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经济行为(通用13篇)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

过程与方法:

结合打击各种形式经济犯罪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虽然还没有直接参加经济建设工作,但是它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并参与其中的经济活动。因此,让学生从小接受和培养法治经济的知识和思想,对他们目前和今后依法参与各类经济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本框的教学重点为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及其规定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我国现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使市场来已发挥作用的基础,在竞争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某些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抛开职业道德,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的交易手段,损害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严重扰乱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秩序,因此,让学生尽早了解规范我国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内容及其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从小养成依法参与经济活动,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本框的教学重点。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是本课及本框的重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教法建议

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还可以有多种教学设计:比如:

(1)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的典型案例材料用录像、录音、投影图片或口述的方式展示出来,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各组进行总结汇报、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2)课前由一些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画成漫画,上课时由这些学生上讲台分别展示并解释这些漫画,再由教师进一步讲解教材的内容。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出"最佳"、"优秀"作品。

(3)课前由一些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排成小品或情景剧,上课时由这些学生进行演出,下面的学生一边看演出,一边就小品或情景剧内容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及其规定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两个案例(见扩展资料):

1、千亩瓜地为何无收

2、诚信卖鞋

提问: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

学生可以思考或者与前后座的同学讨论交流(给2、3分钟)

教师归纳:

第一个案例说明北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农经营部和北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农经营部卖价西瓜种子的行为是违法的,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两瓜农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个案例说明:沈阳商业城鞋帽公司皮鞋二商场依法经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称赞。

任何人做从事经济活动都要遵守法律,只有如此,买卖才能生财,赢得人们的信任与称赞,你的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引出新课)因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框的内容:

新课:

二、

提问:案例1中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农经营部和北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农经营部卖价西瓜种子的行为是违法的,两瓜农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他们违反了什么法律?两瓜农又应依据什么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由学生回答:

经济活动中,人们不仅要遵守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还有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要遵守其他的许许多多的具体法律,但是,这几部法律是最为重要的。

(投影或PowerPoint)

提问:案例2中的"沈阳商业城鞋帽公司皮鞋二商场依法经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称赞"。说明了什么?(由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说明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只有自觉遵守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还有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诚信经商,才能取得人们的信任。

提问:经济活动中除了要坚持诚信经商的原则外,还要坚持什么原则根据你的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归纳:从事经济活动,要依据的原则有: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

活动:应该如何理解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各种规则?(要求:依据案例1、案例2或自己的耳闻目睹;前后座同学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并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

提问:(依据案例1、案例2)参加经济活动的人们可以分为哪几种?请在案例1、案例2种具体说明。

教师归纳:(略)

提问:请依据案例1、案例2或自己的经验说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不遵守法律行不行?为什么?应该分别如何自觉依法参与经济活动呢?

4、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详见教材)

活动: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现实生活中亲身遇到或耳闻目睹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正反面实例,并依据今天所讲的内容谈谈你quot;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感受。

小结: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只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法定要求,才能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特别是在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了WTO的今天,建立、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用法律会规范经济行为,保护合法的经济活动,制裁违法的经济活动,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就尤为重要。

探究活动

调查探究活动1:

请同学们调查自己家人(包括亲戚等)对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了解情况。

具体要求:(1)最少要调查10人。(2)请被调查人说出自己知道的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名称。(3)请被调查人按其对经济法律的熟知情况进行排序。

A.

表一:

姓名

与调查人的关系

年龄

职业

知道的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名称

(注:如果表格不够用可自行增加)

表二:人们对经济法律熟知情况的排序表

法律名称

知道此法律的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调查探究活动2:

建议学生调查我国到目前为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多少部法律?其中关于经济的法律有多少?(或到当地人大了解近年来本地区制定有关经济立法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

数量

有关经济的法律、法规的数量

占颁布实施法律、法规总量的比率(%)

总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法律

目标:

A.通过完成此项调查活动,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一个大致地了解,特别是对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从量上有所了解。

教师归纳:中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农经营部和北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农经营部违反了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还有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两瓜农应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投影或powerpoint)

小结: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只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法定要求,才能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特别是在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了wto的今天,建立、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用法律会规范经济行为,保护合法的经济活动,制裁违法的经济活动,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就尤为重要。

a.

a.通过完成此项调查活动,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一个大致地了解,特别是对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从量上有所了解。

[复习提问]

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是怎样规定的?我国宪法为什么要做出这些规定?(设计此问题的目的:①把握上节课所学知识;②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表明了我国经济生活的基本性质,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也为公民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基本依据。宪法对公共财产的规定,表明合法财产均受宪法保护,否则司法机关将依法予以制裁。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经济立法的进程,制订并颁布了一百五十多部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的法律、法规、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能够有法可依。

[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将具体看看经济活动的规则是怎样的,经济活动中参与者应怎样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板书)

提问:①你在漫画中看到什么?

②你觉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

漫画中的销售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采用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是不诚实的行为。

1.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的各规则(板书)

以前我们讲了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很美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有一些行为准则和公共生活规则。经济活动也要有规矩、规则,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保证每个人的正当物质利益,保证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

⑴法律规定各项规则的必要性。(板书)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法律规定了各种规则。

提问:法律最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法律最主要特征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保护合法的经济活动,制裁违法的经济行为。

⑵经济活动规则依据和体现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板书)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济活动规则依据和体现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

平等:是法律规范的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买卖双方的地位平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地位平等,不得歧视个体,私营企业。关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作个体、私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xx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依法对它们的进行监督和管理。

公平:也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换中要买卖公平,而且表现在竞争过程中要公平竞争。

诚实信用:用法律规范的经济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不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哈尔滨大世界和养生堂龟鳖丸正是本着这一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市场,赢得了顾客。

请同学们思考第37页“说一说”中的问题,“举一个不正当竞争的事例,谈谈它的危害性。”(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国家为保证生产企业、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公平竞争,制订了一系列规则,违规者必将受到处罚。

2.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板书)

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包括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板书)

提问:哈尔滨大世界,养生堂龟鳖丸厂家是经济活动中的哪一类参与者?

(养生堂龟鳖丸厂家是生产者,哈尔滨大世界是销售者。)

⑵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板书)

生产者:是经济活动中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它能否生产符合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的产品,直接关系到四化建设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销售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和桥梁。

消费者也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⑶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应如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第2自然段至第40页第2自然段后回答。)

[案例]自商品有了商标,特别是成了名牌,有李逵时便有了“李鬼”……为了赚钱,不法者在商标伪造上大动脑筋,便“骚扰”伪造,使名牌商标防不胜防。

只要商场上有了名牌商标,不法分子便假冒名牌酒,假冒名牌服装,就连名牌彩电、汽车,他们也敢造;甚至榨菜、奶糖也不得安宁。天津墨水厂生产的“鸵鸟”牌墨水,原是独生子,可“李鬼”们硬是给它生出来几个“兄弟”,什么“驼乌”、“驼岛”、“舵乌”等。某市一肥皂,被消费者评为知名商标后,几天之后市场上就出现了同样商标的肥皂,被当地工商部门查获后,肖费者听说市场上有假肥皂,干脆来个一推六二五,对这一品牌的肥皂一概不买,使该肥皂销量大减。厂长感慨地说,中国名牌命不长。工商部门更有苦衷,好心维护企业利益打假冒,不想竟给企业批出了负效益。消费者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的政党进行,必须遵循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做出的有关产品的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便;经营规模在长沙商界居第一的长沙友谊集团公司,下设有一个专做赔本生意的“赔钱公司”,具体负责因商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理赔退换问题。他们的原则是;可退可不退的以退为主,可换可不换的以换为主,可修可不修的以修主,责任不明的以企业为主。赔钱公司成立以来共为顾客理赔退换商品金额近200万元。

随着“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深入开展,湖南各大商场共清查、处理了8000多种假冒伪劣商品,各商场更是在完善质量管理上下功夫,普遍建立了抵搞假冒伪劣产品侵入的层层“防线”。

生产者在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必须按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有关的产品质量的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自己。切实做到:①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②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及名优标志;③生产产品,不得掺假、掺杂,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④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销售者要切实做到:①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②销售产品不得掺假、掺杂,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③不得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产品;④保证其提供的商品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等要求。

生产者、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要依法规范自己,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小品后回答:“这些消费者的行为合不合法?”

(展示小品画面《如此买瓜》:某盛夏的中午,一老农民拉来一车西瓜在自由市场叫卖,几个小伙子借故买瓜上前哄抢,被管理人员当场抓获,给予处罚)

不合法,作为消费者应该做到公平交易、遵守市场和商店的秩序。不应强买哄抢,干扰正常经济秩序。经济活动中所有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法定要求,才能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就要受到法律追究。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在经济活动中应遵循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同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巩固新课]

请同学们看投影片,思考并回答。

投影一投诉车上街

朝阳区工商局作为执法者,设置投诉车上街,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为消费者服务吗请同学们看投影片,思考并回答。

任何破坏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它们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和恶习的种子获恶心果实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的建设者、接班人,都应该自觉遵纪守法,并勇于同经济领域的各倾向作斗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课后作业]就你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谈谈依法规范经济生活的必要。

第二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关于“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于本框的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关于“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教法建议

(2)课前由一些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画成漫画,上课时由这些学生上讲台分别展示并解释这些漫画,再由教师进一步讲解教材的内容。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出“最佳”、“优秀”作品。

(3)课前由一些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排成小品或情景剧,上课时由这些学生进行演出,下面的学生一边看演出,一边就小品或情景剧内容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展示两个案例:

民法通则

经济合同法

1、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几部重要法律产品质量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提问:案例2中的“沈阳商业城鞋帽公司皮鞋二商场依法经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称赞”。说明了什么?(由学生回答)

平等

2、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公平

诚实信用等

生产者

1、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销售者

消费者

活动: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现实生活中亲身遇到或耳闻目睹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正反面实例,并依据今天所讲的内容谈谈你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感受。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是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三课的第二框题,本课第一框题主要从理论(法律、法制)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题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本框主要介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以及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它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常识,对学生今后参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能力目标

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所为,对照有关法规,具有初步的正确判断多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否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道理,提高自己关于法律对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的认识,使学生懂得在经济活动中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自己的行为。

确立依据:经济建设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所以把它确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确立依据:概念抽象,学生的知识容量较少,思维能力不强,涉及经济活动的范围较小,所以把它确定为难点。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电视、购买消费商品、参与经济活动、接触一些经济现象,并产生一定的思考,对经济活动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感到需要和兴趣。但八年级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工作,只参与一些简单的经济活动,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对理解经济活动的规则、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本框题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指导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通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进行。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对本框的学习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结合教师归纳讲授掌握知识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四、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我选择了多媒体展示以下资料:材料一:课本P44山西假酒中毒案。材料二:课本P39小天鹅公司重信誉。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教师归纳并导入新课:任何人从事经济活动都要遵守法律,只有如此,买卖才能生财,赢得人们的信任与称赞,你的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引出新课--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这样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中得到感性认识:经济行为需要法律的规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习,解决目标

(一)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首先我提问:山西假酒中毒案中的王青华等人的行为是违法的,受害者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依据那些法律判断经济行为是否合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判断经济活动主要根据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

投影:

1、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几部重要法律

产品质量法

2、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

公平

我利用材料二小天鹅公司重信誉,引入法律规定的经济活动规则,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

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分组讨论的活动。

讨论活动的内容:应该如何理解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各种规则(要求: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或自己的耳闻目睹,前后座同学分组讨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销售者

结合材料一,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参加经济活动的人们有三类: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

2、经济活动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它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以下方法突破。在分析“生产者”、“销售者”时我首先出示山西假酒中毒案中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销售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然后我根据上述材料,让学生说说生产者、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违法经营者,并谈谈体会。对“消费者”,我结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说明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请学生适当举例说明消费者受保护的一些例子。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教师归纳小结。

◎课堂小结

再以幻灯出示时政:我们国家的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上又有重大举措,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而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既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作斗争。下一课我们将专门介绍如何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附:板书设计

一、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名称

合同法

二、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

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板书)

投影二:古代波斯诗人萨迪的名言:“既种下一颗恶心的种子,休想获得善心的果实。”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教法建议

(2)课前由一些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画成漫画,上课时由这些学生上讲台分别展示并解释这些漫画,再由教师进一步讲解教材的内容。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出最佳、优秀作品。

(3)课前由一些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排成小品或情景剧,上课时由这些学生进行演出,下面的学生一边看演出,一边就小品或情景剧内容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提问:案例2中的沈阳商业城鞋帽公司皮鞋二商场依法经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称赞。说明了什么?(由学生回答)

活动: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现实生活中亲身遇到或耳闻目睹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正反面实例,并依据今天所讲的内容谈谈你quot;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感受。

THE END
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全解析:从宪法到行政规定,覆盖所有的规范体系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范围。 首先,从顶层结构来看,我们有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基本权https://www.qtleqzhor.cn/nong-ye-zong-he/400023.html
2.规章不属于法律规范丨全国人大官网解读如何区分法律规范与非法律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这是法律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因此,以能否创制新规则为标准,更有利于清楚界分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规范的区别。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虽然也是一种行为规则,但这种规则不是由它创制的,它只是对法律、法规所创制的规则作了细化、具体化,使之更加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至于实践中,有些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2/11677680_1141536541.shtml
3.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什么是教育法律法规?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实施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提供了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教育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也逐渐规范化,这就需要一套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09.html
4.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5.最新的法律法规,最新法律法规概览批发零售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最新的法规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规范了市场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4、税收法规: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出台新的税收法规,这些法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结构,实现税收公平。 https://www.chpj.org.cn/post/551.html
6.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7.中国法律形式与效力等级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判例法律效力等级法律冲突解决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法律形式及其效力等级,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强调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无上地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https://edu.51cto.com/video/70440.html
8.收藏国土空间规划类术语及相关知识土地资源国土资源部农用2、按照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哪两类 一、按照土地权属,我国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T3FQJ1H05319UN7.html
9.安全生产法规分哪几大类?爱问知识人保护职工在 劳动过程中的健康,预防和消除职业性中毒等职业病而制定的 种种法律规范。https://iask.sina.com.cn/b/1SWUFdXboIax.html
10.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③不许这样行为,称为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法律规范的分类:①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弱程度分: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②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分: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1.法律基础知识概览B.乙的回函为新要约 C.甲乙合同不可能成立 D.甲乙合同已成立 6.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7.“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这个法律规范是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范。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8.以下哪些属于书证?()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
12.2020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备考考点: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凡与该法抵触者无效等的规定,则属于法律技术性规定。 法的主体是法律规范。 2.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 从逻辑上说,每个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行为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可以这样行为。2.应该这样行为。3.不应该这样行为。这三种行为规范就意味有三种法律规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8089258.html
13.恋爱心理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1、【简答题】经过研究,成人依恋类型主要分哪三类,其显著表现各是什么?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属于哪种类型?2.8斯滕伯格:爱情三角形1、【单选题】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指出,产生爱情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 A、情绪成分 B、动机成分 C、认知成分 D、了解成分2、【单选题】在爱情关系中,引起激情体验的主导http://xuzhou.ehqc.cn/html/92_94.html
14.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理论的比较与评析分析法学关于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的讨论 分析法学(又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历来就以重视法律规范的类型区分和体系建构问题为其显著特征。 (一)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 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被公认为是分析法学纲领性的旗帜性的文献。 奥斯丁认为广义的法包括准确意义上的法和并非准确意义上的法,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神法https://lawyers.66law.cn/s2107f9712447d_i7970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