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逾期: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
依据《人民民法通则》之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协定期限履行还款义务的,应该遵循预约支付违约金并承担其他违约责任。”由此可见,贷款逾期属于民事诉讼范畴,借款人未按协定的期限还款,构成民事违约表现。
在特定情况下,贷款逾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若借款人恶意欠款,涉及金额较大,且采用虚假资料、欺骗手等手骗取贷款,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此时,借款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借款人逾期还款,首先需要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计算标准一般按照借款合同中的预约,如未协定,则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3倍计算。
借款人未按约好还款,还需承担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计算办法与违约金相同,依据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3倍计算。
若借款人提供担保,逾期还款时担保人需要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可依据担保合同的协定,须要借款人支付违约金、逾期利息等费用。
借款人采用虚假资料、欺骗手等手骗取贷款,且涉及金额较大,可能构成诈骗罪。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的更高刑罚为无期刑。
借款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骗取贷款,且涉及金额较大,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骗取贷款罪的更高刑罚为有期刑。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在于:民事责任主要涉及财产性赔偿,如违约金、逾期利息等;刑事责任则涉及刑罚,包含有期刑、无期刑等。在贷款逾期案件中若借款人承担刑事责任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贷款逾期案件中,若借款人构成刑事犯罪,应该先实刑事诉讼,待刑事诉讼结后,再实行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应尊重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
为避免贷款逾期带来的风险,借款人应合理规划还款计划按期还款。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查,确信贷款用途合法、合规。
贷款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借款人应自觉履行还款义务,避免逾期还款带来的法律责任。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贷款逾期风险的,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在应对贷款逾期案件时,理应依照案件具体情况,合理界定责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