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博豪|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法律规制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研究员,上海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成员

要目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严格限定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法律边界

三、明确规定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法律事项

四、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法律规制的具体环节

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成为一种持续全球化的现象。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尤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资源的经营有了一个新的趋向,那就是由民间组织或者私人参与经营。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厘清的法律问题,如哪些公共资源可以民间参与经营、民间参与经营以后主体的法关系如何定位、民间参与经营以后行政法治如何应对等。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应当放置在行政法治的大视野中进行认知和考察:公共资源要实现民间参与经营,其主体的行为只有在符合相应客观要件的前提下才能够成立;应当针对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专门制定一个带有总则性的行政法典则,并在这个总则性的典则中确立相应的原则;在今后的法律建构中控制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公权滥用应当作为一个重点问题予以处理;公共资源的发包者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随经营者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或连带责任。

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被定义为一种由私营企业参与财政,设计,建设,拥有,或者运营公共设施服务的规划。公共资源的民间参与经营改变了公共资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即是说将传统的公共资源由行政经营转化为了民间经营。应当强调的是这种转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公共资源的本质属性,所改变的只是公共资源的经营模式问题。

公共资源由非政府主体经营但不改变主体性质

公共资源的民间参与经营一般以契约形式进行

适度保持公共资源经营管控的行政性

公共资源经营过程要求社会化

公共资源的传统经营模式与行政高权的运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以后行政高权在行政资源的经营中日益淡化,其他社会主体对公共资源的广泛参与就是这种高权淡化的结果,也反映了公共资源在行政高权淡化后的经营特征。公共资源的民间参与经营使公共资源的经营从封闭的行政系统转移到开放的社会系统,从单方权力的经营关系转移到对等的法律关系行使之中,这种社会化是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一个重要的法律特征。

公共资源在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所走的是市场化的道路,即是说这些国家的公共资源一开始就与市场机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它作为一个市场问题时,它并没有直接受到行政法规范的调整。有学者指出:“众所周知,私法是实现经济和社会规制的一门脆弱的技术。毕竟,对更有效的规制技术的寻求导致了现代公共规制产生。”这些国家对公共资源的法律控制与其对市场的管制与放松管制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通过干预市场的法律典则对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进行相应地调控,这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所采取的法律路径。后来,随着放松管制及理念的深化,公共资源的民间参与经营也就通过这样的法律典则拓展了相应的空间。这个过程表明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走的是一条非常特殊的路径,尤其在法律调控中是与有关市场的法治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有关行政的法治联系在一起。当然,一些大陆法系的国家由于实行严格的制定法,这便使这些国家从一开始或者说从对行政法制度进行构建时就将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问题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内容之一。那么,行政法如何确定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法律范围呢,大体上有下列法治路径。

一是通过行政程序法调控。行政程序法规范了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所有程序,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概括地讲,行政规划、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处理等等都在行政程序法典则的调控之内,由于行政程序法这种相对全面的覆盖范围,使得有关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问题能够通过行政程序予以调整。例如,行政程序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就是行政契约问题,就是对行政契约的规制和调整。而公共资源的民间参与经营便是通过行政契约的形式确定权利和义务的,所以通过行政程序法来规范和调整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便成了一个基本的立法模式。

二是通过部门行政法调控。部门行政法是指与行政法总则部分相对应的有关部门管理的行政法典则规范或者体系。部门行政法在有些国家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而且在这些国家,部门行政法有着具体的部类,比较典型的是德国的部门行政法及其体系。在德国的部门行政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就是经济行政法,其中经济行政法中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公共资源的经营权问题,公共资源通过民间参与经营是该国行政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德国相比,我国的部门行政法包含着更加庞大的体系范畴,如土地行政法、矿产资源行政法、水利行政法、草原行政法、社会救助行政法、信息行政法、工商行政法、税务行政法等等。而且我国每一个部门行政法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典则体系,在这些复杂的部门行政法及其体系中就涉及到了公共资源的管理。当然,我国部门行政法关于公共资源的规定主要不是公共资源的民间参与经营问题,主要是公共资源的政府管制问题,但也有一些内容涉及到了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

三是通过专门典则调控。行政法的典则体系可以根据各国行政法治的模式和进程灵活予以选择,应当说绝大多数国家的行政法典则体系的发展和形成都遵循了这样的模式。就是说需要对某个方面的行政事务进行调整就制定一个相应的行政法典则,例如英国的《济贫法》、美国的《电信法》、我国的《政府采购法》等都具有这样的立法特点。这种类型的行政法典则很难将它归到行政组织法、行政救济法或者行政行为法之中,但它们在调控特定的行政法关系中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上文我们提到的美国的《电信法》就非常有特色,它就包括了公共信息资源及其民间参与经营的问题。“任何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定都不得禁止或有效禁止任何主体提供州际或州内电信服务的能力。”由此可见,通过专门典则来解决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问题是另一条立法路径。上述我们从立法模式上揭示了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法律范围,然而,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法律范围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则是我们需要从更加深刻的层次予以探讨的。在笔者看来,下列方面是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主要法律范围:

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范畴的法律范围

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主体的法律范围

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关系的法律范围

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方式的法律范围

上文我们提出了对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法律规制的整体路径,除此之外,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一些具体操作环节也是不能忽视的。

关于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成立要件

关于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发包原则

关于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公权滥用及控制

关于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的经营者责任

原文链接

关博豪:公共资源民间参与经营法律规制研究

《法学论坛》简介

山东省法学会主管主办的法学核心期刊,刊登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法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介绍法学领域的最新观点。

THE END
1.民法典的体系构建全面解析法律规范体系最后,该部分包含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规则,比如针对特定行业或活动设定的特别条款,以及一些高层次上的政策指引。这类规范有助于适应快速变化的大环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反映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导向。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就属于这一范畴,它们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临时采取的法律安排。 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25621.html
2.宪法与民法典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高的法律规范,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民法典作为实施宪法的具体法律,是对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的一部重要法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两个层面间的关系,对于推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宪法与民法典之联系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568.html
3.法律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谈唐宋时期的法律制度唐宋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政治氛围融洽,文化气息浓厚,在社会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下,与其他朝代相比,唐宋时期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都呈现出更加完备的特点,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兴邦固国、维护人们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一、唐宋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 01.规范性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173565022726983&wfr=spider&for=pc
4.国家法范文精选学术界对村规民约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基本上都认为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手段,是民间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当代村规民约是村民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本村的生产生活实际制定的涉及乡风民俗、社会治安、邻里关系、婚姻家庭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在https://www.1mishu.com/gjflw/
5.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1)b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两种说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 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13、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这一法律现象表明 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 b法律有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falvshuoshimonishiti/0761604561869406_40.htm
6.民法典的变革从条款到生活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以人为本、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文件,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引领者。那么,民法典与过去有何区别呢? 二、立法创新:从碎片化到全面的制度构建 在前代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民事法律体系,各地制定了大量相互之间存在差异甚至冲突的地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422.html
7.村规民约典型案例9篇(全文)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规民约作为中国农村基层的一种自治性章程有其自身的特点, 涵盖非常细致, 将许多“政府无法管, 法律管不了”的细节纳入了规范, 是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当地社区与森林资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森林资源客观上的管理者和使用者, 其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 某种程度上有着任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8mfd13w.html
8.民法典之农村常见法律知识100问袁州区政府网这就说明,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法律赋予的直接同公民人身相联系的基本权利。婚姻自由既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婚姻关系原则,首先就必须明确,婚姻自由是受法律约束范围内的自由,而不是不受约束的个人绝对自由。任何违反法律的婚姻关系,就得不到国家和法律的保护。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方面。http://www.yzq.gov.cn/yzqrmzf/zcfgb1/202308/d36119cfd25143f885d8b2797b0f4e61.shtml
9.法律知识问答哈尔滨学院根据以上法律规定,你们这种收养关系因没有向当地的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故该收养关系依法并未成立。你的亲戚可自行和王某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该收养关系无效,并可以要求被收养人的亲生父母负担在收养行为期间你的亲戚为被收养人支付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等费用。 http://www.hrbu.edu.cn/xcb/info/1026/1244.htm
10.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概述必看考点(最新版)考试题库D、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规范 点击查看答案 2、单项选择题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统一国际私法(主要是冲突法)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C、美洲国家组织 D、国际统一私法协会 点击查看答案 3、多项选择题 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下列法律关系,属于国际私法调整的有http://www.91exam.org/exam/87-2007/2007021.html
11.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的调适【摘要】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刑法是相关部门法的保障法。我国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在静态的法律规范和动态的法律调整范围方面大体协调,但也存在着刑法的前提性规范欠缺、法律制裁的衔接不合理、刑法的入罪根基不牢固等缺陷,应通过完善刑法与相关部门法的法律用语、规则、制裁,坚持动态上的适度犯罪化和适时非犯罪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49.html
12.当代中国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之间文化冲突的现状成因及出路法律文化领域中的各种冲突,充斥于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之中。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之间的文化冲突。本文所谓的文化冲突,是指某种规范的背后所隐藏的,或者说是规范本身所体现的价值、目的、意义等方面的冲突。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的简单考察,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城市、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86-1020309457.nh.html
1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主要不是被颁布、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