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法治观念”知识梳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08江西

教材体系

知识概览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1.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

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法律和道德:

(1)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家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3)法律和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4)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国家:(1)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2)重视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公民:(1)提高自身道德情操(2)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树立法治观念)

5.法律与生活: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法律与未成年人:

(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六种特殊保护的区分

名称

责任主体

范围

地位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司法保护

7.违法与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主观原因: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3)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具体区分如下:

违法行为种类

违法行为的性质

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法规

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规

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刑法

刑事责任(刑罚处罚)

(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共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6)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

①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②刑罚的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7)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的做法:

①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②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8.善用法律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依法求助: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④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保障。

(2)诉讼:

①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诉讼地位(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保障。

③诉讼的适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①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原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做法: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9.法治

(1)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体、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曲,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轻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3)法治的前提: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4)法治与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5)法治与民主:

①法治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②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的参与公民活动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6)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法治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7)法治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THE END
1.法治与德治的不同与关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可见,法治和德治相比所具有的区别并不完全等同于法律与道德相比所具有的区别。当我们在谈论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的时候,需要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儒家道德思想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而我们现在正在发展市场经济、正在进入商工文明时期、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现代社会,经济生产、商http://www.sass.cn/109012/48000.aspx
2.道德与法治的论文范文3.2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生动的有机的融合。 第4篇 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控制和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规范,二者的逻辑关系应是独立、并列的,但存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常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差异也缘起于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38001.html
3.简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精选6篇)但是,在真正的法治建立起来之前,德治作为一种社会的调控的手段毫无疑问是必要的,其作用在于:有利于良法的建立和运行;有利于消解重刑主义的偏见;有利于提高官员的道德水准;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1] 2.2德治与法治的内在区别 ? 德治是一种软约束;法治是一种硬约束。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8ha1l2t.html
4.2017年高中政治道德及其与法的关系知识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比较法治德治区别属性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功能和地位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http://sh.xdf.cn/zhongxue/201707/8351465.html
5.德治与法制的关系7篇(全文)同时要看到,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法与德均属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上层建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vuy5hfc.html
6.道德入法的利弊及其入法路径(一)道德入法的利 1.道德入法有助于法治的实现 对于何为法治,亚里士多德曾经有一句经典名言: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FCENTURY里所谓"良好的法律"其实就是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个深刻关注.其中,对于法治提出两重含义,两者是互为因果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369.html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4.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点4.道德的变化发展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8.浅谈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同时要看到,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法与德均属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上层建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https://news.sina.com.cn/c/2003-06-24/0827258664s.shtml
9.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有区别 有联系,作为人类规范世界的两个维度,道德与法律还具有一些 共同的要素:正义、义务和普遍性。在现实中,道德与法律是相 互支持的,这二者的支持还必须保持适当的限度。 关键词:道德法律 自然法实证法支持限度 AbstractThe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is one of the basic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3/801703411000202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