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安招警笔试备考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的分类山东公安招警考试

2024公安招警笔试备考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的分类

笔试备考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的分类

有关法律行为分类的理论构成法律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行为细化技术功能的表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梳理了法律行为的几个基本分类。

一、以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区分:①单方行为,是指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②多方行为,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二、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其可分为两类:①合法行为。即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由此而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非常广泛。例如,职工的录用、买卖合同的缔结等等。②违法行为。即违反现行法律的行为,既包括作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包括不作法律所要求的行为。违法行为,根据其违法的性质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可以分为严重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两类:严重违法行为,通常指触犯刑法的行为,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属于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犯罪以外的违法行为,例如:违反民事法律应受到民事制裁的,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经济法规应依法追究其经济法上的责任的,属于经济法的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规应受行政处罚的,属于行政法的违法行为。

三、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区分:①积极行为,又称作为,是指以积极、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②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则是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四、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区分:①意思表示行为,又称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②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

五、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区分:①要式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②非要式行为,是指无需特定形式或程序即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七、根据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区分:①公法行为,是指具有公法效力、能够产生公法效果的行为,如审判行为、行政处罚行为、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②私法行为,是指具有私法性质和效力、产生私法效果的行为,如结婚、签订合同、赠与等行为。

THE END
1.法硕非法学刑法第三章思维导图模板作为确立犯罪的要件,是定罪量刑的法律准绳 依据犯罪构成定罪量刑,有利于贯彻法治原则、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准确惩治犯罪 刑法理论的核心、刑法理论体系的基础 4.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简答) 犯罪构成概念 犯罪客体概念 犯罪客观方面概念 犯罪主体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概念 5.犯罪构成的分类 犯罪构成概念 基本犯罪构成:刑法分则条https://www.zhixi.com/tpl/0b5b25ebd9433ef5c09137ccae038798?category_id=-1
2.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普遍性关系的法律。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3.法律推理随着现代逻辑,尤其是规范逻辑(道义逻辑)和模态逻辑内容的日益丰富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国内外逻辑学界以及法学界的不少学者都主张,应将现代逻辑理论应用于法律领域中去研究其中的逻辑问题——以法律推理为核心的法律逻辑系统。波兰的齐姆宾斯基(Z·Ziembinski)也把审判推理(即法律推理)归结为“由规范推导规范”的推理,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9919_448514224.html
4.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7.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 8.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 (三)行政行为的类型 1.行政行为类型的概念与功能 2.行政行为类型与分类的关系 3.行政行为的类型化 (本部分的“类型”均可表述为“形式”) (四)行政立法 1.行政立法的概念和特征 2.行政立法的分类 3.行政立法的主体及其权限 4.行政立法原则与程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5.词讼与案件:清代的诉讼分类及其实践(下)综上所述,无论是《大清律例》的表述,还是各级官员的论说,都显示对词讼与案件的分野有着较为清晰的界定。划分词讼与案件的法定标准,既包括处罚结果(基本以徒刑为界线),也包括案件本身的性质或构成要素(户婚、田土等案件与命盗等案件相对立)。法律对诉讼分类有较明确的界定,至少循制度而言,州县官员对诉讼按词讼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61.html
6.法律逻辑学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1、法学离不开逻辑,逻辑是法学的基础。 无论立法、司法、法治的实现,还是法学研究、法律教学都离不开逻辑。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最根本区别是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思维逻辑性,就是思维活动遵循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7.2023中央民族大学613法学基醇研大纲已公布!2023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法学一级学科的考试科目《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调整为《613-法学基础》。613法学基础卷由中国法律史、法理学和宪法学三部分构成。近日,中央民族大学公布了613法学基础考试大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82840.html
8.纪格非: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类型化分析[6]可以看出,现有的关于证据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类型化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法律规定出发,以裁量权的效力或形式作为分类的标准。这种研究思路对揭示赋予自由裁量权的不同立法形式以及不同自由裁量权在法律上的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本文对自由裁量权的类型化研究将从权力的行使对证据制度的意义这一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15103
9.23法硕法理学主观题背诵(完结)·氢刻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法律原则的作用 多选题考点,考的狠点也能考简答 1、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具有指导意义;指导功能 2、法律原则有时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https://qingk.com/set/7kVUCR1frYI4v
10.葡萄用途分类为()。以下关于法律推理及其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 法律推理是从已知的前提推导出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其目的在于从既定的法律规范中推断出最终的判决。 B. 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三段论推理: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或裁定。 C. 演绎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https://www.shuashuati.com/ti/33c7678061dd46ff8c3225e58fc1f830.html
11.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8年真题归类精解.doc资格76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8年真题归类精解 刑法总论(第六版) 吴情树※ 请同学们经常关注,并下载研究司法考试资料,可以登录:法法网或者学法网 网址:/或者。 下载历年司法考试真题,请登录:司法部官方网站-中国普法网 /sfks/node_4411.htm 购买打折法律书(司法考试书),可以登录:当当网或者卓越亚马逊网 网址: /或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2/0418/164417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