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及对应主体专业论文社会治理与社会矛盾化解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业务研究

一、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及对应主体的错误认知

对于就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等级及其对应的响应主体不是非常熟悉的人而言,出于对突发事件划分为四级的一般知识以及网络上各色鱼龙混杂的信息,非常容易形成以下这种错误结论:

一级(特别重大)——国家

二级(重大)——省级政府

三级(较大)——市级政府

四级(一般)——县级政府

这样金字塔似的结构,好记又看似合理,甚至到了以讹传讹的程度,但其实完全是错误的。它不过仅仅是我国某些个别地区的规定。

实际上,要真正弄明白突发事件响应等级及其对应主体,需要区分三个层次来分析。

二、突发事件响应等级及其对应主体的三个层次

首先要介绍的是,突发事件包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含传染病事件。而这三个层次有着不同的响应等级和对应主体的规定。

(一)突发事件的层次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突发事件的等级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除社会安全事件外,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这三类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仅规定了三类突发事件应当划分为四个等级,但却没有明确规定关于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而仅仅规定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而国务院2006年1月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没有关于突发事件的具体分级标准。突发事件管理基于“分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确立了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体制。故国家层面的立法是原则性、指导性,专项的、还需要地方性、分类性的二次立法。实践中,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一般由各级专项预案来制定的。

3、不同等级突发事件的响应主体

4、小结

①突发事件作为内涵最广的概念,其分为四个响应等级,但国家层面并没有关于等级划分的统一标准。

②关于其响应主体的问题,目前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仅规定,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由国务院作为响应主体,而特别重大以下级别的突发事件的响应主体,国家层面并没有统一规定,而是交由地方在不同类别的预案中自行规定。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层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中的一种。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1.3条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不同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

目前仅针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着国家层面的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而特别重大以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层面尚无统一标准。

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C、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D、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E、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F、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G、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特别重大以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划分尚无统一标准

《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卫办发[2006]79号)第一第(二)款仅仅规定了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同时规定“其他三级分类标准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也仅规定了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具体内容同第①点),并未规定其他三级的分类标准。实践中,特别重大以下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一般交由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预案规定。

3、不同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主体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4.3条规定,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而特别重大级别以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标准由各地方自行制定,其应急处理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4、小结

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响应等级,但国家层面仅针对特别重大这一级别有具体统一的划分标准。

②关于其响应主体的问题,目前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仅规定,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响应主体,而特别重大以下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主体,国家层面并没有统一规定,而是交由地方预案自行规定。

(三)传染病事件的层次

传染病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种。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并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传染病事件的类别及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之间的关系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不分级,而是分为甲乙丙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为四级,二者并无一一对应关系。其中,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部分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呈扩散趋势)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他传染病种类具体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何种等级,交由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专项预案具体规定。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根据其性质及扩散趋势,则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响应主体

传染病事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其应急响应主体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主体并无二致。但基于传染病事件的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上述规定,《传染病防治法》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启动预案、采取措施前添加了前置程序,即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之后,也就意味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没有实质的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的启动权。

3、小结

①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部分乙类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呈扩散趋势)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他传染病种类具体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何种等级,交由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专项预案具体规定。

②关于其响应主体的问题,有特殊前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在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之后,才能启动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一)北京

1、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

《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1.6条也仅规定了特别重大级别的划分标准,而没有关于特别重大级别以下的划分标准。

2、关于不同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响应主体的规定

《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4.3条对北京市不同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对应主体做了如下规定:

①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开展对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②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应急响应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属地区(县)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属地区(县)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负责同志负责指挥处置。

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的应急响应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经总指挥批准,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领导指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

④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的应急响应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立即上报市应急委,由市应急委报经国务院或者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上海

《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第1.3.2条明确规定了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划分标准。

《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第4.2条对上海市不同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对应主体做了如下规定:

①I级响应

②Ⅱ级响应

市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

③Ⅲ级响应

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市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④Ⅳ级响应

区县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市卫生局提供技术支持。

(三)湖北

《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没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明确规定。

《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5.3条规定: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事发地县级政府必须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发生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市(州)政府必须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同时,对湖北省不同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对应主体做了如下规定:

①Ⅰ级响应

省卫生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主持会商会,决定应急处置的重大事项,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方、部门按以下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省卫生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主持会商会,指挥、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省卫生应急办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省卫生应急办开展以下工作:及时掌握应急处置情况、责成部省属医疗卫生机构指导事发地开展处置工作、必要时省卫生厅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地方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THE END
1.法律的层次等级如何划分法律的层次等级如何划分 体系是以宪法(或根本法)为核心,由不同层次或等级的法律有机结合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宪法(或根本法)属于第一层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等基本法律属于第二层次,基本法之下还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层次的法律等等。与此相适应,较低一级层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应当是来自并服从于(即低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4761357_666607170.shtml
2.按法律效力等级划分规则,以下属于法律层次的是()。按法律效力等级划分规则,以下属于法律层次的是()。 A.合同法 B.广西区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C.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D.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在以下列出的法律中,处于法律效力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512902.html
3.卫生法律层次是怎样的?爱问知识人卫生法律层次按照目前我国立法的法律效力等级,将卫生法律层次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https://iask.sina.com.cn/b/6eocWMjQdSl.html
4.学历层次是什么意思(不同等级和类别)学历等级基于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进行分类。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家标准》,学历等级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初级职业学历 指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人才,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 2、中级职业学历 指接受过较高层次职业教育,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人才,包括高等专科学https://www.crxlts.com/news_5694819.html
5.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印发校级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实施方案的通内师院发〔2018〕58号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统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内师院发〔2020〕198号 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工作方案内师财字〔2017〕3号 内江师范学院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工作方案内师院发〔2018〕158号 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
6.社会学概论考试重点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在不同层次或等级间的 流动,称为(垂直流动)。 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丁伯根)。 9.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交换关系) 10.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 这种划分方法是(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1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 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作https://m.360docs.net/doc/4015163863.html
7.农村地下水污染论文9篇(全文)层次等级性原理是把整个客观世界看作一个结构有序的、多层次等级结构的统一体。地下水地质环境评价中考虑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相互关系较复杂, 孤立研究其中的任何部分或仅从个别方面思考和解决的方法难以奏效。需要分层次划分出影响因素, 综合研究。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8332s9u.html
8.福建省涉台地方立法在此基本法律指引下,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具体的、技术性的行政命令。如此层次分明的立法体系,使得其管制、限制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的目的得到很好的实现。 (三)从效力上看,效力等级不高,易受其他因素影响 从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不高,加上涉台事务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台地方立法更https://www.fjrd.gov.cn/ct/1106-36988
9.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哪些部门对放射性伴生矿进行监管,这些监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划分的? 国土部门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灾害评价文件;安监部门审查采矿工程和尾矿库的安全预评价以及职业卫生预评价;水利部门负责审查水保方案;环保负责审查环评文件,有辐射专篇的审查包括辐射专篇的环评文件。 http://www.bb1y.com/yydt/info.aspx?itemid=1611
10.网络中心本规范撰写的格式遵循国家标准GB/T1.1-2009中规定的层次划分及其编号规则,采用“章”“条”“子条”和“子条下的条目”,以及段或列项的结构。本规范的每个部分根据内容的繁简程度,“段”或/和“列项”可能会出现在“章”“条”“子条”或“子条下的条目”下。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1.一文掌握核心要点!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保制度等级保护制度的法律依据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第147号令) 公安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https://blog.csdn.net/QIANDXX/article/details/141134476
12.学术卡片熊丙奇:高校人才称号不是划分等级的标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https://www.gmw.cn/xueshu/2021-02/26/content_34646459.htm
13.《成都市住宅物业服务等级划分》成都市法规4.1本标准通过对住宅物业服务进行等级划分,为物业管理活动的双方当事人确定物业服务等级提供依据。 4.2住宅物业服务等级划分为五级,一级为最低等级,五级为最高等级,高一等级要求包含相应低一等级的要求。 4.3住宅物业服务包括综合服务、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运行和维修养护、装饰装修管理、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维护、绿http://www.tianfuzhicheng.com/show-72-949-1.html
14.有关安全评价方法(三)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等级划分 为了评判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以及它们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大小,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给出了各类危险性的划分标准。该法将危险性的划分4个等级: (1)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2)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 (3)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https://www.lawtime.cn/info/shengchan/aqsczd/2012071145607.html
15.厦门赢晟科技有限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福建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闽环保应急〔2015〕2号)有关内容和http://www.xm-yingsheng.com/news_view.aspx?NewsID=54&NewsCateID=83
16.课程一、旅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专项法规、规章?相关条例和规定?援引的其他法律、法规二、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6.3旅游目的地安全应对 一、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迅速处理原则属地处理原则妥善处理善后原则立即报告保护现场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有关单位负责人应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3ff29a9e60d0f25b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