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如何更好在全社会树立尊崇宪法的氛围?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宪法至上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有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更加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特别是要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本报记者亓玉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巍: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

确保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

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坚决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体现到各项法律法规中。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实施宪法。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维护宪法权威。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推进宪法监督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确保宪法得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本报记者李茂颖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祁美文:

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

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对宪法的学习自觉、行动自觉。强化法治意识,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终述法等制度,推动学法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强化法治思维,完善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把对法治的尊崇、对宪法法律的敬畏转化为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

深化公民对宪法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推动普法宣传,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普法精品课程,深入开展“送法进社区”等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推动法治惠民,以法律服务进网格为载体,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圈。

不断壮大法治人才队伍,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赋能城市治理,突出法治化、数字化协同发力,加快打通数字司法、数字警务、数字检察等各系统数据壁垒,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本报记者刘新吾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

在青少年中普及宪法知识和精神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中小学应积极组织开展“宪法进校园”,走到青少年身边,营造起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宣传宪法的浓厚氛围。

创新学习方式,倡导在实践中理解宪法。学校可以选拔、推荐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等比赛,通过演讲、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学校还可以组织法治主题的社会实践,前往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民法典等普法宣传,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宪法和法律的精神。

构建校内校外联动机制。各地中小学可以与政法机关合作,邀请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等资深法治工作者为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授课,让生动真实的法治案例成为权威而生动的法治教育资源。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公检法单位、参与校外法治实践。

探索法治教育的新路径。学校要尝试引入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教育资源,提升法治教育效果,让学生能在更加逼真的模拟环境中感受法律情境、学习宪法及法律知识。

THE END
1.南浔:“四话”宪法以“宪”促行“人民宪法为人民、法治建设为人民,在这次活动中具象化了。”通过一系列活动,区人大代表陈红兵切身感受到来咨询法律内容群众多了、来提出执法检查意见的群众多了。 童言童语话宪法 “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约束。宪法是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区人大代表、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412/t20241206_441434.html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数据中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应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涉外法治同对外开放相伴https://mxg.ruc.edu.cn/ruc/detail.jsp?infoid=0675A33BC.00017F33.4873
3.关于1982年宪法的起草过程秘书处根据全民讨论中提出的意见,经过认真研究,对草案进行了修改。许多重要的好的意见都采纳了,原来草案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动,具体规定作了许多补充和修改,总共有近百处,纯属文字的改动还没有计算在内。还有一些意见,虽然是好的,但实施的条件尚不具备、经验不够成熟,或者宜于写在其他法律和文件中,不需要写进国家的http://iolaw.cssn.cn/yw/2011/201104/t20110407_4611700.shtml
4.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全社会崇尚和厉行法治的风尚,夯实法治建设的基石。http://www.hnlgzy.net/100/133/content_55697.html
5.八小时工作制写入劳动法是什么时候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八小时工作制写入劳动法是什么时候”,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https://www.64365.com/zs/28007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