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包括哪些

大纲中明确说到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科技、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综合分析一下,主要考察五块的内容:

2、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2~3题。经济部分一般很少单纯的考察经济理论,大都与实际相结合,来检测大家的能力。

4、科技历史人文:科技融入生活、人文视野开阔---比重渐增。法律减少的题量增加到了科技人文这一块。这一方面总结的说:广度很广、但深度并不深。物理、医学、科技奖项、生活常识、历史、文学、地理等各方面都可能涉及,但每一块考察的都是非常基础性,时代性且应用性的题目。

5、国情省情管理:这三块的知识,并非每年必考,其中国情2013年考过一题,且与经济和地理相结合;省情前两年考过,都与时政相结合;管理也是2010、2011两年考过,且都考了行政决策。总结的说:国情最新有、考察基本点;省情突特色、一般1~2题;管理早期考、重者恒重也。

二、常识怎么考

知道常识考什么之后,很多同学心理直犯堵,涉及面这么广,而自己专业又单一,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答题方法去解题。现总结了4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与众不同:方法释义:即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

例如:(2012年12题)张某有甲、乙、丙三子,张某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其遗产在处理前,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乙明确表示要继承,丙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继承表示,那么丙的行为视为

A.放弃继承B.接受继承

C.丧失继承权D.转继承

【答案】B。解析:这一题答案一看就知道B与其他三个不一样,所以选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二个月内,做出接受或放弃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自相矛盾:即在四个选项间横向比较,有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答案在这两个选项之间,答对题目的概率增加一倍。

例如:(2010年114题)我国黑龙江北部一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过-52.3℃,因此只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A.水银比酒精传热快

B.水银比酒精传热慢

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

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3.张冠李戴:即错把某一原理的概念、背景、适用范围、影响等元素放在其他原理上,造成选项错误。

例如:(2012年7题)用来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

A.消费者价格指数B.恩格尔系数

C.基尼系数D.GDP折算系数

【答案】C。解析:这题是关于经济概念的,也是最常犯张冠李戴错误的题。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安徽的GDP从第三位上升至榜首,去年是19038.9亿,增长百分之十点四,居中部地区第一位。中国2013年的GDP为日本的两倍。

4.绝对陷阱:一般而言,选项说法太绝对为错误选项,之所以称之为陷阱,仅仅指的是一般而言。

例如:(2008年108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不少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其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D.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一看最后一个说的太过绝对。目前,我国信息化已经走过了基础发展时期,开始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阶段。

综合以上所述,常识真的是在考常识,也是有一定方法去突破的,专家认为,要想在常识这里拿分,考的还是平时点滴的积累,要在平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留意周围的事物、注重积累、相信点滴终将汇聚成河。

公务员行测常识常考知识点

一、法律常识

1.行政主体要“三有”,一有“权”(行政权力),二有“名”(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三有“责”(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2.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以委托机关名义实施行政管理行为。

3.公务员三标准: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4.我国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公务员职级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5.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被开除公职的、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

6.公务员考核内容: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

7.公务员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称号。

二、政治常识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7.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其他常识

9.恩格尔系数表示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的指标。

10.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地域概念,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国民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1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13.据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高低可将水分为硬水和软水。

14.爆米花、松花蛋、印刷书报、汽车尾气中常含有重金属铅。

15.误食重金属盐后,可通过尽快补充蛋白质来缓解中毒症状。

16.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1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8.大数据的特点包括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19.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

20.隐形飞机技术目的是使飞机避开雷达的侦查。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4.中国三大国粹:京剧、国画、中医。

25.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贞,英勇;白脸代表阴险,疑诈,肃煞;黑脸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

行测重要知识点合集

1、选词填空技巧

相异语素定词义:

词语的适用对象/指代范围:

做客:接受别人的邀请或者主动去探访别人;欢迎来我们家做客。

作客:求学、谋生、创业等外在原因寄居他乡;作客他乡十载,虽说事业有成,却十分思念故土。

边界:“界”是界限,边界,两国间领土的界限。

边境:“境”是区域,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词义的轻重程度:

衰退、衰败:“退”是减弱,“败”是破败。后者显然语义较重。

违反、违犯:“反”指方向相背,“犯”是抵触。“违犯”比“违反”词义重。

词义的侧重点:

侵袭、侵蚀:袭,袭击;蚀,损耗。“侵袭”指侵入并袭击的行为,而“侵蚀”指侵害并使之受损。分别侧重过程和结果。

紧缺、紧俏:缺,缺乏;俏,指货物的销路好。“紧缺”指货物、资金或人员因短缺而紧张,“紧俏”指商品因销路好而供不应求。二词各侧重不同的角度。

色彩意义定风格:

褒义词(成果):肯定、喜爱口头语(小气/老套):通俗自然

贬义词(后果):否定、厌弃书面语(吝啬/窠臼):文雅庄重

中性词(结果):中立、客观

语体特征做排除:

公文通报:准确简明、浅显易懂,拒绝修辞化表达。

政论时评:逻辑严密、官方用语,适当形象化表达。

新闻报道:客观精炼、通俗时效,中性词运用较多。

科技说明:学术专业、客观分析,修辞手法不多见。

文艺作评:语言艺术、表达灵活,修辞手法较常见。

2、片段阅读技巧

首尾内容有讲究

首句一般不出现这些内容:

反面论证:否则、不然、如果没有,如果不

补充表述:当然、也、又

指示代词:这、这些、那、那些、此

结论总结:因此、所以、最终、终于

首句可以出现这些内容:

引用的别人的观点背景性的陈述设问提出话题

尾句一般出现这些内容:

因此、因而、总之、可见、综上所述

数量关系

五大基础思维

1)代入排除:

代入排除思维是数量关系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特值思维:

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

若a:b=m:n(m、n互质),

则说明:a占m份,是m的倍数;

b占n份,是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

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

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

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

5.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规律

1)元素凌乱:题干中各图形元素凌乱,几乎没有相同点,优先考虑数量关系的考点,规律的出发点可以是:点、线、角、面、素。元素凌乱除了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外,还可能考的是图形的属性,即几何特征。

2)元素相同。题干图形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与种类相同,优先考虑图形的位置变化,包括图形中元素的平移、旋转以及翻转。

3)元素相似。题干各图形元素呈现相似的特征,在元素个数上可能存在差异,则可以考虑图形的样式遍历(缺什么补什么)、组合叠加(直接叠加、加减同异、黑白叠加)。

4)空间折叠。空间折叠题最重要的是分析图形的相邻面和相对面,可以通过移动的方式找准各面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对面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相邻面看公共边”的特征选择正确答案

判断推理规律

翻译推理

三个基本定理

逆否定理:A推出B→否B推出否A

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摩根定律1:否(A或B)→否A且否B

摩根定律2:否(A且B)→否A或否B

三、七条基本翻译

所有(凡是)S都是P,S推出P

所有(凡是)S不是P,S推出非P

没有S是P,p推出非S

不是S都不是P,P推出S

充分条件:P推出Q。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凡是P,都Q

必要条件:Q推出P。只有P,才Q;除非P,否则不Q;P是Q必不可少的条件。

排中律:非P即Q,非Q即P。或者P,或者Q;要么P,要么Q

四、三种基本关系

矛盾关系

矛盾是指两命题非此即彼的关系,两命题的真假情况必定为“一真一假”。

反对关系

上反对关系:全称肯定命题与全程否定命题。可同假,不可同真。

下反对关系,特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可同真,不可同假。

包容关系

包容是指,若A真,则B也真,即有:A→B。两个命题,若命题中只有一真,则A必为假;若命题中只有一假,则B必为真。“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五、逻辑论证

1.加强论证

(1)非因果类:

①增强论点(通过解释、重申论点进行加强)

②增强论据: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充一个正面论据,另一种是解释原有的论据,二者均可起到加强作用

③从论证方式入手:搭桥(将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往往既包含论据的关键词又包含论点的关键词。)和补充前提(这是论点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基础,可以用否定代入法进行验证)。

(2)因果类:

①排除他因—排除其他导致结果出现的原因;

②对比实验—有A有B,没A没B。

考试过程中,当出现多个加强选项时,注意加强强度的比较:加强论证方式(搭桥)>加强论点>加强论据。而对于选择前提的题目来说,直接就题目设问方式选择前提。

2.削弱论证

①削弱论点;

②削弱论据;

③削弱论证方式(拆桥);

④否定前提。

①另有他因—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结果的出现;

②对比实验—有A无B,无A有B;

③因果倒置。

考试过程中,当出现多个削弱选项时,注意削弱强度的比较:削弱论点>削弱论证方式(拆桥)>削弱论据。而因果类中削弱强度,因果倒置最强,因为因果倒置推翻了原有的因果关系,重新建立了新的因果关系,是从本质上否定了。

THE END
1.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库2018法律常识大全法律常识全知道【中公公共基础】提供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资料,含国家/地方/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村官、银行、军转、社区、农信社、三支一扶、公益岗法律基础知识视频https://m.offcn.com/gongji/falv/
2.限制与否法律常识长乐普法网专题专栏陈猛说,是否要“一刀切”的拒绝所有罪犯子女的考录,在现代“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的法治原则下,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方面,此举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对罪犯子女进行考公等方面的限制是增加犯罪成本,加大犯罪惩罚力度。“现代刑法更应建立在公平与法治的基础上,殃及子女绝不是现代刑法所追求的社会效果。”http://www.fzcl.gov.cn/xjwz/ztzl/clpfw/flcs/202303/t20230328_4562676.htm
3.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情分析复习的时候,一是要根据福建省的考情,明确考查重点,有的放矢地复习,比如,政治、法律、经济都是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的重点,攻克了这三部分,就等于取得了一半的胜利;二是要理解和记忆基本的、高频的知识考点,如法律常识中的国家基本制度、公民权利、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监护等反复考查的考点,要牢记于心。像政治和https://spa.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6/177/451567501725696
4.国考常识部分考什么?法律常识是国考常识部分的常考点,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法律体系、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等方面,以及一些重要的法律案例和法律常识。 三、经济常识 经济常识是国考常识部分的重要考点,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了解和https://www.jinbiaochi.com/qggk/news_485861.html
5.公考笔试常识学习资料历年真题解析“平等”容易考查细节,最常 出现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在题干中问归不归民法调整,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看其有没有使用国家公权力。以案例分析形式进行 考查,恋爱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犯罪、国家赔偿,不由民法调整。2.原则:记住6个原则,注意每一个的基本内涵。平等原则:讲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68630570_1038358307.shtml
6.法律常识大全【中公招警考试培训网】提供法律常识大全,并可获取招警考试、辅警招聘、书记员招聘等信息以及招警考试笔试、面试资料及习题。https://www.zgjfks.com/tag/80312.html
7.法律硕士联考常识4.法硕非法学,考生都是非法律专业,不与法律高手竞争,跨考容易,比较公平公正。 5.目前法硕法学名校分数线较低,对于 想考名校的法律考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法律硕士教材】 法硕大纲:分非法学、 法学。考察内容2017年完全统一,题型数量及分值不同。 http://www.fashuo365.com/jmjs/jianjie/5366.html
8.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法律知识备考误区提示学法的行测中常识占便宜近年来法律常识内容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加之题目细小,涉及面很广,因此许多考生产生了学习法律浪费时间不值的感觉。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经历了2017、2018年常识判断全考法律之后,2019、2021年又回归到了多元化的考察模式。这两年的法律部分内容分别考察了7题和5题。2022年将会大致依照前两年的题型题量,合理安排法https://blog.csdn.net/qq_39196431/article/details/12377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