”王菡介绍道,“他们的就业观和就业方式,或许也能给很多执着于考编、考研的本科生一些新的思考。”

为引导毕业生就业多元化,《提案》提出充分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引导先就业、再择业,纠正“精英化”就业偏差,引导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多元就业、灵活就业。

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两亿人左右。“90后”“00后”灵活就业者占比超过50%。为了减轻大量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共青团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完善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保障力度,简便手续、方便衔接。

近日,浙江团省委完成的一份关于浙江省“0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局限,缺少社会资源支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对行业特点了解片面,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明显。调研显示,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83.1%的学生投递了简历,但是43%没有获得offer。

如何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共青团中央的《提案》指出,要拓展实习实践机会,帮助提升社会化能力。加大政策、经费投入,支持一般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机会。支持共青团更大规模地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全面推进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通过“第二课堂”引导低收入家庭学生广泛、多次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躬身实践中不断提高社会化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高质量就业打牢基础。

THE END
1.文科生男孩的逆袭:家境一般如何选对专业,迈向人生巅峰?法学毕业生尤其对于家境一般的文科生男孩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学专业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可能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前景和生活质量。那么,在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文科生男孩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专业选择呢?本文将从就业前景、个人兴趣、学习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VDV3J80556AC74.html
2.法学适合家庭一般的人吗法学适合家庭一般的人。法学教育对背景无绝对限制,注重能力与努力。但竞争激烈,需勤奋学习。若成绩下滑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5811553.html
3.法学适合家庭一般的人吗免费法律咨询但只要坚持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未来的职业回报是可观的。总之,家庭一般的人选择法学,只要有决心和毅力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063478.aspx
4.法学专业能否适合普通家庭的人选择?法学适合家庭一般的人吗 摘要: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家庭一般的人来说,似乎有些遥远和陌生。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我发现法学与家庭并非水火不容,相反,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带来更好的人生体验。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法学是否适合家庭一般的人。 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家庭一般的人来说,似乎有些遥远和陌生。通过我https://www.iopfun.cn/newArticle/detail/19288
5.2023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专业怎么样?看看这四位校友的回答!相反,许多律师会在另一个学科攻读学位,然后参加法律转换课程,即 法学研究生文凭。法律学位将为您提供执业法律所需的技能,例如通过模仿(模拟法律听证会,学生争论法律点)和无偿工作。根据课程的不同,您可以学习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法律,例如家庭,商业或金融。一般技能包括复杂科目的研究,解释和解释,分析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https://www.idp.cn/yingguo/remenzhuanye/175389.html
6.#家境贫寒适合读法学吗#家境贫寒的学生可以来自枣庄在线#家境贫寒适合读法学吗#家境贫寒的学生可以考虑选择法学专业。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家庭背景一般的情况下,仍然是一个可以考虑的专业。主要原因如下:- 法学的公平性为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学具有明显的公平性。无论学生家庭背景如何,只要通过努力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有机会通过法考并获得法https://weibo.com/1371163915/OjKASys4b
7.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兼论法律的主体预定理论[46]这样,为完成简单的同一律,传统分析法学便把一般法学家看来十分重要的东西简化为条件状态,其结果,私法行为及其在当事人之间建立的法律拘束和利益的性质被淡化了,法律结构中围绕个人在法律生活中主动创造的一面就被掩盖了,这样我们便不能合理解释契约、遗嘱、婚姻的相互关系的法律领域。[47]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html
8.编纂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法理思考与立法建议大家风云中国法学创新网,中国法学创新网是中国法学创新讲坛的官方网站,致力于法学思想推陈出新,打造法律人的精神家园。下设创新文选、热点聚焦、刊海纵览、讲座集萃、阅读传奇、名家访谈、新秀100、星闻轶事、妙文共赏、等多个栏目 中国法学创新网搜索关键词有:中国法学创新网 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1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