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这些知识点一定要会背!(法律篇)

公基当中包含非法和法律两个大部分,在上一篇中我们知道了非法当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那么法律当中哪些是备考中必须要记住的知识点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都包含哪些大的模块,包含法理、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诉讼法(包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其他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等)。其次,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比较重要的法律,通常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比较重要,然后是诉讼法,紧接着是其他法。最后,对于每个法律当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我们要牢记于心,在理解中记忆。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

一、法理必背

1.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

2.法的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3.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经济特区法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4.法的解释:正式解释(包含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二、宪法必背

1.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4.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诉愿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重点):①修改宪法(记两个数字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二)。②监督宪法的实施。③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④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重点):①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③解释法律。④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⑥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7.国家主席的职权(重点):①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②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③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④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那些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授予荣誉奖章和光荣称号。(荣典权)

8.国务院的职权(重点):①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②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三、刑法必背

1.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

3.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①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口诀:两故(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抢劫、强奸)两火(放火、爆炸)两毒(贩毒、投放危险物质)

②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犯罪故意:

①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口诀:明知+希望。

②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口诀:明知+放任。

5.犯罪过失:

①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②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6.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7.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8.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9.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0.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1.常见常考罪名: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侵占罪、抢夺罪、盗窃罪、抢劫罪、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妨碍公务罪。

四、行政法必背

1.行政行为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的种类:①警告、通报批评。②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③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④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⑤行政拘留。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3.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4.行政复议不予受理的案件(除了不予受理的其他都可以进行复议):①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②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③行政指导等其它非具体行政行为。④国家行为。⑤刑事司法行为。

5.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案件(除了不予受理的其他都可以进行诉讼):①国家行为。②抽象行政行为。③内部行政行为。④最终裁决。⑤刑事司法行为。⑥行政调解行为与仲裁行为。⑦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⑧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五、民法典必背

1.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5.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

6.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7.无因管理: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

8.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

9.婚姻无效:①重婚。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③未到法定婚龄。

10.遗嘱的种类: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录像、口头、打印。

11.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六、诉讼法必背

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8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2.《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5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3.《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8种: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七、其他法必背

1.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2.试用期的规定:①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②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③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更多阅读

2024内蒙古部分阿拉善盟直事业单位第五批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预约引进面试评估事宜公告

2024下半年陕西省文物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公示

2024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公示

2024年下半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工作人员公示

202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体育局事业单位招聘现场资格审查通知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2.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法律的特征: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https://edu.iask.sina.com.cn/jy/3pMfKMqw2mX.html
3.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的本质与特征知识点公务员考试网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的本质与特征知识点 资料分析题型 资料分析公式 数资易错点 数量关系公式 常识百年党史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第一节法、法律的含义 —、汉语中“法”与“法律”的词义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283.html
4.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精选8篇)篇1: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诉讼法之三大诉讼法共同原则篇(下)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核一向为考试重点,所占分值30%-40%。那么如何备考好这部分知识成为了头等大事。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其中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进行总结归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aiq5e.html
5.2022考研法律硕士知识点:法理学·法的概述考研(2)不同点:宗教除了能控制人的行为,还能控制人的精神,制约人的思想。比如中国有些老百姓信奉佛教,很多人相信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如果天天做好事,就可以得到善报;如果做坏事,下辈子有可能堕入畜生道或者直接下地狱 7.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 (1)意志属性不同:法律体现的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政策体现的是党的意志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10715/1460337.html
6.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知识点一立法概念和特征★★★ [考向预测]非法学:简答/法学:简答 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性活动,立法有如下特征: 1.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现代国家的职能主要包括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等,其中立法职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7.考研法硕硕士法理学知识点法的作用局限性及法的价值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刑法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硕法理学的知识点: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及法的价值的概念和特征。 法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具体而言: (1)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法只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之一,还存在其他调整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274343.html
8.自考法理学05677串讲资料:法的功能和作用(3)法的功能作为法这个事物所固有的、内在的和稳定的属性,它本身比之法的其他许多属性,也更显应然性的特征,因为事物所固有的、内在的和稳定的属性,通常比事物的其他属性,所带有的应然性成分要更多一些。 知识点二法的作用释义 1、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它体现法同外部世界即国家生活https://www.zikaosw.cn/news/9319263.html
9.公考干货丨常识知识点:关于法律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daff66fd2c87
10.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1.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特征法律与制度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注意:法律制裁、惩罚某个人时,如果强调他的身份和地位,主要是指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一特征,如果不说明他的地位和身份,主要是http://www.zhongkao.com/e/20230926/6512502496e7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