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附参考文献模板)

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附参考文献模板)

一、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

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的均应列于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论文分章节的,每章结束后都应该注明本章参考文献,不分章节的在文后统一注明。注释统一按分页下注的方式进行。

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1)学术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术著作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3)有ISBN号的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6)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二、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起止页码可以不写)。

作者:

个人着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着录形式。欧美着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着者的中译名可以只着录其姓;同姓不同名的欧美着者,其中译名不仅要着录其姓,还需着录其名。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着者姓名不得缩写。

着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只写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例如:etal.)。

例1:马克思,恩格斯。

例2:YELLANDRL,JONESSC,EASTONKS,etal.

[1]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版本:

第1版不着录,其他版本说明需着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着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示例1:3版(原题:第三版)

示例2:新1版(原题:新1版)

示例3:5thed.(原题:Fifthedition)

示例4:Rev.ed.(原题:Revisededition)

示例5:1978ed.(原题:1978edition)

出版地:文献中载有多个出版地,只着录第一个或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

无出版地的中文文献着录“出版地不详”,外文文献着录“S.1”,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果通过

计算机网络存取的联机电子文献无出版地,可以省略此项。

例1:[出版地不详]:三户图书刊行社,1990

例2:[S.l.]:MacMillan,1975.

例:

国家标准:出版年与页码之间用冒号:

按国家标准写: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45-50.

[2]高翔。JS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与实践[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2版。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PEEBLESPZ,Jr.Probability,randomvariable,andrandomsignalprinciples[M].4thed.NewYork:McGrawHill,2001.

[5]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6]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学位论文:

[1]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2]CALMSRB.Infraredspectroscopicstudiesonsolidoxygen[D].Berkeley:Univ.ofCalifornia.1965.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

示例1:2001,1(1):5-6

年,卷(期):页码

示例2:2000(1):23-26.

年(期):页码

(2)对从合期中析出的文献,在圆括号内注明合期号。

示例1:1999(9/10):36-39

年(合期号):页码

(3)凡是在同一刊物上连载的文献,其后续部分不必另行着录,可在原参考文献后直接注明后续部分的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等。

示例:年(期):页码;年(期):页码

1981(1):37-44;1981(2):47-52.

(4)凡是从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应在报纸名后着录其出版日期与版次。

示例:2000-03-14(1)

年月日版次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黄荣怀,曾兰芳。网络化学习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中国电化教育,2002,44(8):46-51.

[3]OUJP,SOONGTT,EASTONKS,etal.Recentadvanceinresearchonapplicationsofpassiveenergydissipation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0.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

三、参考文献引用原则

引用原则原则

1.只引用最必要的、最新的文献。

2.只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

3.引用观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引用意义

1.体现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有益于维护知识产权,保护作者及他人著作权。

3.有利于审稿人评定稿件质量。

4.可以提高编辑工作者的编辑效率。

5.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

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有: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

四、参考文献引用注意事项

1、引用的文献要求自己亲自阅读的原始报告或原著,避免引用像文摘、综述之类的二、三手文献。

2、属于公众熟知的教科书、工具书之类一般不必引用。

3、内部资料、会议汇编等非正式出版物由于交流范围有限,不宜引用。

5、参考文献引用越新,就越能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一般杂志文献要优于书籍。

6、参考文献的撰写格式要规范,有关项目尽可能完整,版次若属第一版可省略。

7、文后参考文献排列顺序一般先写中文后写英文,文中标注编号的则一般按编号顺序排列。

怎样正确使用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

下面列出了一些使用论文中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的基本要求:

步骤一:选择适当的规范

步骤二:了解引用的规则

引用应按照文献中的作者和年份进行引用,并在正文内引用。例如,“根据Smith在201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引用必须包含基本信息,例如作者和出版年份,否则引用可能会违反规则。

步骤三:了解参考文献的规则

参考文献应该是一个有条理的清单,其每个列表都按照规范中的格式来标识。参考文献的清单应该根据字母排序,由作者作为起始点。例如Apple,Baker,Charlie等。每个作者的文献都应该放在同一个清单上,以标识作者的出版年份。

步骤四:注意表格和图的引用

步骤五:编辑时进行检查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有什么常见错误?

在学术写作时,有很多常见的关于参考文献格式的错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

现在引用过时文献:老旧的书籍和研究文件可能已经被更新,甚至可能已经成为错误的信息。最好选择最具权威性的文献,以便向读者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大多在文后会列有参考文献(注意一般不宜写成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但在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

(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

(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老师订了一年《人民教育》,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2004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

(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

(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

(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

(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五、论文参考文献怎么确定

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引用前人的实例或理论来论证自己所表述的内容,而被引用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写作时,参考文献的引用一样在论文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常规的搜索方法不仅步骤繁多,而且不能准确找到参考文献,找到的文献也是五花八门,让人头疼不已,那么这些参考文献怎么确定呢?

1、直接根据主题搜索

2、控制研究范式多样化

初步搜索后,选择部分质量较高、时效性较强的文献进行阅读。需要注意的是,文献范式最好多样化,包括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综述等。其中,文献综述也是帮助自己进一步扩大文献范围的快速路径之一。

3、寻找文献的参考文献

4、注意论文质量和时效性

六、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模板

【著作类论文参考文献示例】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丹]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封宗信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版.

[18][丹]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丹]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张祥龙等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0][丹]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克尔凯郭尔文集》.汤晨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丹]克尔凯郭尔.《哲学寓言集》.杨玉功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2][丹]克尔凯郭尔.《论怀疑者/哲学片断》.翁绍军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23][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李理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德]彼沃得.《克尔凯郭尔》.鲁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英]加迪纳.《克尔凯郭尔》.刘玉红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6][俄]舍斯托夫.《旷野呼告——克尔凯郭尔与存在哲学》:方珊等译,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27]杨大春.《沉沦与拯救——克尔凯郭尔的精神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28]林和生.《孤独人格——克尔凯郭尔》: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9]王奇.《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1][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32][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3][德]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吕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3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你那版.

[35][德]胡塞尔.《观念:纯粹现象学的一般性导论》:张再林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7][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李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38]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40]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43]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44]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5]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47]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48]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8.

[49]马聪.高级综合中多目标多层次工艺映射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8:23-30.

[50]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期刊类论文参考文献示例】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1]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长白学报》,2008年第2期.

[22]张瑞峰、巴尔.《论法律思维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纵横》,2008年第1期.

[23]程睿.关于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庵村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J].农家参谋,2021(18):13-14.

[24]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5]李玉,胥筝筝.浅谈中国传统服饰品云肩[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9):27-28.

[26]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7]韩招久,肖旭,姜志宽,等.植物源昆虫拒食剂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4,20(6):511—515.

[28]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9]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⑷:62—67.

[30]程睿.关于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庵村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J].农家参谋,2021(18):13—14.

[31]李玉,胥筝筝.浅谈中国传统服饰品云肩[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9):27—28.

[32]夏颖,蔡丽函.湖南省碳排放重心转移与碳排放空间依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1):25—29+33.

[33]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3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35]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

[3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38]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39]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40]李胜利.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及要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41]陈浩元.科技期刊标准化十八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2]王平.重视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3]张文才,岳静玲.科技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参考文献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

[44]唐纳德勒曼.拉塞尔威纳.《营销分析实务》.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45]林资敏陈德文.《生活型态写真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6]郑丽萍.《旗舰日志—国际服装业十大实力品牌发展战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7]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8]余志鸿.《符号――传播的游戏规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9]顾松林菲利斯(美).《消费品营销反思》.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50]J·保罗彼得.《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东北财经出版社,2000.

[51]里斯特劳特.《定位》.中国经济财政出版社,2002.

[52]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3]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4]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55]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56]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所,1998,(3):167-173.

[57]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学位类论文参考文献示例】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7]郭庆旺,赵志耘:财政支出增长的政治制度模型[J].地方财政,2008(9):28

[18]王雍君.发达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3-8

[19]陈晓倩.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

[20]陈晓倩,陈建成.生态林业市场化筹资方式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8(2):26

[21]马峻,郑康彬.西方财政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5-36

[22]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6-407

[23]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11

[24]李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J].林业经济,2002(3):4-6

[25]陈玲芳.金德凌.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5(2):39-43

[26]涛环、玉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现代林业投融资机制[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8(5):21-24

[27]田明华.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147

[28]吴素珊,李建明.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5):54-56

[29]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67-168

[3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31]张泰峰.EricReader博士.公共财政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28

[32]樊远翔.论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措施选择[J].西南师范大学,2009(5):2-4

[33]包庆丰、张建成等.试论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实施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J].林业经济问题,2008(2):92-94

[34]周生贤.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95-205

[35]王兆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5-30

[36]师伟杰、邵树云.森林资源管护经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227-235

[37]雍文涛.林业分工论,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35

[38]石峰、李智勇等.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林发展模式及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9-81

[39]林风鸣.国外林业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8-130

[40]苏宗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分析[J].绿色中国,2008(6):26-30

[41]陈晓倩.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D].博士论文,2007:29-33

[42]孔凡斌.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8-45

[43]颜玲.对推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方式融资的思考[J].森林工程,2005(4):77-80

[44]周湘英.完善信贷服务机制促进林业融资发展[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4):87-100

[45]赵秀英.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127-140

[46]胡秋明.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4(5):236-255

[47]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48]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英文类参考文献示例】

[1]JONESRM.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M].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1975.

[2]MarcelMerle.SociologiedesRelationsInternationales[M].4thed.Paris:Dalloz,1988.

[3]MARTING.ControlofElectronicResourcesinAustralia[M]//PATTIELW,COXBJ.ElectronicResources:SelectionandBibliographicControl.NewYork:TheHaworthPress,1996:85-96.

[4]EWICKDW,BECKMANTM,HOLYJA,etal.IgnitionofHMXUsingLowEnergyLaserDiodes[C]//FlanklinResearchCenter.Proceedingsofthe14thSymposiumonExplosivesandProtechnics,Philadephia,Febrary1-17,1990:245-248.

[6]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Inc.HistoryofOCLC[EB/OL].[2000-01-08].

[8]Anderson,C.(2000).Survey:Theyoung:Youth,Inc.TheEconomist,357(8202),S9-S10.

[9]White,N.(2002)MarketsfromNetworks:SocioeconomicModelsofProduction.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0]Peter,J.P.andJ.C.Olson(1994)UnderstandingConsumerBehavior.BurrRidge,IL:Irwin.

[12]Chaney,D.(1996)Lifestyles.London:Routledge.

[13]Cosmas,S.C.(1982)‘LifeStylesandConsumptionPatterns’,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8:453C5.

[14]Kahle,L.R.andL.Chiagouris(eds)(1997)Values,Lifestyles,andPsychographics.Mahwah,NJ:LawrenceErlbaum.

[15]KevinLaneKeller.StrategicBrandManagement[M].UpperSaddleRiver,NJ:Prentice-Hall,1998.

[16]Aspers,P.(2001)MarketsinFashion:APhenomenologicalApproach.Stockholm:CityUniversityPress.

[17]KevinGoldman,AdidasTriesToFillItsRivalsBigShoes[J].WallStreetJournal,1994-03-17.

[18]Wolburg,J.M.andJ.Pokrywczynski(2001).APsychographicAnalysisofGenerationYCollegeStudents,JournalofAdvertisingResearch41(5):33C50.

[20]Ball,R.andBrown,P.1968,“AnEm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comeNumber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Autumn,pp.159-178.

[21]WattsR.L.,ZimmermanJ.,1978,“TowardsaPositiveTheoryoftheDeterminationofAccountingStandards”,TheAccountingReview,pp.112-134.

[22]HopwoodA.G.,“TowardsanOrganizationalPerspectivefortheStudyofAccountingandInformationSystems”,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No.1,1978)pp.3-14.

[23]Beaver,W.H.,1968,“TheInformationContentofAnnualEarningsAnnouncement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pp.67-92.

[24]HolthausenR.W.,LeftwichR.W.,1983,“TheEconomicConsequencesofAccountingChoice:ImplicationsofCostlyContractingandMonitoring”,journalofAccounting&Economics,August,pp77-117.

[25]atellJ.M,1976,“CorporateForecastsofEarningsPerShareandStockPriceBehavior:EmpiricalTest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Autumn,246-276.

[26]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J].TrendsinOrganizedCrime.1997(4).

[27]Crongvist,Henrik,andMatiasNilsson.AgencyCostsofControllingMinorityShareholders.SSE/EFIWorkingPaperSeriesinEconomicsandFinance.2001.

[28]ForkerJJ.Corporategovernanceanddisclosurequality.AccountingandBusiness.1992.

[29]DechowP.M,SloanR.G,SweeneyA.P.Causesandconsequencesofearningsmanipulation:ananalysisoffirmssubjecttoenforcementactionsbytheSEC.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6.

[30]Healy,P.M.Theeffectofbonusschemesonaccountingdecision.JournalofAccountancy.1985.

[31]HolthausenRobert,DavidLarcker,RichardSloan.AnnualBonusSchemesandtheManipulationofEarnings.JournalofAccountancy.1995.

[32]DefondMarkL,JamesJiambalvo.DebtCovenantViolationandManipulationofAccruals.JournalofAccountancy.1994[7]ShyamSunder.TheoryofAccountingandControl.1997.

[33]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1997.

[34]Bae,Kee-Hong,Jun-KooKang,Jin-MoKim.TunnelingorvalueadditionEvidencefrommergersbyKoreanbusinessgroups.TheJournalofFinance.2002.

[35]WattsRL,ZimmermanJL.Towardsapositivetheoryofthedeterminationofaccountingstandards.TheAccountingReview.1978

[36]dams,M.andHardwick,P.AnAnalysisofCorporateDonations:UnitedKingdomEvidence[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1998,35(5):641-654.

[37]ronoff,C.,andJWard.Family-ownedBusinesses:AThingofthePastorModeloftheFuture.[J].FamilyBusinessReview,1995,8(2);121-130.

[38]eckhard,R“DyerJr.,W.G.Managingcontinuityinthefamilyownedbusiness[J].OrganizationalDynamics,1983,12(1):5-12.

[39]sson,M.Theeconomicsoffamilyfirms[J].ScandinavianEconomicHistoryReview,199947(1):10-23.

[40]lchian,A.,Demsetz,H.Production,informationcosts,andeconomicorganiza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J].1972,62(5):777-795.

[41]llen,F,J,QianandM,J.Qian.Law,Finance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5,77:pp.57-116.

[42]mato,L.H.,&Amato,C.H.Theeffectsoffirmsizeandindustryoncorporategiving[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7,72(3):229-241.

[43]hrisman,J.J.,Chua,J.H.,andSteier,L.P.Anintroductiontotheoriesoffamilybusines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3b,18(4):441-448

[44]oséFélixSanz-Sanz.TheLaffercurveinschedularmulti-rateincometaxeswithnon-genuineallowances:AnapplicationtoSpain[J].EconomicModelling,2016.

[45]raigBrett,JohnA.Weymark.Votingoverselfishlyoptimalnonlinearincometaxschedules[J].GamesandEconomicBehavior,2015.

[46]ónicaUndaGutiérrez.ATaleofTwoTaxes:theDivergingFatesoftheFederalPropertyandIncomeTaxDecreesinpost-RevolutionaryMexico[J].InvestigacionesdeHistoriaEconómica-EconomicHistoryResearch,2016.

[47]imChoonLing,AbdullahOsman,SafizalMuhammad,SinKitYeng,LimYiJin.GoodsandServicesTax(GST)ComplianceamongMalaysianConsumers:TheInfluenceofPrice,GovernmentSubsidiesandIncomeInequality[J].ProcediaEconomicsandFinance,2016,35.

[48]artinLopez-Daneri.NITPicking:TheMacroeconomicEffectsofaNegativeIncomeTax[J].JournalofEconomicDynamicsandControl,2016.

[49]adMiller,LindsayMiller,JeffreyTolin.ProvisionforincometaxexpenseASC740:Ateachingnote[J].JournalofAccountingEducation,2016,35.

[50]etrDavid,LucieFormanová.ElectoralCycleandTaxPolicy–DeterminationofIncomeTaxVariables:CaseoftheCzechRepublic[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6,220.

[51]ndrewKeinsley.IndexingtheIncomeTaxCode,Monetary/FiscalInteraction,andtheGreatModeration[J].EuropeanEconomicReview,2016.

[52]eterA.Muennig,BabakMohit,JinjingWu,ZohnRosen,HaomiaoJia.CostEffectivenessoftheEarnedIncomeTaxCreditasaHealthPolicyInvestment[J].American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2016.

[53]OrkhanNadirov,KhataiAliyev.MotivationtoWork,LaborIncomeTaxesandLifeSatisfaction:Hungary,Estonia,ContinentalEuropeandtheUnitedStates[J].ProcediaEconomicsandFinance,2016,39.

[54]MatteoMorini,SimonePellegrino.Personalincometaxreforms:Ageneticalgorithmapproach[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6.

[55]S.Nakhimovsky,A.Feigl,C.Avila,M.Spranca,G.OSullivan,E.Macgreggor-Skinner.Theeffectivenessofusingtaxesonsugar-sweetenedbeveragestoreduceobesityinmiddleincomecountries:asystematicreview[J].AnnalsofGlobalHealth,2016,823.

[56]IngridG.Ellen,KerenM.Horn,KatherineM.ORegan.PovertyConcentrationandtheLowIncomeHousingTaxCredit:EffectsofSitingandTenantComposition[J].JournalofHousingEconomics,2016.

[57]HuaxiongHuang,MosheA.Milevsky.Longevityriskandretirementincometaxefficiency:Alocationspendingratepuzzle[J].Insuran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2016.

[58]JanetHoek,KatieSmith.Aqualitativeanalysisoflowincomesmokersresponsestotobaccoexcisetaxincreas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DrugPolicy,2016.

[59]ChristianFrey,ChristophA.Schaltegger.Progressivetaxesandtopincomeshares:Ahistoricalperspectiveonpre-andpost-taxincomeconcentrationinSwitzerland[J].EconomicsLetters,2016.

[60]CraigBrett,JohnA.Weymark.Votingoverselfishlyoptimalnonlinearincometaxscheduleswithaminimum-utilityconstraint[J].JournalofMathematicalEconomics,2016.

[61]FernandoRolli,AlessandroGiorgetti,PaoloCitti,MassimoRinaldi.ImprovementoftheCompilationProcessoftheItalianIncomeCertifications:AnApplicationontheTaxModeloftheYear2016(Part2)[J].ProcediaCIRP,2016,53.

[62]JasonHuang,JuanRios.Optimaltaxmixwithincometaxnon-compliance[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2016.

[63]KojiYokote,AndréCasajus.Weakdifferentialmonotonicity,flattax,andbasicincome[J].EconomicsLetters,2016.

[64]KevinX.D.Huang,QinglaiMeng,JianpoXue.Balanced-budgetincometaxesandaggregatestabilityinasmallopeneconom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6.

[65]AndrejovskáAlena,MihókováLucia,MartinkováSlavomíra.Meta-analysiscategorizationofEUcountriesinthecontextofcorporateincometax[J].ContaduríayAdministración,2017.

[66]RongFu.DoesIndirectTaxIncrease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BasedontheAnalysisofThayerIndex[J].OpenJournalofSocialSciences,2016,0401.

[67]YinyingWang.ResearchontheStructureofChinasEnterpriseIncomeTaxLawSystem[J].BeijingLawReview,2011,0202.

[68]KazunobuMuro.Country-SpecificDynamicOptimalCapitalIncomeTaxRate[J].TheoreticalEconomicsLetters,2012,0203.

[69]ChunyanPan.Perspectiveof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bytheAnalysisoftheCollectionDataonthePersonalIncomeTaxCollectionandAdministrationofHighIncomeGroups[J].OpenJournalofSocialSciences,2015,0310.

[70]SimonSuwanzyDzreke.MeasuringtheEffectsofCorporateTaxonCorporateIncome:TheRoleofCorporateIncomeTaxIncentivesatRegimanuelGray(Ghana)Ltd.[J].AmericanJournalofIndustrialandBusinessManagement,2016,0601.

[71]DelongZhang.ResearchonPersonalIncomeTaxAffectingStructureofResidentConsumptionExpenditureinChina[J].ModernEconomy,2017,0802.

[72]Horn-ChernLin,TaoZeng.ThedistributionalimpactofincometaxinCanadaandChina:1997-2005[J].JournalofChineseEconomicandForeignTradeStudies,2010,32.

[73]TaoZeng.IncometaxliabilityforlargecorporationsinChina:1998-2007[J].AsianReviewofAccounting,2010,183.

[74]DonBruce,JonC.Rork,GaryWagner.Stateincometaxreciprocityagreementsandsmallbusinesses[J].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andPublicPolicy,2014,31.

[75]AzharMohamad,NeazlinRadzuan,ZarinahHamid.TaxarrearsamongstindividualincometaxpayersinMalaysia[J].JournalofFinancialCrime,2017,241.

[76]HamadRita,RehkopfDavidH.PovertyandChildDevelopment:ALongitudinalStudyoftheImpactoftheEarnedIncomeTaxCredit.[J].Americanjournalofepidemiology,2016,1839.

[77].InfectiousDisease,PopulationSize/Density,andTaxIncomeofPrefectures[J].TheJapaneseMedicalJournal,2015,685.

[78]CassandraChaney.CantheEarnedIncomeTaxCreditIncreasetheNumberofUnmarriedBlackParentFamilies[J].Marriage&FamilyReview,2012,482.

[79]Chi-HungLin,I-ChunLin,Ching-HueiWu,Ya-ChingYang,JinshengRoan.Theapplicationofdecisiontreeandartificialneuralnetworktoincometaxaudit:theexamplesofprofit-seekingenterpriseincometaxandindividualincometaxinTaiwan[J].JournaloftheChineseInstituteofEngineers,2012,354.

[80]JohnCreedy,AngelaMellish.ChangesinthetaxmixfromincometaxationtoGST:Revenueandredistribution[J].NewZealandEconomicPapers,2011,453.

[81]VolkanMuslu.TheTimingofIncomeRecognitioninTaxLawandtheTimeValueofMoney[J].EuropeanAccountingReview,2011,203.

[82]MaximilianD.Schmeiser.ExpandingNewYorkStatesEarnedIncomeTaxCreditProgramme:theeffectonwork,incomeandpoverty[J].AppliedEconomics,2012,4416.

[83]NorbertJ.Michel.Anotherlookatthespendingresponsetothe2001incometaxrebates[J].AppliedEconomics,2011,4323.

THE END
1.法律普及读物书籍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京东JD.COM为您提供法律普及读物书籍排行榜、法律普及读物书籍哪个牌子好、法律普及读物书籍十大品牌等相关资讯,从法律普及读物书籍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便比较,为您推荐品牌法律普及读物书籍,网购法律普及读物书籍上京东,放心又轻松!https://www.jd.com/phb/1713ae671a55a47db62b.html
2.馆员荐书十二月图书推荐:读法明理简介: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会,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学习剖析和处理案例。书中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https://wap.whggwly.com/news/info/53067.html
3.《像法律人那样思考——法律推理新论》读书报告一、本书观点简介 本书讨论的焦点为是否存在法律群体特有的思考方式,具体而言,包括法律论证、法律决策和法律推理等技艺。作者认为,法律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并非来源于法律知识及专业技巧,也不是来源于其独特的推理形式,而是来源于法律群体对权威的遵从。所谓权威,在英美法系的语境中指的是先例和成文法规则。而权威之所以称https://www.jianshu.com/p/192de601db6d
4.老师精选:值得一读的书籍清单刑事司法系好书推荐(一)全书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实践,再到国际合作,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禁毒法律制度研究框架。书中包含大量实证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揭示了毒品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NO.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I2NDk4MQ==&mid=2247530195&idx=1&sn=deb0ea9979c163ea3d32995c1dd3cd47&chksm=fc7956e9cb0edfff90d175f1365b41455cd0ca2ced951cda16d31d43c39436726845ed3a2c3a&scene=27
5.《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博观译丛》(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编新版:天下·博观·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点击进入! 作者: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22.90 定价 ¥2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9015515.html
6.2023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师寒假推荐阅读书目同学们,寒假将至,但因为要过一个愉快的新年,能够读书的时间或许并不太长。所以,我推荐一本小册子《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它虽然不厚,但处理的问题极为重要;语言精炼,里面涉及的知识又不是太深,所以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阅读。 本书的作者是桑斯坦(国内学界通常称其为“美国桑神”)。在本书中,桑斯坦提出的建议http://www.lawlib.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8&object_id=245051
7.法律逻辑学(第二版)epubpdf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发表了“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与安德森系统”(载《哲学动态》1994年逻辑学专辑)、“论法律中的不可操作性”(载《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1期)、“论制定法推理”(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1年第4期)、“论法律推理与司法判决推理”(载《哲学研究》2003年逻辑学专辑,《中国哲学年鉴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2051548
8.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VI. 参 考 书 目 21 Ⅰ.考查目标 法学基础(一)试卷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三部分。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9.入团申请理由(精选13篇)首先, 法律推理当中涉及的“讲理”, 并不是日常的生活道理, 而指的是法律理由与正当理由;对于法律理由而言, 其作为法律推理过程由相关规定与法律事实共同组成推导, 或者是作为论证结论的主要依据[2]。法律理由源自规则, 程序法与实体法规则共同组成了法庭采纳证据、认定事实以及适用法律的有效缘由。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rabul0w.html
10.麦考密克的法律推理理论(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书评这本《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是麦考密克法律制度理论中的重要一环,主要阐述了如下内容:法律推理的核心所在为某种形式的演绎推理,但法律推理不能完全或只能借助于演绎推理进行;基于以上的理念,书中将试图重构与非演绎性的法律推理相关的各种因素。 只有将作者所欲解决的问题置于当代法理学发展的脉络中,了解其所处的地位,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76658
11.河海大学法学文库:法律推理的方法《河海大学法学文库:法律推理的方法》就法律的推理问题进行学术上的探讨。《河海大学法学文库:法律推理的方法》首先叙述了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对法律方法的争论,然后分别从逻辑、分析、论证、诠释学的角度进行了法律推理方法的论证,最后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审视了法律推理的方法,指出了现代法律哲学的困境及将来的发展方向。https://m.kongfz.com/item/524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