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习题集及详细解答ThismanuscriptwasrevisedbytheofficeonDecember10,2020.第一部分民法总论练习题第一章民法概述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可为我国民法渊源的是(AC)。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B.民间订婚的习惯C.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D.某大学教授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专着2、下列属于民法所说的财产的有(ABCD)。

A.土地B.房屋C.商标D.商业秘密3、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人格关系的有(ABCD)。

A.生命权法律关系B.健康权法律关系C.姓名权法律关系D.配偶权法律关系4、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有(ABC)。

A.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B.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之间缔结的婚姻关系C.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二、名词解释1、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民法的渊源【民法的渊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它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

】【包括宪法。

民事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民事法规,决议和命令。

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

国务院各部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民事规范,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

】三、简答题1、我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包括宪法。

民法-民法总论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1.0分,共7.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

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

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A自行恢复B不得自行恢复C经乙同意后恢复D经甲同意后恢复【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中甲被宣告死亡,妻子乙改嫁,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37条的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被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其配偶在其被宣告死亡期间再婚的(不管再婚的婚姻状况,包括再婚后又离婚、再婚后配偶又死亡——作者注),都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甲被撤销死亡宣告后,与乙的婚姻关系不能自动恢复。

唯有B项符合题意。

第2题甲、乙合伙经营鸭绒业务,甲提供厂房,乙提供鸭绒。

双方请求丙以技术性劳务人伙,丙未予明确答复,但丙提供了技术性劳务,并参与了当年的分红,分红比例4:4:2。

第二年因经营亏损,负债高达10万元。

对该债务承担发,生分歧,丙认为自己不是合伙人,拒绝承担该债务。

为此,诉至法院。

该债务应如何承担A甲、乙、丙对该债务承担按份责任B甲、乙、丙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C甲、乙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D甲、乙对该债务承担按份责任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民法通则意见》第46条规定:公民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或者实物,并约定参与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参与合伙经营、劳动的,或者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但约定参与盈余分配的,视为合伙人。

据此,丙的合伙人身份没有任何问题。

第3题李某与合伙企业“大木采石场”各出资50万元组建了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木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建筑材料,聘请营销专家陈某担任经理。

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

A.财产所有关系B.财产流转关系C.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D.财产所有关系或财产流转关系答案:C解析: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财产所有关系是指财产的归属关系,即确定财产归谁所有;财产流转关系是指财产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关系,包括买卖、赠与、继承等。

2.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强制原则答案:D解析: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包括强制原则。

强制原则是指法律对某些行为的强制性规定,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

3.民法上的“人”包括()。

A.自然人B.法人C.自然人和法人D.自然人或法人答案:C解析:民法上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

4.民事权利能力是指()。

A.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B.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C.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D.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答案:C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至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人从成立时起至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5.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B.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C.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D.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答案:C解析: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一致。

6.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不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行为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行为必须经过公证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2.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房款,总额近8,000万元。

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

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

面对疯涨房价,乙.丙等购房人为另行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承诺放弃数额巨大利息.违约金的支付要求,领回原购房款。

经咨询,乙.丙等购房人起诉甲公司。

下列哪一说法准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有关要求?()A.《退款协议书》虽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为兼顾情理,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变更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B.《退款协议书》是甲公司胁迫乙.丙等人订立的,为确保合法合理,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宣告该协议无效,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C.《退款协议书》的订立显失公平,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D.《退款协议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确保利益均衡,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3.甲公司明知自己在建的商品住宅楼旁将兴建一机场,但却对要求住房安静的乙说此住宅远离市中心,难得的安静,而没有将兴建机场的事情告知乙,乙相信甲公司的介绍而购买了甲公司在该处的房屋。

甲的行为违背了()。

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权利不得滥用原则4.公司职员甲办理了某银行的信用卡,在商场持卡消费2万余元。

在向银行还款前,甲突患精神病。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银行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商场之间的合同均无效B.甲与银行之间的合同.甲与商场之间的合同均无效C.甲与银行之间的合同.甲与商场之间的合同均有效D.甲与银行之间的合同无效.甲与商场之间的合同均有效5.下列事实中,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对)2.民事权利可以转让给他人。

(对)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自始无效。

(对)4.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只能是赔偿损失。

(错)5.代理行为的效力由代理人承担。

(错)6.民事权利的保护期限一律为三年。

(完整版)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依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民事权利分为(A)。

A绝对权与相对权B财产权与人身权C请求权与形成权D主权利与从权利7、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

合同约定,在甲搬入新居后,将甲现居住的房屋出租给乙。

这一民事行为属于(C)A附停止条件的民事行为B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C附始期的民事行为D附终期的民事行为8、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与丙结婚。

甲的死亡宣告被撤销后,甲与乙的婚姻关系(C)A视为自行恢复B经甲同意自行恢复C并未自行恢复D经乙同意自行恢复10、甲在某风景区建有别墅,与邻居乙约定不得在别墅前兴建房屋,以免妨碍眺望。

后乙将其房屋出售于内,丙欲在房屋上加盖一层,甲提出异议,请求停工,对甲的请求应如何认定和处理?(C)A属因相邻关系产生的合法权利B属私人协议,不具有合同效力C不予支持D甲乙约定只具有债权效力,不足以对抗第三人丙11、以下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是(A)。

A人的死亡B发现他人丢失的东西C甲与乙订立合同D甲把乙打伤13、刘某出海打渔,因遇台风下落不明。

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谓宣告刘某失踪。

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

本案中法院应依法指定谁为财产代管人(C)。

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14、以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C)。

A甲借乙钱,到期未还B甲将乙打伤C甲将其生产的赌博机卖给乙D甲外出不在,乙自愿帮甲修好门窗15、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

第一部分:单选题(每题1分)1、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DA.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B.甲公民(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地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纪业务C.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D.某市国家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的订立合同的权利2、中学生刘小东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

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刘小东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决定报酬的金额为由拒绝给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B.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C、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D.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3、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A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

甲在要约中明确提出,若局不在1个月内提出反对意见,视为同意,1个月后,乙沉默D.甲向妻子乙提出离婚,乙沉默,后甲以乙的此行为要求法院判决离婚4、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一经结婚即须辞职”的条款无效,是采用了下列何种民法解释的方法?DA.当然解释B.目的解释C.体系解释D.合宪性解释5、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A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包含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的合同C.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6、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

《民法练习题集》第一章民法概述名词解释题:1民法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私法”范畴?()(考研)A行政法B组织法C婚姻家庭法D刑法,程序法名词解释题:人身关系,是指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产生的,体现的是人们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利益,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答案:C本题考查公私法的划分。

私法主体能够自由作出决策,不同于刑法、行政法、组织法等公法部门,我国婚姻家庭法从民法中分离出去,成为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但是仍然属于私法的范畴,是私法多元体制下的重要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ABCD本题考查《民法大全》的构成部分。

罗马法通常指自罗马起源起至查士丁尼止的罗马法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国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和《查士丁尼新律》。

答案:AD本题考查形式意义的民法和实质意义的民法的含义。

英美法国家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但是有实质意义的民法。

大陆法系国家也是先有实质意义的民法,经过一定发展后再通过形式意义的民法,即民法典的形式予以体系化,如我国目前就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未来民法典编纂完成后也不排斥以单行法形式存在的实质意义的民法。

答案:ACD本题考查民法调整对象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民法调整的身份关系不一定具有固有性,比如说配偶身份关系就只能因结婚行为方可以产生。

特殊的人格权可以有偿转让如法人的名称权,人身权的实现可以使民事主体获得经济利益,所以人身关系并非与财产关系毫无联系。

侵害人身关系另简答题(1(2(3(4(1(2(3生俱来终生享有。

否则民事主体就很难作为独立主体而存在。

当然身份关系不一定具有固有性。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名词解释题:1民法的基本原则(考研)2私法自治原则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A指导功能B约束功能C补充功能D惩罚功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平等原则内容的是()。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属于我民法渊源。

A.宪法B.地方性法规C.法院判例D.国家政策2.在民法解释时,应当首先考虑运用的方法是()。

A.文义解释B.论理解释C.社会学解释D.比较法解释3.抗辩权的作用在于()。

A.支配特定物B.对抗请求权C.对抗支配权D.即是请求权4.下列属于法定孳息的是()。

A.奶牛产的牛奶B.存款所得的利息C.羊身上取得的羊毛D.宰猪而获得的猪肉5.下列不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的是()。

A.甲误将乙当作丙而与乙订立合同B.甲擅自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C.甲将乙托付保管的自行车私自买给丙D.12岁的甲把父亲送给自己的手机赠与给同学乙6.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甲打伤乙的行为B.甲约乙去看画展C.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服装的合同D.甲、乙共同盗窃7.下列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领导和下属的关系B.个体工商户和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C.庄某和李某之间的朋友关系D.甲、乙之间的买卖关系8.所有权属于()。

A.绝对权B.相对权C.请求权D.形成权9.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汽车买卖合同,规定本合同自订立之日起6个月后生效。

当事人在该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的期限是()。

A.确定的始期B.不确定的始期C.确定的终期D.不确定的终期10.()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A.民事法律规范B.民事法律事实C.民事法律关系D.民事权利11.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

A.开始生效B.开始无效C.失去效力D.继续有效12.买方的经办人和出卖人互相串通,抬高价金,由后者会给前者一定的回扣,这一行为的性质属于()。

A.欺诈B.显失公平C.恶意通谋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13.根据物的分类,下列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第一编民法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一)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四)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它指的是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财产性和补偿性等特征。

二、简答题(一)简要阐述民法的调整对象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因此,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两类社会关系,它具有如下的特征:(一)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可分为静态的财产关系和动态的财产关系。

静态财产关系,又可称财产支配关系,是特定民事主体由于支配财产而形成的支配者与社会其他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它包括:物的财产占有关系,物包括有体物(固体和液体)和无形物(光、热、电、气等);智慧财产之专有关系。

动态财产关系也可称财产流转关系,指财产转让者与受让者之间因财产转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商品交换关系和遗产继承。

(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不同,它以主体的人身为其发生和存在的基础,不直接体现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以人格利益为内容,并且特定主体利益只能由特定主体享有,不能与该主体分离,主体也不能宣布抛弃自己的人身利益。

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部分。

(二)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民法基本原则体现在《民法通则》第2条至第7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即合同自由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这些原则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贯穿于民法的各个领域,指导民事主体的行为和法院的裁判。

12.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其成立要件有哪些?答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其成立要件包括: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第一部分:单选题(每题1分)1、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DA.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B.甲公民(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地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纪业务C.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D.某市国家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的订立合同的权利2、中学生刘小东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B.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C.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D.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3、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A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

(完整版)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民法总论是民法的()A.基础理论B.总体规范C.基本原则D.具体规定答案:A2.民法总论的基本任务是()。

A.解释和具体化法律规范B.制定法律原则C.确定法律适用范围D.解决法律争议答案:A3.民法的基本特征是()。

A.私法性B.公法性C.社会性D.统一性答案:A4.民法规定的是()。

A.逐案确定的具体权利义务B.社会公认的基本权利义务C.法律规定的国民之间权利义务D.司法实践中产生的特殊权利义务答案:C5.民法关系的基本规定对象是()。

A.公民个人行为B.经济行为C.人民法院判决D.法律事实行为答案:D二、判断题1.民事权利和义务有着平等性和对等性的原则,即权利和义务一一对应。

答案:对2.民法总论是民法的一般部分,贯穿于整个民法典。

答案:对3.民事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答案:对4.民法规定的是民事关系的一般规则,具体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由各专门法律规定。

答案:对5.民法总则是指民法的总体规范、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答案:对三、简答题1.请简述民法总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民法总论主要包括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则、基本制度以及与民法有关的一般性理论问题等。

它是整个民法典的基础理论,对整个民法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民法总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原则、主体能力以及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基本制度、契约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等。

2.请简述民法关系的基本要素。

答案:民法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是指在民事关系中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客体是指民事关系中的物、财产、知识等客观存在的事物。

内容是指民事关系的产生、变更、终止等具体权利义务,包括权利的形成、行使和保护等方面。

3.请简述民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民法的基本特征是私法性、人身性和社会性。

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单选题(每题1分)1、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DA(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B(甲公民(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地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纪业务C(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D(某市国家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的订立合同的权利2、中学生刘小东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B(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C、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D(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3、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A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

甲在要约中明确提出,若局不在1个月内提出反对意见,视为同意,1个月后,乙沉默甲向妻子乙提出离婚,乙沉默,后甲以乙的此行为要求法院判决离婚D.4、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一经结婚即须辞职”的条款无效,是采用了下列何种民法解释的方法,DA.当然解释B.目的解释C.体系解释D.合宪性解释5、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A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包含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的合同C.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6、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

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BA.自行恢复B.不得自行恢复C.经乙同意后恢复D.经甲同意后恢复7、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

客人说“你不让我走还限制我自由,我要告你们旅馆,耽误了乘火车要你们赔偿”。

旅馆这样做的性质应如何认定DA(属于侵权,系侵害人身自由权B(属于侵权,系积极侵害债权C(不属于侵权,是行使抗辩权之行为D(不属于侵权,是自助行为9、立新学校委托其教务人员王某购买一批电教器材。

王某到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好该公司举行有奖销售,规定购买商品若干元可得到奖券一张。

B(宣告死亡的法定下落不明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为1年;宣告失踪的法定失踪期间一律为2年C(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都是1年,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都是3个月(宣告死亡后,被宣告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丧失,产生与自然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

宣告失踪后,被宣告人D的民事主体资格并不丧失,仅发生设置其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后果。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A.法人是公司的一种,法人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B.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合伙企业不是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C.英国的女王属于法人D.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社团法人,也是公益法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BA.合伙组织中合伙人对外承担的是无限按份责任B.法定代表人不属于法人的机关C.不同的法人有不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D.法人的责任与出资人的责任不同,是一种无限责任12、下列属于负担行为的有:ADA.赠与行为B.抛弃所有权的行为C.债权让与行为D.租赁行为13、甲将自家一幅宋代名画卖于乙,乙在付款收货后得知甲还未满16岁。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BDA.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无效合同B.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效力未定的合同C.乙可催告甲的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其未作表示,视为同意该买卖D.该买卖合同被追认之前,乙有撤销的权利14、公民甲与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D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B.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借款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15、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车数月。

期间,甲因急需用钱,将自行车以200元卖给同事,但丙不知此自行车非甲所有。

现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DA(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B(因甲对自行车无处分权,故甲丙的买卖行为是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乙有权撤销C(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D(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16、甲、乙签订一耕牛买卖合同,双方约定,8月15日一手交钱,一手交牛。

履行期届至,乙给付了价款,但甲因事想再用1个月,乙同意,但双方约定牛已归乙所有,甲只是借用。

8月30日,该牛产下一小牛。

对于小牛的归属,双方发生争议。

民事权利作为利用这种资格而获得的结果,因为参与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自然人因为从事不同的民事活动而取得不同的财产所有权,但并不因此而否定其财产权利能力的平等。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并不包括民事义务,而是相对立而存在。

(3)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反映了国家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产生的,反映了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范围一般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

THE END
1.民法典解析全面剖析法律体系的五大部分摘要: 民法典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人身权利 在民法典中,人身权利是第一大部分,它包含了个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这些权利包括生命、健康、名誉等,这些都是每个人的基本尊严所在。在这个部分还涉及到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详细规定了夫妻、子女之间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及离婚等相关问题。 民事主体 第二大部分是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hi-shi/429540.html
2.刻意积累民法典第六条- 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机会平等; 二是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合理分配义务; 三是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 4. 公平原则意义 - 公平原则是进步和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对于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和保证私法自治原则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https://www.jianshu.com/p/72ea0d6e5555
3.法路同行小爱说法——民法典知多少之民事法律行为大家好,小爱说法又来和大家介绍法律知识了。 今天让我们回到《民法典》的学习, 来学习一下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 01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DA5Mzc5Mg==&mid=2650195491&idx=1&sn=f425c73c0f1e0ea63567333548a2e38f&chksm=f115770e46a0160f40072ce9d99c44f1b0fb8c915a2ad26d4441a4eaad2d52f535552fa5801f&scene=27
4.民法典体系构建揭秘包括的关键法律篇章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司法改革,它将多部相关的法律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性的法律框架。以下是民法典包括了哪几部法律以及这些法律在新体系中的作用。 婚姻家庭法 在新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享有平等权利和义务,共同财产分割规则得到明确。同时,对于离婚事宜,新增设了一些具体规定,如离婚后子女抚养权、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56160.html
5.民法典的体系构建全面解析法律规范体系民法典作为中国的主要民事法律,通过明确规定了各项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为后续具体规定提供了基础。这些原则包括公平性、合理性、保护人权与自由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它们对整个民法典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在实践中,这些原则可以帮助解决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合同效力的限制、债务免除的情形等。 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25621.html
6.普法宣传一起学习民法典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 合同编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法律制度 的调整范围是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人格权编 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编纂的亮点和创新之一。人格权是社会和个 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http://www.tjbcwhg.com/portal/category/read/?id=2782
7.经济法NO.2法律主体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提示:特殊情形下,自然人在出生之前也可以成为特殊法律关系的主体。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成立时产生,终止时消灭。 (二)民事行为能力 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判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两个标准:年龄 + 心智。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840807698
8.民事法律关系有哪六个民事法律关系有哪六个更新时间: 2021-12-31 11:20:37 3620人浏览 律师解答 民事法律关系有人格权关系、身份权关系、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继承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这六个。还可作以下分类: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2、按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https://www.lawtime.cn/tuwen/284888.html
9.民事法律关系有哪六种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https://www.110ask.com/tuwen/203625002921097527.html
10.消防安全的基本常识和问答(精选5篇)答: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dxaem.html
11.国家开放大学23秋法律实务形考作业100分答案12.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36.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所有的人身关系 http://www.aopen255.com/show/57552.html
12.2025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常识(8月22日)第二步,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甲对乙说,如果乙考上研究生就把自己的劳力士手表赠送给乙,此处“如果乙考上研究生”是一个条件,而“赠送给乙”是一个赠与合同行为,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属于附条件的赠与。 https://ha.huatu.com/2024/0816/5973991.html
13.经济法复习点法考经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1.民事法律关系: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2.刑事法律关系:以调整刑事犯罪与惩罚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以调整经济管理与协调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0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