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分类——帕顿
【考点点睛】
1.偶然行为
儿童往往为他感兴趣的事情吸引,新异刺激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如玩弄身体,在椅子上爬上爬下等。主要出现在婴儿期,也称之为无所事事。
2.旁观游戏
3.单独游戏
儿童独自一个人在玩,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没有接近其他儿童的尝试。且玩具也是不同的。一般出现在儿童学步中期。
4.平行游戏
儿童各玩各的,所用的玩具和游戏方式相近,各自的游戏内容没有联系,不与同伴一起玩。有时儿童会相互模仿,但无意支配别人的活动。出现在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
5.联合游戏
儿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标与分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主要出现于3~4岁儿童中。
6.合作游戏
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主要出现在4岁或更大一些的儿童中。
【误区警示】
【火眼金睛】
1.自由活动时,佳佳和惠惠一起游戏,有交谈,还会互相借玩具,但没有围绕同一个目标组织游戏。她们的游戏行为属于()。
A.平行游戏B.联合游戏C.合作游戏D.单独游戏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帕顿对游戏的分类。帕顿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将游戏分为了六大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单独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不同;平行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类似;联合游戏是幼儿之间有交往行为、无共同目标;合作游戏是幼儿之间分工合作、目标明确。题干中幼儿有交谈,但是没有共同目标,属于联合游戏。故此题选B。
2.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娃娃”生病了,扮演爸爸的龙龙和扮演妈妈的妍妍急得不行了,而涵涵一直在旁边观看,好奇地问你们的娃娃从哪里来的涵涵属于()。
A.旁观游戏B.独自游戏C.平行游戏D.联合游戏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帕顿对游戏的分类。帕顿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将游戏分为了六大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旁观游戏是幼儿不玩游戏,在一旁观看;独自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不同;平行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类似;联合游戏是幼儿之间有交往行为、无共同目标。题干中涵涵一直在看同伴玩,并且向同伴进行提问,但是并没有参与同伴游戏,体现的是旁观游戏的特点,故此题选A。
3.中班幼儿处于()高峰期。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帕顿对游戏的分类。帕顿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将游戏分为了六大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小班幼儿都是各玩各的,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分工,但是计划性较差;大班幼儿的游戏水平较高,有明确的计划性,能够进行分工合作,因此可以增加竞争性、合作性的游戏,根据帕顿的游戏分类中中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高峰期。故此题选C。
4.敬敬小朋友和鹤鹤小朋友都在建构区专注的用乐高积木拼搭自己的作品,他们此时属于的游戏类型应该为()。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帕顿对游戏的分类。帕顿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将游戏分为了六大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单独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不同;平行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类似;联合游戏是幼儿之间有交往行为、无共同目标;合作游戏是幼儿之间分工合作、目标明确。题干中敬敬和鹤鹤并无交谈,而且玩具均为积木,属于平行游戏。故此题选B。
5.笑笑在“娃娃家”里拿起铲子开始“炒菜”,不断地将“食物”装进盘子里再端到桌上,旁边的佳佳和欣欣看见了,也模仿并且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不久桌子上摆满了“食物”。从社会性发展角度出发,她们的游戏水平属于()。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帕顿对游戏的分类。帕顿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将游戏分为了六大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单独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不同;平行游戏是幼儿之间无交谈、玩具类似,而且可能有模仿行为;联合游戏是幼儿之间有交往行为、无共同目标;合作游戏是幼儿之间分工合作、目标明确。题干中佳佳和欣欣与笑笑并无交谈、游戏相似,而且有模仿行为,属于平行游戏。故此题选B。
(二)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帕顿
1.创造性游戏
(1)角色游戏:又称想象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2)结构游戏: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
(3)表演游戏: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
2.有规则游戏
有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有规则游戏主要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有规则游戏的主要结构应包括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和结果四个部分。
6.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智力游戏B.音乐游戏C.角色游戏D.体育游戏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游戏根据教育作用的分类。根绝游戏的教育作用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故此题选C。
7.“小小理发店”区域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音乐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角色游戏的含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小小理发店是由幼儿扮演生活中理发师、顾客等现实角色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故此题选C。
8.由身体基本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
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C.音乐游戏D.体育游戏
8.【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体育游戏的含义。体育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由身体基本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体育游戏主要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是幼儿促进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情节性和竞赛性。故此题选D。
二、游戏的指导
(一)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策略
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1)平行游戏者: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近似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模仿其行为。
(2)共同游戏者:教师直接参与儿童的游戏中与其共同玩耍。
(二)介入的方式方法
1.以参与形式分类
(1)外部干预
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
(2)内部干预
是指成人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2.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分类
(1)平行式介入: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近似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模仿其行为。
(2)交叉式介入:教师通过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到幼儿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3)垂直式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及攻击性行为时,教师以现实中的权威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种垂直式介入法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气氛,不宜多用。
9.星星小朋友想加入“娃娃家”的游戏,但是这个活动区中已经有了爸爸、妈妈、娃娃了。她求助于杨老师,希望杨老师能帮助她进入“娃娃家”。杨老师说:“你可以自己想个办法嘛你们家里除了爸爸妈妈和你,还会有什么人来呢”星星想了一会,来到“娃娃家”,对“妈妈”说:“我当你家里的舅舅行吗”“妈妈”欣然同意了。于是,星星很快进入角色,一会给“娃娃”讲故事,一会带“娃娃”逛超市买玩具。杨老师的介入属于()。
A.平行游戏者B.共同游戏者C.外部干预D.内部干预
9.【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游戏指导介入的方式。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分为平行游戏者和共同游戏者。以参与形式分类分为外部干预和内部干预。外部干预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题干中杨老师并未直接参与游戏,而是通过向星星询问家里还有可能来什么人来引导星星继续游戏。故此题选C。
10.在“娃娃家”中,王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去做客,带去了“生日蛋糕”。于是,王老师和幼儿一起为“娃娃”庆祝生日,唱生日歌、说祝福语。当幼儿冷落了“娃娃”时,王老师又以听到了“娃娃”的哭声,吸引幼儿了解其原因,通过请家庭医生使幼儿知道怎么样照顾生病的人。王老师有的放矢地引导游戏发展情节,培养了幼儿的交往意识,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以参与形式分类王老师的行为属于()。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游戏指导介入的方式。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分为平行游戏者和共同游戏者。以参与形式分类分为外部干预和内部干预。内部干预是指成人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题干中王老师以游戏中客人的身份引导幼儿游戏。故此题选D。
11.当涛涛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和攻击性行为等危险行为时,教师最恰当的介入方式是()。
A.垂直式介入法B.交叉式介入法C.平行式介入法D.间接式介入法
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方式。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分类,可将介入方式分为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和垂直式介入法。垂直介入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交叉介入是由幼儿邀请教师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游戏。平行介入是指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与幼儿用相同的活动材料从事同样的活动。题干中涛涛已经出现了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需要教师垂直介入。故此题选A。
12.周老师看到“妈妈”在喂宝宝,于是说:“哎呦,宝宝吃饭把衣服弄脏了,我和你一起来帮宝宝洗澡吧。”洗完后,周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妈妈你带宝宝出去散步吧。”“妈妈”说:“好吧,我抱宝宝散步去了。”周老师采取的介入方式是()。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方式。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分类,可将介入方式分为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和垂直式介入法。垂直介入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交叉介入是由幼儿邀请教师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游戏。平行介入是指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与幼儿用相同的活动材料从事同样的活动。题干中周老师扮演游戏中角色与“妈妈”一起照顾幼儿,周老师是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到游戏中去。故此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