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种类包括什么?从理论上划分民事诉讼证据可分为哪几类?

民事证据种类包括:第一,当事人的与案件有关的陈述。第二,书证,第三,物证。第四,视听资料。第五,电子数据。第六,证人证言。第七,专业人员的鉴定意见。第八,审判人员的勘验笔录。证据要经过查证,属实的才能够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法律依据】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十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名称或者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以及明确的线索。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物证应当是原物。被调查人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品或者影像资料。提供复制品或者影像资料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

从理论上划分民事诉讼证据可分为哪几类

从理论上划分民事证据分类如下:

一、本证与反证

本证与反证,是按照主张某种事实存在或否认对方主张事实的存在来划分的。本证是指当事人一方主张某种事实,提出能证明该事实存在的证据。反证是对方当事人为否定或推翻主张事实的一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而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以证明事实的不存在,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1、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是按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的。直接证据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但能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共同证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2、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且是以同一证明对象为标准的;

3、划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标准,应以能否直接证明案件的关键性事实来确定;

4、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案件千差万别,有些证据介于二者之间既可算间接证据,所以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并不是绝对的;

5、间接证据在民事诉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间接证据可以作为调查研究整个案情的向导;可以鉴别直接证据的真伪;间接证据是直接证据的有力助手和可靠的佐证。

三、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传来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THE END
1.实践中如何实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相一致这里的“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是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是同一概念。当法官遵循程序法所求得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基本相一致时,法官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准则,得出正确的判决结果;而当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大相径庭或差异较大时,法官亦就不能正确适用法律,判决结论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判决结论的正确与否重点取决于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4/id/1284401.shtml
2.法律事实包括几大类以下是有关“法律事实包括几大类”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民法上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只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https://m.64365.com/tuwen/aaatakj/
3.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客观性:法律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能够被人们所感知和认识。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现象。 规范性:法律事实必须是法律规范所认可的,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事实。只有那些被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事实,才能成为法律事实。 多样性:法律事实的种类繁多,包括事件和行为两大类。事件是自然发生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4.法律事实的种类有哪些法律事实的种类有哪些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要构成法律行为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它必须是人的行为,包括语言与身体行动,但不包括人的内心活动;其次,它必须是人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举动。法律事实,是依法能够引起http://m.zuowenhang.com/bk1770274.html
5.法律事实包括几大类?法律事实包括几大类? 2023-02-26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义务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客观现象。例如:婴儿的出生产生了一个民事权利主体;自然人的死亡引起继承的开始。 根据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与人的意志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71222016674353172.html
6.法律文书立案报告书实例8篇(全文)3.执行依据栏,要写明生效法律文书的种类、生效时间; 4.执行请求事项、执行标的栏,请求事项、执行标的必须具体明确 5.事实与理由栏,要写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具体内容,被执行人的履行的具体情况; 6.附件栏,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应当提交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或仲裁协议书;申请执行国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k0mmhyb.html
7.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4.工伤事故是在企业与受害职工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 工伤事故一经发生,就在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相应的法律上的后果,构成一种损害赔偿的权利义务关系,工伤职工或者工伤职工的亲属有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企业有赔偿受害人及其亲属损失的义务。按照《条例》规定,工伤事故的救济办法是按照保险的形式进行,这其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3165509_5204.html
8.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渊源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一)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以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这两种事件对https://gs.huatu.com/2022/0318/1628632.html
9.《简明证据法学》笔记证据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或其他法律事务中,通过法定形式予以搜集、提供,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诉讼活动包括刑事诉讼活动、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其他法律事务是指仲裁、公证、行政执法事务。 法定形式主要指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289152_707126398.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第十一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http://hrss.yn.gov.cn/html/2021/4/20/42816.html
11.证据的概念与法定种类中国立法部门公布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的概念和法定种类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根据此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而刑诉法修正案则将此改变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与此同时,刑诉法修正案将证据的法定种类也做了适度的扩展,除了将原来的“鉴定结论”改称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