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知名人士

郭瑾,男,原名郭崇温,盂县孙家庄镇河下村人,民国5年(1916)出生。曾任驻波兰格丹斯坦总领事。

民国26年(1937)参加了山西省晋城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后改为山西省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独立第三营),任分队长、中队长、营部书记等职务。后被送到壶关县树掌村抗大一分校学习,民国29年(1940)5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决死队第七团任作战参谋,供给处长等职。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民国31年(1942),郭瑾调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参谋训练队学习,翌年任该司令部管理科长。民国34年(1945)调任太行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司令部队务股长、作战股长、参谋处主任等职。民国35年(1946)调任军事调处执行部新乡市第十执行小组中共代表团中校参谋。民国36年(1947)1月被任命为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司令部参谋处处长,7月调任第七十七团参谋长。民国37年(1948),调任豫西军区襄城县独立团长、河南省军区警备第二旅第六团团长、河南省军区独立第十六团团长。1950年,郭瑾调入外交部工作,历任驻匈牙利大使馆二等秘书、总务司专员、外交人员服务处处长兼国际俱乐部经理、外交学院学员、驻苏丹大使馆参赞、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参赞、驻波兰格丹斯坦总领事等职。

吕岳

吕岳,男,河北省平山县下口村人,民国10年(1921)10月出生。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离休后享受副厅局级待遇。

民国26年(1937)任党内列宁小组组长和地下交通员,同年任区儿童团团长,区青年抗日先锋队指导员。1939年至1944年历任区公所民政、实业、教育、财政、粮秣助理员,区公所秘书,箭河、东麻河驿粮站站长等职。从1945年起任盂县民政科科员、副科长,司法科科长。1949年任盂县人民政府政务秘书兼矿业管理科科长。1952年任榆次地区土产分公司业务科长。1954年任榆次市专员公署民政局秘书。1960年至1962年任榆次地委行政科科长。1963年至1964年任盂县供销合作社主任。1964年至1966年任苌池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期间于1965年曾当选为山西省党代会代表。1967年至1972年在田家庄、罗掌、红土坡、河口、木业社参加劳动。1973年至1975年任西烟镇人民公社党委书记。1975年至1979年任中共盂县县委工交建政治部主任。1979年至1981年任县计划委员会主任。1981年4月当选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5月卸任。1986年离职休养。1994年2月经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副厅级待遇。

离休之后,又担任了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任。1993年县委出于对他的关心而改任副主任,并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

韩承杰

韩承杰,男,盂县梁家寨乡活川口村人,民国15年(1926)6月出生。民国30年(1941)加入中国共产党。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离休后享受副厅局级待遇。

民国30年(1941)参加革命工作,任活川口中心村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兼民校教师,后历任活川口中心村党内通讯站站长,盂县人民政府科员,县委组织部干事,十区、八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常委兼农工部长等职。1956年任盂县县委副书记兼纪律监督委员会书记。1962年任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64年任盂县“四清”工作团副团长赴昔阳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任昔阳县委常委兼农村工作部部长。1966年任昔阳县委副书记兼农村政治部主任,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审查。1968年参加了昔阳县的界都、南河、黄岩等打坝造地工程,任工程副总指挥。1970年任昔阳县杜庄公社党委副书记。1971年调回盂县任苌池公社党委书记。1975年10月至1981年3月任盂县县委常委兼农村政治部部长。期间1977年9月至12月兼任根治龙华河工程总指挥。1978年10月至1979年1月兼任城关公社党委书记。

1981年任盂县县委常委,并当选盂县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当选盂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盂县第二届各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盂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昔阳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盂县一至七次党代会代表。

1990年离职休养,任盂县庭院经济协会主任、盂县老年体育协会副主任、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经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副厅级待遇。2008年,他虽已82岁高龄,但仍以坚韧的毅力和清晰的思路编著了《我的回忆录》一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赵云峰

赵云峰,男,原名文龙,字以行,号惜阳、恒斋、联海泛舟馆主等。盂县秀水镇北关村人,民国13年(1924)7月3日出生。中国楹联学会、山西诗词学会顾问,山西文史研究馆馆员,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全国联坛十老之一。

张儒林

张儒林,男,盂县秀水镇东关南村人,民国16年(1927)出生。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郑永聚

郑永聚,笔名钟声,男,盂县南关人,民国17年(1928)出生。民国36年(1947)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摄影记者。

郑永聚少年学徒,民国36年(1947)在晋察冀军区野战一旅政治部宣传科当摄影员,从事军事摄影采访。先后参加了石家庄战役、涞水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拍摄了一批反映部队战斗生活的照片,分别发表在《晋察冀画报》、《兵团画报》上。民国37年(1948)调一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当见习摄影干事。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返回祖国。1952年调华北军区政治部《战友》杂志社从事摄影工作。1953年调志愿军二十兵团政治部宣传部。1956年调国家体委参加中国体育报的试版工作,同年到体委宣传司《中国体育》(英文版)从事摄影工作。1958年又调回《体育报》,担任摄影记者、摄影组组长。先后参加第一、二、三届全运会的报道工作。1962年加入中国摄影学会。1963年参加在印尼举办的“新兴力量运动会”报道工作。回国后与其他同志举办了新兴力量运动会图片展览。他的主要作品有:《突破石门第一道防线外市沟》、《神速包围张家口》、《张家口市民涌上街头听宣传队演讲》、《被俘将官狼狈不堪》、《毛主席、刘少奇等在中南海观看第二十五届乒乓球锦标赛归来的运动员表演》、《周总理会见五项球类运动员》等。

韩茂和

韩茂和,男,盂县下社乡下庄村人,民国18年(1929)6月出生。多次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机机长。

民国34年(1945)4月参军时韩卯和年仅16岁。民国38年(1949),他被选到新中国第一航空学校——哈尔滨航校学习,毕业后成为我国第一批空军轰炸机飞行员。1956年他转入民航飞行。从副驾驶到正驾驶、机长,从机长到飞行教官,到飞行指导员到飞行技术主任,成长为新中国著名飞行专家。从1959年开始,他亲历了众多新中国的各种特殊飞行任务:曾许多次担任服务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的专机机长,他曾是陶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机长,他曾为外国元首金日成、胡志明、西哈努克、印度总理、印尼总理等驾驶过专机,并多次担任新中国建设和救灾抢险特殊飞行,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

逯信

逯信,男,盂县孙家庄镇东坪村人,民国19年(1930)出生。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国家一级艺术监理。

民国38年(1949)6月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科毕业。参与了一届政协和开国大典《人民胜利万岁》大型歌舞的编排创作和演出。先后主编晚报音乐副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合唱队指挥、中央乐团星期音乐会舞台监督、北京音乐厅经理,是北京音乐厅的创始人。主要成果:作曲部分有群众歌曲、独唱艺术歌曲、大合唱、无伴奏合唱、器乐组奏曲、小合奏、管弦乐序曲等文稿、论文30余万字。著作《贝多芬传略》、《贝多芬九首交响乐解说》等书。其中7部交响乐的分析、研究论文,编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西洋百首名曲详解》一书。有论文《中央乐团改革方案》、《北京音乐厅改革方案》、《剧团、剧场改革方案》发表。

李家骥

李家骥,男,盂县大吉村人,民国21年(1932)出生。中共党员。毛泽东主席贴身卫士。

民国34年(1945)参军。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野战司令部勤务员、通讯员、特务员。民国37年(1948)7月起先后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后改称警卫局)卫士、卫士组长、代理警卫秘书、科员。1961年离开毛泽东调任大庆、安达市统战部任干事,哈尔滨市委农科员、干事,哈尔滨针织厂社教队员、科员、副科长、科长。1992年11月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著有毛泽东身边工作回忆系列丛书《跟随红太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在毛泽东身边十三年》、《毛泽东与他的卫士们(上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张海瀛

张海瀛,男,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民国22年(1933)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研究生。明史研究专家。曾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1951年在平定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学生会主席,195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任首都师大生物系副主任、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理论办公室主任、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室副主任、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等职务,并当选首届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一届至三届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吴晗研究会副会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担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主持创建了“中国家谱资料中心”并兼任主任。1986年应邀赴法国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应邀赴香港参加“亚太地区文献研究会”。1991年应邀赴美国参加“亚洲学年会”,访问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犹他家谱学会。1992年应邀率团赴香港参加“中华族谱特展”并发表演讲。1993年应邀率团赴新加坡参加“世界郭氏宗亲团体联谊会”并发表演讲。

张海瀛代表作品有1999年被评为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的专著《张居正改革与万历清丈研究》,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的《中华姓氏谱·张姓卷》以及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太原王氏史略》和《太原张氏史略》。合作主编的有《中华族谱集成》、《傅山全书》、《中国十大商帮》、《太原王氏》、《汾阳王郭子仪谱传》、《三晋历史人物》、《中国古今名书大观》等。发表了《略论明代流民问题的社会性质》、《明代谱学概说》、《中华族谱述略》、《炎黄二帝——中华姓氏之根》等学术论文数百篇。

1994年11月离任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杨瑞祥

杨瑞祥,男,盂县秀水镇小横沟村人,民国23年(1934)5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津贴。

1998年卸职后仍在医院坐诊。从医60多年,他待病人如亲人,从不分高低贵贱,始终坚持在临床医疗第一线,挽救了无数生命,深受群众拥戴。

赵敦睦

赵敦睦,男,盂县秀水镇南坪村人,民国23年(1934)出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56年,任南坪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农业生产连续获得大丰收。并大胆改造村容村貌,将旧街道拆迁拓宽,改造大牲畜圈、羊圈、猪圈三圈,对牲畜实行圈养。粉刷大街小巷墙壁,对所有厕所进了封闭式改造,达到无蛆无蝇无臭味。全村街道和各家各户的院落干干净净,连瓜果皮核都很少见到,形成家家讲卫生,人人爱干净的良好习惯和以讲卫生为荣,以脏乱差为耻的好风尚。1958年,南坪村被誉为全县的太阳村,成为全县乃至全省参观学习的榜样。

1958年12月,党支部书记赵敦睦与村干部赵培森,出席了山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农业先进代表会议,荣获省社会主义建设农业先进单位锦旗一面。尚未闭会,赵敦睦接到通知,以盂县唯一农业战线先进代表身份,出席了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农业先进代表会。南坪村荣获国务院总理签发的全国卫生红旗村奖状。赵敦睦获模范代表奖章和大会纪念册,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南坪村集体奖状珍藏于山西省博物馆,个人奖章及会议纪念册本人保存。在任党支部书记30余年里,他紧跟形势,创造性工作,多次受到省、崔达道

崔达道,男,盂县苌池镇柏石村人,民国24年(1935)出生。中共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主任记者。

崔达道的事迹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著名编辑记者》、《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获奖者风采》等书。

刘汉银

刘汉银,男,小名牛毛,盂县南娄镇南小坪村人,民国25年(1936)出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派亲传弟子,丁派男须生。

民国38年(1949)在本村晋剧团,参加了现代戏《血泪仇》的演出,很快成了一名英俊潇洒的小生,村民们称他为“牛毛生”。后来又在《梅降亵》、《黄鹤楼》等古装戏中饰演主角。他嗓音洪亮、唱腔清脆,功底深厚,1956年7月进入县晋剧团。1959年被选入省晋剧院。在省城拜晋剧艺术大师丁果仙为师,专攻须生。在丁老师的指导下成为一名优秀的丁派须生。1971年在省城演出了《龙江颂》、《三上桃峰》,并进京汇报演出,他声音高亢柔和,音韵婉转,耐人寻味,受到京城人民的欢迎。无论随团演出还是邀请演出总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深得观众尊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晋中地区晋剧调演中,他的八句唱腔打动了丁果仙,受到了这位轻易不评价别人的艺术家的好评。在九进中南海的演出中,先后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陈学勤

陈学勤,男,盂县孙家庄镇乌玉村人,民国26年(1937)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955年盂县师范学校毕业,同年参加工作,之后一直从事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历任盂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牛村联校校长等职。1976年调任盂县五七大学(盂县中学前身)革委会主任。1978年任盂县中学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3年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1998年退休。

在多年的教学及学校管理实践中,他孜孜以求,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他注重师德建设,善于以各种方式在广大教师中进行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他注重师能建设,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进行学历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培训;他关心教师生活,坚持与职工同吃同住,并在经济上、生活上给教师最大的关心,及时排解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他注重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以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乐于奉献的美德。1979年起,他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岗位责任制,使责、权、利更加明确,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恢复高考以后,他团结带领盂县中学广大师生员工,以“办特色学校,创优质教育”为宗旨,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教育教学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高考达线率和升学绝对人数,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在他担任盂县中学校长期间,盂县中学共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培养输送优秀毕业生近7000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三晋名校”。

赵一唐

赵一唐,男,盂县城关镇水泉村人,民国26年(1937)12月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70年至1997年任北京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历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书画协会油画院院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绘画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教育学会社会美术专级办主任。

在绘画艺术上受到老一辈卫天霖、吴冠中、阿老、罗尔纯、刘亚兰、邵晶坤等著名油画家的亲传,精心研究和吸取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形成色涂斑斓、醇厚浓重、用笔老道的绘画风格。书法作品以隶书见长,注重研究和吸取历代名家之长,形成庄重、典雅、静中求动、灵活多变的个人风格。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览,很多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国家领导人和个人收藏。2004年4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赵一唐画集》。2006年在北京书画院举办个人小油画展。2010年3月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美术馆举办“赵一唐书画展”,并出版《赵一唐书画集》。

在美术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50载,桃李满园,受到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和爱戴。曾主编《绘画》(国家教委指定教材),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参加编写多套全国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材及北京中小学美术教材,任编委和编委会副主任,主编北京市小学书法教材,均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戴志贞

戴志贞,女,笔名潜颖,盂县孙家庄镇南河南村人,民国27年(1938)4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58年平定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小教高级职称,盂县教育局教研室退休教师。从小爱好文学,多年潜心写作。1985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故事、散文、诗歌多篇。1993年10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妙真斋琐记》。1998年8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桃李园曲径》。1999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新世纪校园文学发展研讨会暨“99”杯征文颁奖会上,《桃李园曲径》荣获全国优秀校园文学著作一等奖。《桃李园曲径》于2005年3月在北京第二次印刷。2008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梅花误》。

张虎生

张虎生,笔名张驰。男,祖籍盂县秀水镇秦村,民国27年(1938)5月出生。父辈30年代迁静乐县。中共党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1950年起先后就读于太原五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四局干事、拉丁美洲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副主任、《拉西美洲丛刊》主编、学术委员。1981年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历任办公厅研究室负责人、联络局副局长、新闻局局长、办公厅新闻发言人。1991年任《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编委会委员、海外版总编辑。1994年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宪法和法律解释大全》、《稼穑集》、《散落的麦穗》。主编《拉丁美洲各国政党、拉丁美洲各国概况》。作品《殷人东渡与石锚物证辩析》获墨西哥学术论文金奖。

杜达

杜达,男,山西省寿阳县杜家堙人,民国30年(1941)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自幼从事晋剧演艺,颇具天赋。15岁到盂县群艺晋剧团当演员,一直未离开盂县,曾当选盂县政协委员会委员。在古装戏《闹公堂》中扮演的县令、《赵氏孤儿》中扮演的程婴、《忠烈千秋》中扮演的程婴等人物形象,都给盂县戏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1964年在现代戏《万紫千红》剧目中扮演男主角,为该剧获得全省晋剧汇演第一名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别在《革命的青春》和《战乌龙》中扮演男主角,参加了全省汇演并获得较高评价。1989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后,曾参与了《红军东征》、《百团大战》、《于成龙》等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工作。

王迎春

王迎春,女,祖籍盂县上社镇大西沟村,民国31年(1942)3月出生于太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61年继入该院国画系。1966年毕业后在山西从事印刷装潢设计和油画、中国画、版画创作。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1980年毕业,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并进行国画创新探索与学术研究工作。擅长人物画,兼及花鸟、山水、书法。自1959年始与丈夫杨力舟合作,中国画《黄河在咆哮》获叶浅予奖学金;《太行铁壁》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连环画《小二黑结婚》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二等奖;个人作品中国画《金色的梦》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质奖。作品在十余个国家展出。《太行铁壁》等被中国美术馆等处收藏。出版《王迎春速写集》《王迎春画集》《王迎春画传》等画册。曾任中国画研究院业务处长,中国白洋淀诗书画院艺术顾问,全国青联第五、第六届委员。

王治国

王治国,字安轩,盂县南娄镇郭村人,民国31年(1942)生于书法世家。国家一级美术(书法)师、教授、专业书画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从小随父亲学习书法,临习汉人碑版、南北朝碑版等碑帖,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得历代法帖之精华。多年研习各种碑帖,形成独特风格,是国家研究二爨发展成个人风格的第一人,专家称其为“第一写”,在书林独树一帜。其作品显示了强烈的个性风格和时代风貌,以深厚的功力独步当今书坛,为人所称道。先后在国内、国际各类书画大展中,获得金奖50多次,被称为“参加国展和获奖专业户”、书法真人。优秀作品选送40多个国家展出和收藏,入选全国150多种书法专集,刻于全国40多处碑林和名胜风景区,为国内外4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在创作上,有丰富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以超常的思维创作出酣畅淋漓、生动内涵、耐人寻味的作品,展示了非凡的手笔。专家称其个性突出、格调高雅的实力派书法家。在书法教学方面亦有突出贡献,擅长用简约的文字阐明高深的艺术理论,并用科学教学方法培养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

从20世纪80年代始,先后任山西省书协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所长,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国内外数十家书画团体和书画院、高校的名誉主席、名誉院长、教授等职务。现任山西省高级艺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书协顾问、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应聘担任过50多家全国、国际书画大展、大奖赛的评委。个人传略录入200多部书画大辞典,荣获国家“优秀人民艺术家”、“国学家”、“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并获得1998~2002年“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多次应邀赴日、韩、新、泰等国举办书展和讲学。

2010年,江苏徐州为他建立“徐州王治国艺术馆”,长期展示他的书法作品。他还在北京、深圳、苏州、青岛、太原等地设立王治国书法工作室,定期去创作讲学。他自己的艺术作品荣获“当代中国书画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称号。

王永安

王永安,男,盂县秀水镇西城武村人,民国31年(1942)12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优秀教师。

1958年毕业于山西省平定师范简师班,同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井沟、元吉、牛村、杨家庄、老石神、洪庄、实验小学教师。1985年参加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1986年结业。后任盂县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书记等职。2002年退休。工作期间,王永安致力于小学教育改革,根据学生思维和心理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自学、质疑、深化、实践的教学过程,形成生动形象、灵活轻松、严谨科学的教学风格。

1984年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代表性论著有《班主任的家长工作》、《如何启发学生思维》等。

李香林

李香林,女,盂县上社镇下鹤山北村人,民国33年(1944)出生。1965年被国家体委评定为“篮球国家运动健将”。

12岁在高小读书时,身高已有1.70米,在小学生中,可谓鹤立鸡群。一个偶然的机会,爱好篮球运动的县委书记赵锐发现她是个体育天才,便推荐给省体工队。1960年,16岁的她被国家队选中。在国家队的基础训练中,教练马申妹、周壹娴、杨福禄对她精心培育,她也刻苦努力,进步很快,于1962年正式进入国家队服役,并担任主力中锋队员。1963年,李香林作为中国女篮队中的一员参加了印度尼西亚举办的新兴力量运动会。在与49个国家的比赛中,中国女篮队一举获冠。1964年后,她又参加了在法国马赛举行的中、法、保、罗、捷五国大学生对抗赛等一系列比赛。在这些比赛中,李香林表现突出,中国女篮队连连获胜。在她的篮球运动史上,最大的考验是1965年中苏两队的遭遇。苏队个头大,最高的有2.05米,又有17年世界冠军的优势,其威胁可想而知。为了打赢这场球,中国女篮的姑娘们在战前作了精心研究,掌握了对方的攻守风格和优势劣势,制定了“避实就虚”的攻打战术。在这场比赛中,李香林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场上主动灵活,攻势伶俐,终于取得了胜利,再一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70年,李香林从国家队退役。1973年担任山西省体工队女队教练。1980年后从事室内工作直到退休。

胡朗

胡朗,男,安徽省泾县人,民国34年(1945)出生。山西省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62年参加北京市首届中学生高中数学竞赛,获高二组一等奖第一名,华罗庚教授亲自为他颁了奖。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分配到盂县东坪煤矿工作。1970年起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仙人联校、东庄头联校小学教师。1974年到仙人中学任教。1978年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1982年调入盂县一中任副校长。1998年8月任盂县一中党总支书记,同时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离岗后,于2003年6月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教师。

在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传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懂、会、对、巧”四字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结合教学工作对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深受学生欢迎。在他带领下,盂县一中物理教学在阳泉市乃至山西省同类学校都处于领先地位。胡朗多次主动放弃回北京和去大学任教的机会,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扎根山区,培养出一大批大学生和各类人才,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山西省教育工作者标兵。2003年,当选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石山

张石山,男,盂县苌池镇红崖底村人,民国36年(1947)10月出生于太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员。

1966年太原三中高中毕业。因停止高考,在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968年应征入伍,当侦察兵、做机枪手。1970年复员到太原机车车辆厂当火车司炉。1973年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并公开发表作品。1978年调入山西省作协工作,曾任《山西文学》编辑、副主编。1985至1988年任主编。198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后为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国家一级创作员,曾任省作协副主席。2007年退休。

思考专著《拷问经典》。

焦秋光

焦秋光,男,盂县路家村镇下乌纱村人,民国38年(1949)8月25日出生。196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军旅诗人。

1968年2月入伍,历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北京军区司令部装备处长,总参谋部装备部部队管理工作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论证中心部队装备管理研究室主任。1988年8月授予上校军衔。1993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2005年4月退休。

主要著作共50余部。主要有诗集《光风霁月》《焦秋光诗选》《秋山春雨》《军旅情怀》《诗心剑胆》。主编《装备工作规章制度汇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武器装备建设》《军事装备管理学》《军用主题词·武器装备管理》《文化装备管理学》。副主编(常务)《装备工作法律实务》《军事装备管理》。参编《海湾战争武器装备大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犯罪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装备工作名词术语释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总领条门类领条》《军事装备动员学》《军事装备指挥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装备管理规定》《大辞海·军事卷》《军事装备总论》《军事装备发展》《军事装备保障》《军事后勤装备学》《军事装备保障学》《空军军事装备管理学》等。编译《老子简译》。主撰“军事装备”“武器装备”等词目入选《辞海》。传略载入《中国诗人大辞典》。

马玉隆

马玉隆,男,盂县秀水镇北庄村人,195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盂县上社、石塘、苌池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副县长、中共阳泉市委委员、阳泉市财委主任、市政府市长助理等职务。

书法艺术以行草为主,在全国、全省性的书法大展中多次获奖。1998年入展山西省首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2000年在首届故乡情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展中获金奖;在21世纪“华夏神州杯”海内外书法篆刻大展中获一等奖;在新世纪之光——当代诗书画大奖赛中获一等奖。2001年在吴道子艺术馆中国书画名家金奖大展中获书圣金奖;作品入选《二千年中国艺术家长卷》并荣获金奖;在共产党人书画大展中获最佳作品奖。2002年在第五届“回归杯”书画印文大赛中获金奖;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书画摄影大赛并获山西省特等奖。2003年在首届“王铎杯”全国书画书评大赛中获金奖。2004年入展山西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书画摄影大赛中获山西省三等奖。2005年1月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举办“十人书法展”。作品入编《中国学者墨迹选集》《中国书法家选集》《人民艺术家》等二十多部书。个人艺术成就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作品被唐山炎黄轩、敦煌美术馆、塞北书画院、王铎书法馆、山西民俗博物馆等处收藏。

2009年获中国民协“第三届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2010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贡献奖。

高厚

高厚,原名高双金,盂县南社村人,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刘彦林

刘彦林,男,盂县南娄镇南小坪村人,195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

1986年创办了盂县第一所骨科专科医院。先后开展了各种截骨矫形术、肌皮瓣转位、脊柱骨折内固定、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探查松解术、内固定术后钢板髓针折弯断裂、四肢陈旧性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用锁式髓针加植骨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儿麻矫治等手术,填补了县、市骨科手术空白。行医40多年,发表学术论文5篇,科研成果“经皮关节内扩新和弹性带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研究,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弹性肩锁关节固定带”获国家专利。对常见、多发病立足适宜可及的技术,用最经济有效的办法进行医治,如单味车前子治疗小儿腹泻,单味甘草治疗皮肤瘙痒渗出病变,“枝川疗法”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软组织疼痛等深受群众欢迎。2008年,获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称号。

潘荣本

潘荣本,男,盂县清城村人,1953年出生。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73年参加工作,在阳泉化工局政治工作办公室工作。1985年调回盂县文化馆工作。1988年至1990年在山西省职工文学院美术系脱产学习。毕业后,返盂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1985年,《妈妈您来开》获全国化工职工美术、书法纪念奖;2005年,《我们在太行山上》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金奖;2007年,《总理和贫民》获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全国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优秀奖;《山乡春意》获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铁肩担道义》获全国中国画展览优秀奖、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1980年至2009年入选全国美协各种画展的有《藏山揽胜》《杨家将》《古韵弄影》《湘西三月》《家乡断信》等。《毛泽东诗词人物》等28幅作品入选省美协举办的各种美术展览,并有多幅作品获奖。他的作品多发表于《美术》《美术界》《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专业重要刊物。

潘荣本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阳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盂县美术家协会主席。200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盂县美术界唯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牛海元

牛海元,男,盂县牛村镇牛家村人,1953年8月出生。特级教师。

1973年参加工作,在原籍任民办教师五年。后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盂县一中工作。工作期间,连续代高中毕业班二十多年,成绩卓著被社会公认。曾带出全省文科状元郑恩泽和考上北大、人大的王亮军、马援、崔元兵、温兰英、王刚等学子。理学学士学位。

他担任盂县一中科研室主任期间,带头深入教学研究,向科研要效益,先后发表以光明日报出版社特级教师教学丛书为代表的论文论著二百多万字;参加省级特级教师评审、讲学、讲座、命题等活动十几次;同时培养了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获得省市县的嘉奖;1992年晋升为中学地理高级教师。2002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地理特级教师称号。

宋欣桥

宋欣桥,男,1954年4月出生于盂县秀水镇北庄村。197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毕业,分配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从事普通话教学与推广工作。1990年任普通话推广司培训处副处长(主持工作),1994年任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助理。2006年后移居香港。

1984年始任主讲教师,编写《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1993年参与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策划、研制和编写工作,后又为测试员编写《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1994年被测试中心聘为副教授,同时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聘为兼职副教授。1998年参与《港澳通用·普通话教材》的编写,并担任香港朗文——目标教材出版社出版的《学好普通话——香港小学普通话教材》(首席)顾问。1999年10月应邀为香港中小学教师作三次演讲,之后香港教育署将此演讲资料编辑为《普通话语言知识》一书印发全港中小学。1983年至1985年,编写了《盂县方言志》,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1994年,撰写《盂县志》方言卷。2010年,新版《盂县志》继续采用了其文稿。

路林印

路林印,男,盂县梁家寨乡大崔家庄人,195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坚持自学,结业了中师的全部课程。撰写了50多万字的自学笔记,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年级复式教学法。总结出了《要提高复式教学质量,必须处理好七个关系》和《思品课教学应注重处理好十个性》的教学经验,受到了上级教学部门的重视和推广,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1983年获教育部“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优秀教师”称号。198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1985年度优秀教师并授予省级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郭东双

郭东双,男,盂县仙人乡石跪村人,195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国家重大课题研究者。

1983年任盂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2002年任副院长。主持科研教学工作,完成了国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间重大心血管病科研项目和多项国际合作课题,包括英、美、中、日4国INTERMAPA研究。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合作“中国代用盐研究”,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中国北方地区华人管内皮与动脉冲硬化关系的研究,参加了心血管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等卫生行业基金重点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09年,盂县心血管病防治成果被载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高血压防治历史六十年成就》一书。其中,“县、乡(镇)高血压防治”一章由他编写,从国家层面论述了高血压的危害,提出了如何开展农村基层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对全国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他酷爱医学,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医德高尚,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及诊疗技能,对疑难心血管病的造诣颇深,尤其擅长心电学,经常深入科室会诊疑难病例,及时为患者解除痛苦,深受群众好评。

秦怀玉

秦怀玉,男,盂县路家村镇滴水崖村人,1957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特种针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常务理事。

秦怀玉是《山西医药》《河北中医》《医学理论与实践》等杂志的特约编辑。历任县跃进煤矿职工卫生所所长、清城乡卫生院院长、盂县中医院院长、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03年,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吴爱德

吴爱德,男,盂县苌池镇罗坪村人,1962年7月出生。特级教师。

1981年7月毕业于平定师范。同年9月分配到东梁中学任教。1984年9月调入盂县二中。吴爱德同志三十年如一日,从未离开学生一天,不曾离开讲台半步,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教育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曾在省级报刊上发表《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家”》《在语文

侯讵望

侯讵望,男,又名侯巨望,笔名巨望等。盂县苌池镇田家庄人,1963年7月出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

侯讵望是阳泉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文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阳泉市文联主席、《娘子关》杂志主编。

一度

一度,男,俗家姓名汪永俊,原籍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乡陈家寺村,1964年12月30日出生,1996年出家。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

2000年,一度方丈到盂县永清寺任住持后,以“爱国爱教爱家乡,同心同德构和谐”为主体理念,团结带领佛教界四众弟子,以戒为师,勇猛精进,心系众生,广结善缘,修桥铺路,扶贫济困,宣扬佛法,倡导和谐。先后为地震灾区等捐款数百万元。寺院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得到时任中央统战部陈喜庆副部长、国家宗教局王作安副局长、山西省委统战部李政文部长、山西省宗教局边根棠局长等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永清寺于2008年成为山西省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示范点和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2010年获得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荣誉,并获得中国佛教协会传授三坛大戒的批复,成为该年度全国五个传授点之一。

一度是阳泉市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阳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盂县政协常委,盂县佛教协会会长,永清寺方丈,莲花寺,释迦寺住持。2008年在山西省“凝聚力工程”双五好个人评选活动中被授予先进个人。2009年荣膺山西省宗教局、省佛教界认可的全省六个方丈之一。

刘便凤

刘便凤,女,盂县路家村镇上乌纱村人,1965年出生。山西省特级教师。

1984年参加工作,先在路家村中学任教,1990年调入盂县实验小学担任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她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并获奖。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阳泉市优秀辅导员。在省级刊物发表了论文《可能性教学》《用估算法解题》《小学教学设计》;在国家级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论文《挖掘课程资源,创设多彩课堂》《两种教学方法对不同认知风格11岁儿童数学效果的影响》。2001年在参加跨世纪园丁工程全国骨干教师培训期间,论文《小学生场独立——场依存性与数学尝试教学关系的研究》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教师培训》上。她还经常承担教师培训和示范课的任务,起到了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

张昀

张昀,女,盂县秀水镇东关北村人,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

张昀1984年平定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盂县秀水镇第一中学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教学成绩突出,为山西省中学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有突出贡献的阳泉市教育功臣、享受阳泉市政府特殊津贴的拔尖人才、阳泉市首届十佳道德模范等荣获70多项荣誉称号。

张昀坚持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大胆创新,运用多媒体手段,探索构建问题牵引、共同讨论、换位认识等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爱生如子,把为学生一生负责作为目标。常常对贫困学生解囊相助,为病休学生单独补课。所带的班级曾六次获市、县“三好班集体”称号,一次获“山西省优秀班集体”称号。参加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全国、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编写教案、教学随笔、教学日记近100万字。对阳泉和盂县的教育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推广等做出了较大贡献。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她不仅创造了自己生活里的一次次感动,也在用真情和热忱践行着一个教育者的职责与智慧。

罗艳梅

罗艳梅,女,盂县西潘乡庄头村人,1974年10月1日出生。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5年平定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在盂县西潘联校从事山区教育工作16年。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在李庄中心小学任教。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在均才中心小学任教。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庄头中心小学任教。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进圭中心小学任教。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在李庄中心小学任教。从2008年9月起在均才中心小学任教。其间,2004年取得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罗艳梅以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书写着自己精彩的人生,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2006年获得阳泉市渗透德育教学能手、阳泉市优秀班主任、盂县模范教师称号。2007年获得盂县优秀班主任、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2008年被评为阳泉市教育功臣,被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记三等功一次。2009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阳泉市模范教师等荣誉。为2009年山西省十大新闻人物。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山西青年五四奖章、盂县师德标兵和盂县县委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等称号,并于4月27日作为山西省七位代表之一赴京参加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THE END
1.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方案(精选19篇)5.设计一张“宪法知识我知道”的电脑小报 时间:12月2日—12月8日 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 安排:学校12月10日组织开展电脑小报展示。 内容:小报可以以“法在我心中”、“法伴我成长”为主题,以法制教育的`主要法规、宣传标语、法制宣传图片为主要内容。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065691.html
2.学生宪法主题绘画,爱国小报,手抄报素材小报绘画00:00/00:00 学生宪法主题绘画,爱国小报,手抄报素材 拳击那点事发布于:江西省2022.05.12 00:00 分享到 学生宪法主题绘画,爱国小报,手抄报素材https://learning.sohu.com/a/546175063_100114195
3.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招考1名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B:公民的社会责任除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外。还有公民应尽的道德责任 C: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区的社会责任 D:政府的社会责任即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116.水结成冰的时候,体积增加了原来的那么,冰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少多少?___ A:1/10 B:1/11 C:1/12 D:1/13 1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8/5324310230011241.shtm
4.宪法宣传周,我们这样做→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12月1日至7日是 第七个“宪法宣传周” 2024年“宪法宣传周”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青云谱区各学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推进法治教育,为创建平安校园和法治校园筑牢根基。 宪法晨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Y3NTQ2Ng==&mid=2247585676&idx=1&sn=819561b68e4dfff40268f8437dbb6d32&chksm=edd2811671aa99ae54a89a9682170ef7c24ca7b84636fcc1d5def147a8641d26c59ccf2cba3b&scene=27
5.《八重樱》女主10大亮点被称幕末圣女贞德展览体现出开阔的思路和多样化表现手法,展示作品包括油画、版画、壁画、摄影、影像和装置,可见当代观念和综合媒材对“绘画”概念的扩张和演变,充分反映了日本当代美术界在走过模仿和追随西方样式之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自身传统、力图开拓具有日本特征的当代美术样式的努力,生动传达了潜在的日本独特造型观和美学观念以及根深https://www.douban.com/note/263292941/
6.法律法规小报的内容(关于法制手抄报内容)法律法规小报的内容(关于法制手抄报内容) 2023-03-10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1.关于法制手抄报内容 第一6、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14410383106033404.html
7.校园师生书法展计划12篇(全文)1、学生组:评选标准(3—6岁、7—12岁、13—18岁) 美术特等奖一名奖16色油画棒一盒。 美术一等奖二名奖彩色铅笔一盒 美术二等奖三名奖24色蜡笔一盒 美术三等奖四名奖16色蜡色一盒 书法一等奖一名奖一得阁墨汁一瓶 毛笔一支 书法二等奖二名奖字帖一本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ptyparp.html
8.奥地利6人口 7政治 政府 政体 宪法 议会 政党 机构 政要 8经济 概况 工业 农业 服务业 旅游业 对外贸易 对外投资 外国资本 发展援助 9文化 语言 音乐 节日 10军事 11交通 公路 铁路 空运 水运 12社会 媒体 科教 民生 名人 13外交 14旅游 15词条图册 1历史沿革编辑 维也纳皇宫 根据考古发现,奥地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https://baike.sogou.com/v43008.htm
9.[英文歌开头啦啦啦啦啦]一朵小花~~~啦啦啦~~~音乐、绘画和雕刻都有过一个从教会向世俗化发展的过程。15世纪后半期,印刷术开始传播,到1500年,印刷偶尔也搞一些音乐活动,12岁的时候舒曼组织了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之后出于对文学的热情,又组织了一个可是我的老板却在不断地刺激我们要和陌生人讲话,当然还有那篇张颐武教授在〈红石小报〉的有趣文章。http://m.mw8.la/doc/amfnii.html
10.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一等奖图片(精选10张)手抄报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一等奖图片(精选10张)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宪法就像甘露,像阳光一样;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就像铠甲,像标杆一样。下面小编整理《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为主题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学习。https://m.2baobei.com/zaojiao/38552.html
11.m.xiburse.cn/detail/671022753.html在戒严风波后,韩国在野党5日凌晨以尹锡悦违反宪法和法律为由,向国会全体会议报告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继朴槿惠前总统之后,韩国再一次进入到弹劾现12岁小萝莉双洞直插 母子乱伦搜索结果 - 妙龄少女开站 伊人青青草不一样99 内射启蒙老师小说 虾贝漫画官网入口 av电影影院 青青草原视频网 np抽插http://m.xiburse.cn/detail/671022753.html
12.简单漂亮好看手绘法制在我心小报宪法日12月3下载编号24100325我图网提供简单漂亮好看手绘法制在我心小报宪法日12月3电子手抄报模板下载,您当前访问作品主题是简单漂亮好看手绘法制在我心小报宪法日12月3电子手抄报模板,编号是24100325 ,文件格式是docx ,请使用Word 2016(.docx)及以上版本打开文件 ,您下载的是一个压缩包文件,请解压后再使用设计软件打开 ,颜色模式是RGB , 分辨https://weili.ooopic.com/weili_24100325.html
13.绿色环保家庭事迹材料最新27篇(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1月1日至12月31日) 家庭成员是创建“平安绿色家庭”的主体,创建活动需要广大家庭成员的认知、参与和支持,务必将宣传工作贯穿始终。一是以“建设法治隆阳·巾帼在行动”为主题,切实抓好《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家庭暴https://www.baihuawen.cn/fanwen/daquan/66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