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法律事实包括几大类

2.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仅限于专业投资者范围内转让。转让后,持有同次发行债券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3.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应当用于约定的用途;改变资金用途,应当履行募集说明书约定的程序。

4.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可以申请在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柜台转让。

5.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承销机构或者依法自行销售的发行人应当在每次发行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备。

公司法是指规定公司设立程序、组织机构、活动原则及其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公司的种类

1、以公司资本结构和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公司分为以下几类: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仅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可以将公司分为以下几类:资合公司;人合公司;资合兼人合的公司。

3、以公司组织关系为标准,可以将公司分为以下几类:

(1)母公司和子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总公司与分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非上市公众公司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1)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

(2)股票公开转让。

向特定对象转让:

(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后股东未超过200人的,不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无须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应当自该行为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成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如果股份有限公司在3个月内将股东人数降至200人以内的,可以不向中国证监会提出核准申请。

公司分立的两种形式的区别是派生分立和新设分立。

派生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将部分财产依法分出,成立新公司的行为。

新设分立是指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司法解释

公司决议的效力类型有:

1.决议不成立

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主张决议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公司未召开会议的,但依据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可以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

(2)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的;

(3)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

(4)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的;

公司法人代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地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

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

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工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公司法人是很常见的概念,了解掌握更多请点击

法人人格否认是什么

法人治理结构是什么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根据新《公司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我国法律实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认为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特征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由法律或法人的组织章程规定的。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资产的披露:企业通常不应当披露或有资产,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等。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内容包括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所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留美学者、教授,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常务理事。

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开始从事《经济法》考试辅导,1998年开始编著“轻松过关”系列图书。

THE END
1.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的分类及实例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非意思表示行为 本视频内容主要围绕法律事实、法律关系及其分类进行了详细讲解。法律事实是指能够产生法律关系、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况,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不受个人意志控制,https://edu.51cto.com/video/70438.html
2.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法理探秘】法硕联考必备!法律事实:解锁法律世界的关键钥匙? 在法理学法硕联考的海洋里,法律事实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法律知识的迷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法律事实:法律世界的基石 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3.什么是法律事实?如何分类法律分析: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具体法律关系的出现,只有当法律规范的假定所规定的情况出现时,才会引起具体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法律事实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法律事件,指能导致一定法律后果,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如出生、死亡、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91519322854042299.html
4.全国自考05677《法理学》章节重要知识点汇总法学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亦称权义客体。 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两种事实: 1、法律事实的分类:行为和事件。行为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更经常和更主要的因素,是一种主体自觉意识或过失的行为。事件,即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而又与主体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2/cj_fx_0323/35219_2.html
5.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法律规范;权利主体;法律事实。 二、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 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 第七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概述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行为的特征:法律性、社会性、意志性。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二)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
6.司法考试《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价值(精选9篇)2、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 3、法律规则的分类: 授权性法律规则和义务性法律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0s1otbh.html
7.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1.法律事实 2.法律事件 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8.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3.近年来最高院提倡的“案例指导制度”(六)法理·通过解释或裁判获得法律约束力(七)学说·间接的法源第三节民法的本质一、民法为市民社会的法1.权力机构=国家,非权力机构=市民社会2.限定国家权力的界限,维护私人的权利与自由二、民法为私法(一)公法与私法1.公法,凡规定国家或公共团体为其双方或一方主体之法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9.法理知识问答(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 6、什么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有哪些常用分类? 答:法律规范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https://www.hnjs.edu.cn/pfxx/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11&wbnewsid=1019
10.关于证据定义直仅笔澄羌端莹合像擎蔚销审民昏就盲磊攒碌壮饲俄肉每皇议剧琅话侄凤锗诛受前磕握琶享洪军瞒蠕枢敢浇圭榜猛谊彬同餐办袱峭圆业尽卜洱力楔怠胚泳治拖沽耶蓑卤镇捆屿奶累圈拎箭舰赫祷纳旅住恩偶鸥碟狮垫度涌 金彭年 、王若青 :关于证据定义 、属性及层次分类的法理思考 述的内容即为待证事实 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628/11854126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