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

绪论一、什么叫“修辞”?修辞,就是表达者(写说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应和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对象:研究现代汉语运用中的诸种修辞现象。

范围:由于各民族语言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方面就存在差异,比方说汉语中可以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的一切可能性,而在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就未必都能做到。

同时,由于各民族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修辞现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修辞学都有自己的传统,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就不尽相同。

大致说来,古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辞格、字句锻炼、篇章布局等几个方面;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范围,除了在中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上述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之外,还研究修辞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语体风格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社会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交际目标建构不同修辞文本的规律等等。

即如修辞文本(即传统所说的“辞格”)的分析,亦不仅仅局限于表达一个方面,而是从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来进行。

三、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的关系如何?与语法学的关系:修辞学和语法学是一种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两个学科。

两者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任务上有很大的不同。

修辞学是系统地研究如何适应语言活动中特定的题旨情境要求,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力图将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提升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的种种规律的科学。

而语法学则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与逻辑学的关系:修辞学与逻辑学也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诸种规律的科学。

而逻辑学则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真理。

”可见,修辞学与逻辑学是有密切联系的,两者都必须研究语言。

一般说来,修辞是要建立在符合逻辑规则和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章一、追求婉约蕴藉韵致的修辞境界,一般说来有哪几种修辞文本模式?大体说来,具有婉约蕴藉韵致的修辞文本模式,主要有双关、折绕、讳饰、藏词、留白、倒反、用典、推避、讽喻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婉约蕴藉韵致的修辞境界,并不仅仅限于上述九种修辞文本模式,只是说这九种模式是“基本式”而已。

事实上,其他修辞文本模式,可能有时也能臻至这种境界。

二、汉民族人为什么在言语交际中有追求婉约含蓄效果的心理倾向?试略述理论依据。

汉民族人之所以热烈地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婉约蕴藉韵致的修辞境界,从普遍意义上看,这是因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是基于人类的一种‘距离’美学心理。

表达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用曲折、含蓄的方法说出来,让接受者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才能领会,这样就在心理上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在接受上有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汉语修辞中,中国人之所以喜欢建构具有婉约蕴藉韵致的修辞文本,这是因为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悠久的历史,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大致说来,汉语委婉修辞生成与发展的文化根由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是政治环境特别是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专制政体与儒家思想的禁锢所形成的思想言论不自由的政治环境的制约;二是汉民族人由于实践理性影响而对思想与情感的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针’所形成的崇尚含蓄蕴藉的民族心理的导引;三是中国历代崇尚‘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传统的推崇。

而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又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密不可分。

”三、请分析下列诸例各有哪些修辞文本,并说明各属于哪一类型模式,试简略说明其表达和接受效果。

1、然而曾几何时,知命之年,倏尔而逝;耳顺之年,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连古稀之年也没能让我有古稀的感觉。

(季羡林《过年的感觉》)藏词。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由《论语》中孔子所说“五十而知天命”藏词而来;“耳顺之年”,指六十岁,由孔子所说“六十耳顺”藏词而来;“古稀之年”,指七十岁,由杜甫诗“人生七十古来稀”藏词而来。

巴黎是浪漫之都,出门人到了巴黎想做什么,不便明说,故意留而不言,让读者自己意会。

3、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人问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

如果字果真写到好处,当然不需要腿健,但写字的人究竟是腿健者居多。

(梁实秋《写字》)折绕。

意谓写字的人能写好的人不多,所以他们要追着要主动给别人写字,而非别人求他。

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

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折绕。

意谓吻唇吻颊。

意谓“临死”。

6、谚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好。

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

(梁实秋《孩子》)推避。

“我不敢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说法,其实意思说得非常明白:孩子小时不管教,长大了必然不会好。

7、我虽然为了真理,勇往直前,但也绝非暴虎冯河式的血气之勇,而是谋而后动的、先立于不败之地的。

(《李敖回忆录》)用典。

暴虎冯河,意谓徒手搏虎,无舟渡河。

典出于《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意谓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8、爬着山,不免微喘,喘息仿佛是肺纳的饥饿。

由于饿,呼吸便甜美起来,何况这里是山间的空气,浮动着草香花香土香的小路。

(张晓风《专宠》)倒反。

“可恨”即为“可爱”,情深难言。

第二章一、譬喻修辞文本从形式上看,可区分为哪几种基本模式?譬喻作为一种修辞文本模式,一般可以从形式上将之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

所谓明喻,是一种形式全备的譬喻模式,它的典型格式是“A像B”。

其中,A是本体,B是喻体,“像”是喻词,恰似联系本体与喻体的桥梁。

喻词除了“像”比较常见外,还有“好像”、“好比”、“如同”、“仿佛”、“若”、“如”、“好似”、“似”等等,有时这些喻词还与“一样”、“似的”、“一般”等等配合使用。

所谓隐喻(或称暗喻),是一种以“是”、“变成”等喻词绾合本体与喻体抑或省略了喻词的譬喻修辞文本模式。

它的典型格式是“A是B”、“A,B”(此格式,古代汉语较常见。

所谓借喻,是将本体与喻词一并省略了的譬喻修辞文本模式。

二、譬喻修辞文本的建构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譬喻文本的建构,必须遵循“新颖”、“自然”、“贴切”三个基本原则。

所谓“新颖”,就是要在一般人看不出相似点、不可能联系搭挂得上的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出相似点,并将它们“远距离”地拉配在一起,“使其匹配能出人意表”。

也就是说,建构出来的修辞文本既要出乎他人意料之外,又要入乎情理之中。

所谓“自然”,就是“选择喻体与本体相匹配时,喻体要与本体匹配得合理,两者之间确有相似点,不生硬,不勉强”,给人的感觉不是“为譬喻而譬喻”,是水到渠成的表达。

所谓“贴切性”,就是“表达者所作的比喻要得体,要正确地传递出自己心中真正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不能言不由衷,言不达意,效果要与动机相一致,产生好的接受效果”。

三、比拟可以区分为哪几种类型?比拟一般可区分为两类,一是“将人拟作物的,称为拟物”,一是“将物拟作人的,称为拟人”。

四、何为摹状修辞文本,有何表达和接受效果?摹状(或称“摹绘”、“摹拟”),是一种摹写自然界或其它事物情状以获致叙写的形象性和逼真性效果的修辞文本模式。

摹状修辞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有凸显所叙写内容对象的形象性和真实性;在接受上,使接受者经由文本的摹写而产生联想想象,从而通过再造性想象复现表达者修辞文本所叙写的情境,使接受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等亲历感,进而大大增加文本接受的兴味,同时使文本更具审美价值。

五、什么是示现修辞文本?它可分为几种情况?示现,是一种将未听未闻的事象叙写得如见如闻、生动真切的修辞文本模式。

根据示现修辞文本生成的不同情形,一般可将其区分为“追述的示现”、“预言的示现”、“悬想的示现”三类。

六、列锦修辞文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表达和接受效果如何?列锦的基本特征,就是突破汉语语法规则,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铺排,在实现表情达意的同时,展现一种画面美感效果。

列锦修辞文本,由于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模式,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因而从表达的角度看,就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从接受的角度看,由于修辞文本隐去了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标识,这就给接受者的解读文本增加了困阻,但同时也由于表达者在语言文字上没有明确限死各语言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以更大、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大、更多的文本解读的快慰与审美情趣。

七、语言实践中为何会有飞白修辞文本的建构?语言实践中,之所以有飞白修辞文本的建构,这是表达者为了形象、生动地再现所叙写(或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故意记录(或虚拟记录)其说写的错误,以此让接受者有如见其人的逼真感或忍俊不禁的幽默感。

八、指出下列诸例中各有何种修辞文本?并分析其表达和接受效果。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缩喻。

转换成明喻的形式是“我的思想感情像潮水”。

2、下午睡足了起来看几页书,阳光很慵懒,流云松松散散地浮着。

我支颐长坐,为什么它们美得这样闲逸?(张晓风《归去》)比拟(拟人)。

3、一“海”无话,林先生吃得胖胖的,就到了美国。

船一到码头,新闻记者如蜜蜂一般拥上前来,全是找林先生的。

林先生命书童点起檀香,提着景泰蓝香炉在前引路,徐徐的前进。

新闻记者围上前来,林先生深感不快,乃曼声曰:“吾乃——‘吾国吾民’之著者是也!没别的可说!”众畏其威,乃退。

不过,林先生的相,在他没甚留神的时候,已被他们照了去;在当日的晚报就登印出来。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示现(预言示现)。

4、好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使人生平白添出许多怅惘与遗憾,如果你认定了这个死理“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那么,即算贵为帝王,富若陶朱,也不会比猴子掰苞谷的结局妙到哪里去。

(王开林《阳台不锈》)比喻(明喻)。

5、西红柿转运是在近些年,“番茄”居然上了菜单,由英法大菜馆而渐渐侵入中国饭铺,连山东馆子也要报一报“番茄虾银(仁)儿”!文化的侵略哟,门牙也挡不住呀!(老舍《西红柿》)飞白(语音飞白)。

6、红茶花真好,当然白茶花更好,但白茶花的好如清媚的女子,只适合放在天目釉的黑钵子里,钵子放在明窗下,相望之际令人寂然落泪。

红茶花却是阳光之下,山坡上的慷慨从容的心情,是新写的红春联,是刚剪好的窗花,是太阳的复制品,是不经意地在路上遇见的微笑。

(张晓风《花朝手记》)第一个是明喻,第二个是隐喻,属于博喻。

7、我只知道我的童年是真的有油菜花和炊烟的:油菜花黄艳艳摇曳在广漠的田野,而炊烟从每一家的烟囱袅袅飘向天空。

(季季《油菜花和炊烟》)摹状。

第一个是摹色,第二个是摹态。

第三章一、在现代汉语修辞中,为了臻至视听觉齐整均衡的美感接受效果,一般说来有几种修辞文本建构模式?为什么这几种修辞文本模式能获取接受上的齐整均衡的美感效果?有对偶、排比、回环、错综等修辞文本模式。

这些文本模式都有一种形式齐整的视觉与听觉效果,能让文本接受者在文本解读接受时于了知其所表达的情意的同时产生一种左右平衡的身心律动,获取一种美感享受。

二、对偶修辞文本一般说来可以有几种分类方法?各有几种类型?请各举一例说明之。

一般说来,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以形式为标准,将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类;一种是从意义着眼,将其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举例略。

三、什么是回环修辞文本?它有几种分类情形?各举一例解析之。

回环(或称“回文”),是一种通过字或词的特定组配以字序或词序的顺读倒读,在表达特定情意的同时着重展现一种回环往复的形式美的修辞文本模式。

从结构上可以区分为“严式回环”和“宽式回环”两大类。

四、错综修辞文本的建构有几种方式?它的表达与接受效果如何?约略可分为四种类型:“抽换词面”的错综、“交蹉语次”的错综、“伸缩文身”的错综、“变化句式”的错综。

一般说来,错综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都有一种整而不滞的对称均衡美,即一种叫做“代替的平衡”(后文将介绍这个概念)的和谐美效果;在接受上,由于文本形式上均衡和谐的视听觉形象而易于诱发接受者文本解读接受中不自觉的左右平衡的身心律动,产生一种快感,从而强化接受者文本接受的兴味,保持文本解读接受中的随意注意,准确把握表达者文本建构的深刻内涵与用意。

五、请指出下面例中各有何种修辞文本,并具体分析其表达与接受效果。

1、哦哦,我致敬,那穷途中的新径,那日暮时的孤星。

向那燃着芳馨的人性为赏心的灯盏的人,我致敬。

向那挥洒汗粒为助人珠颗的人,我致敬。

向那超浮于岁月的潮水的咏叹的召唤之救助呼声我致敬,向那永映于历史浩阔波岸,激燃着永光的指引之灯痕我致敬,那都是雪夜里付出的温情,寒氛中赠予的美意啊,我致敬而且膜拜。

(王禄松《那雪夜中的炭火》)错综。

2、好几年前,我给台湾的一家报纸画了一幅漫画,那画上的字是这样写的:人们总是在爱情之外得到婚姻,又总是在婚姻之处得到爱情。

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写照,与新新人类无关。

(何立伟《未来的婚姻》)回环(宽式回环)。

3、我用那笔钱来买书,好让许多先哲的思想进入我的心中;我用它来买文具,好让我的思想流入别人的心中;我用它买我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因为我从来不觉得死守着一份钱财会有什么好处。

(张晓风《最后的戳记》)排比。

4、那时,虽有“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高指示,但机关已无公可办,便只剩下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本来是应该“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四旧”是毫无疑问的革命对象。

但上面一声令下,下面不得不返回十五六世纪,做革命人,谈明朝事,斗走资派,批海青天。

(李国文《从严嵩到海瑞》)排比。

第四章一、强化语意印象的修辞文本模式有哪些基本类型?基本类型有:夸张、反复、设问、精细、倒装、层递、同异、异语等。

二、夸张修辞文本模式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直接夸张,二是间接夸张。

直接夸张又可细分为“扩大式”和“缩小式”两小类。

间接夸张又可细分为“折绕式”、“比喻式”、“排比式”、“用典式”、“超前式”等小类。

三、何为同异修辞文本模式?请说明其表达与接受效果。

同异,是一种说写中“把字数相等、字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两个以上的词语,用在一个语言片断里,同异对比,前后映照”的修辞文本模式。

这种修辞文本模式,一般都是建立在以有同又有异的不同特质的刺激物的刺激以引发接受者大脑最适宜兴奋灶产生而维持“随意注意”,从而达到加深对修辞文本的理解和印象的心理机制之上的。

四、请简略说明精细修辞文本的表达与接受效果。

精细修辞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因其故作精细精确、言之凿凿,所以其生动性、形象性的效果特别明显;在接受上,由于修辞文本的语言表述方式突破常规所显示出的新异性特质,接受者在文本接受解读中易于被文本所吸引而激发出“不随意注意”,从而自然导入文本接受的“随意注意”阶段,从而达到在注意强化中加深对修辞文本内容和意旨的印象和理解的良好效果。

五、倒装修辞文本模式有几种分类方法?各有哪几类?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倒装分为“单句的倒装”和“复句的倒装”(主要指偏正复句)两大类。

其中“单句的倒装”又可分出“主语与谓语倒装”、“定语与中心语倒装”、“状语与中心语倒装”三个次类。

六、请指出下面例子各有何种修辞文本模式?请具体说明理由。

(1)只知道,那是她最善感最疼痛的部分。

风来了,那里就会一颤一颤的;雨来了,那里就会一亮一亮的。

她喜欢风风雨雨,那是她的仙境,她的悬念。

风风雨雨给了她活着的理由。

(2)依照现有的“文明惯性”一直滑下去,我们真的能够放心吗?人类文明会不会像这颗彗星,在经过近日点的极度灿烂之后,逐渐收敛自己的光辉而渐隐渐暗?(詹克明《大夏情结》)设问(激问)。

(3)燃起我们的怒火吧,青年!以学识,以正义感,以最有力的文字,尽力于抗战建国的事业吧!在抗战中纪念鲁迅先生,我们必须有这个决心!(老舍《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倒装。

(4)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哪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

(梁实秋《脸谱》)夸张。

第一个、第三个是直接夸张(扩大式),第二个是间接夸张(比喻式)。

(5)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张晓风《雨之调》)同异。

(6)剑身上熔铸了人的精气血肉!传奇故事虽然不免张扬,阐释的道理却是颠不破的: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山,哪有矿?没有人,哪有炉火?没有生命,何为剑?(韩静霆《书生论剑》)排比、设问。

(7)就是他的幽默也不低级讨厌,幽默助成他作个贞脱儿曼,不是弄鬼脸逗笑。

他并不老实,可是他大方。

(老舍《英国人》)异语。

“贞脱儿曼”是英文“绅士”的音译。

第五章一、幽默诙谐讽嘲的修辞文本一般说来有哪几种基本模式?其修辞效果如何?主要有“仿讽”、“别解”、“旁逸”、“歧疑”、“移时”等几种基本的修辞文本模式。

在达意传情的同情别具一种幽默诙谐的效果,增强接受者的接受印象,提升文本的审美价值。

二、何为仿拟修辞文本?仿拟修辞文本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各举一例说明之。

仿拟是一种有意模仿特定既存的词语、名句、名篇的结构形式而更替以全新内容的修辞文本模式。

仿拟分为“正仿”与“反仿”两类。

“正仿”一般称之为“仿拟”,是“单纯模仿前人的作品,学得惟妙惟肖”;“反仿”则称之为“仿讽”,“不但模仿前人的作品,在句法与调子上惟妙惟肖,而且是为了滑稽嘲弄而故意摹仿特定的既成形式,藉形式与内容的不调和,模拟嘲讽,达成滑稽悦人的效果”“仿拟”不论是“正仿”还是“反仿”,大抵都可分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等四类。

三、什么叫移时修辞文本?这种修辞文本有什么基本表达特征?修辞效果如何?移时,是一种说写时故意“把现代的事物用于古代,把古代的事物加以现代化,。

THE END
1.心理测试方法有哪些类型它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一、心理测试方法的4种分类 心理测试的种类很多,据美国心理学家1961年的调查,那时的心理测试量表就差不多已经有3000种了。为了大家了解方便,我们主观地把它们分成下面这么几种类型。 1、根据测试内容,可以把心理测试划分为心理健康测试、个性倾向测试、人格测试等。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92308.html
2.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也要注意那些结构相似而意思却截然相反的成语,注意掌握病句的主要类型以及代表题意,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把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更要注意积累作文素材…… 2023-12-28 12:40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 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也是我们人类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语文http://www.91kaixue.com/zt/dhdlvtdu/
3.MindSpore官网业界编译器的IR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类型 分类方法1-按照组织结构: 1、线性IR:三地址代码 2、图IR:V8/JVM,常用于虚拟机 3、混合IR:LLVM 分类方法2-按照编程语言的角度: 1、命令式风格:SSA 2、函数式风格:CPS/ANF AI领域IR有其特殊的需求,包括: https://www.mindspore.cn/news/newschildren?id=2203
4.数学中的反证法范文1 可以应用反证法的几类问题 1.1 某些具有唯一性的命题 在中学数学中,唯一性的问题比较常见,也是很平凡的一类数学问题,而要对于这些唯一性的命题加以论证,用我们常用的直接推理方法是很难证明的,也是不能直观启示我们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图形的启发,有利于得到证题的途径,那么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反证法,能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50961.html
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6.业务学习校对方法概述方法: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推理判断,都需要校对者对书中的知识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是植根于丰厚的知识积累的沃土之中的。 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的过程中,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https://bjb.bctb.edu.cn/2021/0520/c835a11873/page.htm
7.2023年5月7日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④乙灯、戊灯至少有一盏不亮; ⑤丙灯、戊灯至少有一盏不亮。 90、若只有3盏灯亮,则下列哪项中的两盏灯一定亮?(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五、综合分析。本部分包括数学方法、策略制定、资料分析和实验设计四种类型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五https://rsw163.com/html/2024/02/95940.html
8.信息安全概论#复习笔记Restore)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https://blog.csdn.net/qq_33583069/article/details/12177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