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之常见罪名

(1)定义: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2)构成要件:

①客体:社会公共安全。

②客观方面: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③主体:一般主体。

④主观方面:过失。

2.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3.抢夺罪

(1)定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①客体:公私财物所有权。

②客观方面:趁被害人不备,公然夺取财物或者虽然动用暴力,但针对财物而非人身。

④主观方面:故意。

4.抢劫罪

(1)定义: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人采取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①入户抢劫的;

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③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④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⑥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⑦持枪抢劫的;

⑧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①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及公民的人身权。

②客观方面:对人直接采取暴力或者胁迫、对物强制等方法使得被害人不能抗拒,获得他人持有之财物。

(3)转化的抢劫罪:

①携带凶器抢夺。

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③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

5.盗窃罪

(1)定义: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②客观方面:趁被害人不备,非暴力胁迫的手段获得财产的占有。

④主观方面:故意

(3)其他属于盗窃罪的情形:

①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②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③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6.诈骗罪

(1)定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②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形式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实质上使被害人陷入了错误认识并情愿交付财物的行为。

(3)其他属于诈骗罪的情形: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诈骗罪定罪处罚。

7.侵占罪

(1)定义:

①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②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代为保管物的规定处罚。

(2)特殊: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8.职务侵占罪

(1)定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特殊情况: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9.挪用资金罪

(1)定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特殊情况: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10.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11.贪污罪

①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②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③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按贪污罪定罪处罚。

(2)处罚: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①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②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③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12.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13.受贿罪

①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②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①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处罚。

②索贿的从重处罚。

1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1)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15.行贿罪

①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②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2)特殊情况: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3)处罚:

①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②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THE END
1.什么是刑事案件的定义律师普法CopyRight?2024 110ask.com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广州富嘉科技有限公司 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https://www.110ask.com/answer/11383629982909558896.html
2.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3.审判管辖审判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审判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专门管辖三种。 (1)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划分级别管辖的主要依据是:案件的性质,罪行的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18/15/893059_157162500.shtml
3.命案防控大家说法,关注《命案防控》命案并非法律专有名词,而是公安侦查机关在长期侦查实践中所使用的习惯性用语,是指在故意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实施危害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刑事案件。公安部将“命案”界定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YxMzU1MA==&mid=2247548586&idx=3&sn=3a5b76f871bc8e85042d0cc152df0478&chksm=e92a8bfa61610ac15f8688c98c3265d2debe0ee8b814e6c372172458b511db29990eafe220b4&scene=27
4.我国刑法中“明知”的含义和认定{8}为了有效地惩治洗钱等犯罪活动,改变司法机关对于洗钱犯罪和恐怖融资活动的查处仍相对薄弱的局面,根据《中国2008-2012年反洗钱战略》关于进一步完善洗钱犯罪刑事立法和制定关于洗钱罪认定的司法解释之精神,在2009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洗钱罪的https://law.kust.edu.cn/info/1125/1622.htm
5.他杀伪装成自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法医学分析对于涉及到杀人的重大刑事案件,通过多种方式查明被害人的死因,对于破案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将罪犯绳之以法,更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本文论述在涉及杀人案件时,通过法医学分析从犯罪现场情况、尸体致命伤情况、尸体内在表现等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案件是否为自杀死亡或是他杀案件。本文主要阐述溺亡、缢死、https://www.jianshu.com/p/48642234d3a1
6.《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序)房屋买卖、租赁一般涉及如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设施工一般涉及如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7.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试行)》和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重重强化了权力行使的力度,反过来就弱化了对被羁押人合法权利的保护。 5.刑讯逼供仍然存在 (1)刑讯逼供的定义 所谓刑讯逼供,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中或者一部分行使司法职能的行政机关对被告人所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61312.html
8.刑事案件都有什么类型?专家导读 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侵犯财产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等。根据规定,刑事案件一般都是由公安机关来侦查,检察院来审查,当然也存在由检察院来审查刑事案件的情形。 刑事案件都有什么类型? 一、刑事案件都有什么类型? 1、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侵犯财产案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https://m.64365.com/zs/183363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