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种属于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自然整个过程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很低,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更不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全程只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做即可,后续也不会要求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或者推理等其他的思维活动,纯属于机械记忆形式。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通过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这种策略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更加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所以对学生的主观上有所欠缺。
3、归纳策略
归纳策略是通过教师展示一定的定律或者定理,引导学生去发现过程,因此,归纳策略既具有发现策略对过程学习的特点,又具有接受学习的讲解特点,故也称为“思考性讲解”。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也就会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启发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处于主动地位,需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指导而已。
5、探究策略
6、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是基于教学需要出发为基本点,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或还原教学内容所展示的真实情境,用来更好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策略。
7、问题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系列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深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
8、发现策略
发现策略强调学生自主地通过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来解决问题,通过概括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形成正面和反面的学习经验与体验,通过概括问题解决的结果来形成物理知识和技能等。但是过程中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所以学习过程变得十分冗长,无形中降低了教学效率。
以上是总结的八大教学策略,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策略,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