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种类,民事诉讼的种类有哪些民事诉讼

一、确认之诉,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之诉。具体可分为肯定确认之诉和否定确认之诉。

其特点:第一,当事人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而是要求法院明确某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标的物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第二,确认之诉,没有给付内容,不具有交付和接受的权利义务。

二、给付之诉,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民事义务之诉。给付之诉以请求履行的义务是否到期,分为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

其特点:第一,当事人要求对方履行给付为目的,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民事义务。第二,给付之诉具有交付和接受的权利义务,即法院作出的给付判决生效后,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的要求履行义务,否则权利人可以根据法院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的联系在于:一是这两种诉可以在同一案件中并存;其次,若这两种诉不在同一案件中,确认之诉所作出的判决,对将来可能提起的给付之诉,铺平了胜诉的条件。

三、变更之诉,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判决,改变或者消灭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之诉。具体可分为实体法上的变更之诉与程序法上的变更之诉。

其特点:第一,当事人之间对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无争议;第二,在法院作出的变更判决生效前,原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变更之诉与给付之诉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是两种诉常常并存于同一个案件之中。由法院对两诉合并审理,并一同作出判决。变更之诉与确认之诉的区别是:确认之诉中,是当事人之间对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有争议,需要法院加以明确;变更之诉中,是当事人之间对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无争议,只要求法院作出改变或者消灭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判决。

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多数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2、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

特点:(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事诉讼的种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事诉讼的种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THE END
1.民法03.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03.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主讲教师:钟秀勇 民事法律关系 01.民法总则概述 02.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03.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04.支配权、请求权 05.请求权、抗辩权 06.形成权 07.形成权、民事权利的其它 08.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私力救 自然人 人格权 法人 法律行为 代理 诉讼时效 占有 物权与物 物权变动 所有http://m.ruidaedu.com/demo/1/c10-v103/
2.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等。 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例如物权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例如债权法律关系)。 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通常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https://www.dongao.com/zckjs/jjf/202203023679635.shtml
3.法律关系的四种类型法律关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一、调整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1、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4407498324492867.html
4.行政纠纷与民事纠纷的交织与处理2、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主的类型 (1)民事主体之存废、变动与行政纠纷的交织。 民法上规定的法人、个体工商户等民事主体的产生都不是自发的,必须经过行政确认,并接受国家的行政管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必须经过登记才能代表企业进行各项活动。民事主体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都是可诉的行政行为,如果在这些行政行为被起诉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7/id/257302.shtml
5.20200326民法笔记: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以客体的不同分为: 人身法律关系:以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为客体,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以财产利益为客体,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以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是否特定分为: https://www.jianshu.com/p/5a1609ea85c2
6.对偶词辨析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2)平衡型(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VS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指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于民事法律关系。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存在于职务上下级间,也存在于依法享有管理职权的国家机构和其管辖范围内的各主体间。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http://www.cqwenbo.net/wap_doc/16860261.html
7.5轮觉晓法硕背诵法律关系的分类基本法律关系和调整型关系区别纵向的法律关系: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其特点是,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地位,相互之间形成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横向的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在于,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如民事财产关系,民事诉讼之原、被告关系等。 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4966
8.[深入]案件事实分项证明的重要特点:把案件事实在分为几个部分当事人要素:包括原告、被告的身份信息、民事主体资格等。例如在合同纠纷中,要证明双方当事人是否具有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为适格的诉讼主体。如果一方是未成年人签订了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合同,那么该合同的效力就可能存在问题。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明确双方之间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类型,如合同关系、侵权关系、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9919_114124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