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公布啦!今天所发的是法学基础和专业课C方向的真题,专C方向所包含的学科有: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事诉论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一、法学基础
法理学部分(100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题要求: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有2个至4个是正确选项。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关于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民主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
B.民主政治使得对国家权力的约束在制度上可能
C.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即是民主
D.没有法治保障,民主就只能是抽象的理论原则
2.关于法不溯及既往,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它是指新法对其生效后发生的行为和事件适用与否
C.它是各国立法都承认的一项绝对的原则
D.从旧兼从轻的刑法适用原则是它的一个例外
3.关于判例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判例法又被称为法官造法
B.判例法的根本原则是“遵循先例”
C.判例法有利于类似的案件类似处理
D.普通法和衡平法都表现为判例法的形式
4.对于法律格言“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但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法律的确定性值得追求,但确定性不等于严格性和固定性
B.借助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可提高法律的确定性
C.通过法律原则、概括条款,可增强法律的适应性
D.不同的法律规则对确定性的要求不同
5.关于法律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法律规则在个案中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B.对于个案,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C.对于个案,必须先穷尽法律规则方可适用法律原则
D.法律原则的冲突必须根据每一个原则在既定案件中的分量来解决
6.“权利”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X享有一项做R的权利”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X可以自由地做或者不做R
B.其他任何人都处于项允许义做R的义务之下
C.X不受其他任何人变更X的法律地位的权力的支配
D.其他人可以变更与X之间的涉及R的一般法律关系
7.“以他人为对象的法律关系,涉及以下两种完全不同的可能:第一种可能与对物的关系本质上近似,亦即使他人听命于本人的支配,如果该支配具有绝对性,他人的自由与人格就会全部丧失,本人的权利就会是一项针对生物人的所有权,罗马的奴隶制事实上就是如此。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想象出一种特殊法律关系,它既支配他人,却不剥夺他人自由,那么,它就与所有权有所不同,对他人的支配就不是支配他人的全部,而仅足支配他人的特定行为。该特定行为既处于他人的自由之外,又服从于本人的自由意思。这种对他人特定行为的支配关系,请之债。”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债本质上就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是人的意志的一种实现过程
B.在债这一法律关系当中,他人既是拥有自由的主体,又有特定行为受到本人支配
C.在债这一法律关系当中,他人既是拥有自由的主体,又是受到本人支配的客体
D.奴隶制时代存在以物为对象的法律关系,但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债
8.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道德是自发的、无形的,法律是自觉的、有形的
B.道德约束人的内心,而法律则约束人的外在行为
C.法律实证主义者往往强调法律与道德的概念分离
D.自然法理论家通常认为道德性是良法的判断标准
9.关于法律责任,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除自然人、法人外,国家也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B.无过错责任无须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它是结果责任
C.既得利益的损害和预期利益的丧失都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D.赔礼道歉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之一
10.“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不遗匹夫。”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维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先秦“德治”思想的重要特征
B.保障法律的至高权威,是实现“兴功惧暴”方略的必要前提
C.培养道德高尚“君子”,是实现“隆礼至法”的基本保障
D.人性的“好利恶害,加上“厚赏重罚”,是贯彻“垂法而治””的重要条件
1.“法理学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由人制定的法,亦即我们径直而且严格地使用‘法’一词所指称的规则。”
2.“法是一种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适用社会强力的社会控制。”
3.“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4.“强于权利思想之国民,其法律必屡屡变更,而日进于善。”
三、简述题(4小题10分共20分。答题要求:列出要点,并作简要阐述。)
1.简述守法义务的理论根据。
2简述法的效力冲突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原则。
四、论述题(20分。答题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完整。)
论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意义。
五、材料题(20分。答题要求:阅读材料,联系实际,结合法理,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作一篇短文,做到语言规范,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自洽。)
材料1:试图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的法律禁锢在法典的章节之中,其道理就像试图把水流限制在池塘之内。那样就再也没有源头活水,只剩下一潭死水了。(尤根·埃利希)
材料2:个人只需要翻开汇编,就可以了解到法律针对每一个可以想象到的行为——那些属于人类能动性的可能范围内的行为——所表现的形态:什么样的行为,是他为了自身、邻居或公众而应承担的义务;另一方面,什么是他希望从法律中获得的,或者害怕从法律中获得......在这个(法律)仓库之中,他或者他人应承担的义务的整个体系,都得到记录并且展示出来,要么确实地通过它所宣称的包含其中的各个命令来进行描述,要么通过它所赋予的权力潜在地描述。(杰里米·边沁)
材料3:法律不仅仅是对争议的清理,更是对行为的界定。它不仅仅界定何者正确,而且界定何者可能。在其设定的意义框架内,法律所定义的乃是一种关涉人类行为及其意义的重要力量——形塑人类行为并赋予其含义、价值、目的和方向。当它们身陷困境时,我们不会将法律仅仅看作一种使其回到正轨的策略或机制,而是将其作为“文化中”的建构性要素——一种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与“文化中”的其他现象的结合,才使得人类行为及其意义摆脱困境并恢复原状。(克利福德·格尔茨)
宪法学部分(50分)
一、概念比较题(每小题6分,共18分。答题要求:先界定概念再行比较)
1.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
2.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
3.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
二、论述题(15分。)
依据宪法条文,结合你所学宪法知识,试论我国宪法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体系。
三、材料写作题(17分。答题要求:自拟标题,层次分明,法言法语。)
材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运用你所学宪法知识,谈谈如何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
二、专业课C
民法学部分(5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答题要求:先判断正误,再简述理由,正确的可不陈述理由。)
1.根据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公司法》与《民法总则》的规定不一致的,一律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3.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4.基于担保从属性的要求,担保人承担的担保责任范围不能大于主债务。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5分,共10分。答题要求:先明确概念含义,后简述区别。)
1.隐私与个人信息
2.共同危险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
三、简答题(8分,答题要求:简明扼要。)
简述未生效合同的概念与效力
四、案例分析题(8分。)
2016年6月15日,A公司与B签订《分期付款汽车买卖合同》,其中所有权保留条款约定:在B付清总价30万之前,汽车仍归A公司所有。合同签订后,B当即支付了5万元的首付款,A公司也随即将该车交付给了B。问题:
1.2017年6月18日,B单独驾驶该车致在斑马线上正常行走的C受伤。问:C可否向B和A公司主张赔偿为什么
2.2016年9月15日,B将修好后的该车以4万元的低价卖给了汽车发烧友D,并当场交付该车。A公司发现后要求取回该车。问:A公司的主张是否应当得到支持为什么
五、论述题(12分。答题要求: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明晰、论证充分。)
论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
民诉法部分(50分)
一、概念比较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答题要求:先界定概念,后简析区别。)
1.起诉与上诉
2.两审终审与一审终审
3.自由心证与自由裁量
二、判断分析题(每小题3分,共9分。答题要求:先判断正误,后说明理由。)
1.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不能作证。
2.申请执行时效为二年不变期间,超期申请执行的,法院不予受理。
3.根据当事人的证明,法院确信待证事实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均应认定事实存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答题要求:简明扼要,无需阐释。)
1.简述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程序。
2.简述重复起诉的构成要件。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答题要求:根据案情,回答问题,简析理由。)
案情:住所地在北京的甲公司和乙公司就位于上海的商住房X项目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丙公司提供般保证责任担保,约定分三期施工。期工程完工后,乙公司拒绝按约定支付工程款,甲公司提起诉讼。
问题:
1.乙公司住所地法院对本案是否享有管辖权为什么
2.甲公司如只起诉乙公司,法院应否追加丙公司为被告为什么
3.乙公司抗辩称期工程未达验收标准,该项事实证明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4.案件审理过程中,如甲公司将一期工程款债权折价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申请替代甲公司承担诉讼,法院可否准许为什么
5.甲公司胜诉判决生效后,如其将判决认定的期工程款债权折价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又不服该判决申请再审,法院是否受理为什么
经济法部分(50分)
一、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12分。答题要求: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原因是经济周期的存在。
2.消费者可以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依据提起民事诉讼。
3.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后才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答题要求:解释概念并说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1.经济职权与经济权利
2.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12分)
请问:甲电商平台上述行为是否违法理由为何该类行为目前由我国哪个行政部门进行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