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刑事审判中运用思维导图?刑法犯罪流程图树状图

思维导图起源于英国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书。它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用图表来表现出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工具,重点是将思维可视化。

人脑不是按照工具条和菜单的方式进行思维,而是进行有机思维,即像神经系统或树枝。要进行良好的思维,需要有能反映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正是这一工具。

思维导图能将思维从线性(一维)转向到横向(二维),再逐步扩展为发散性或多维的程度,将大脑思考的内部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能有效辅助人们高效思考,将思维变得更加直观、清晰。

图片源自网络

思维导图的常见类型

2.树状图

图片内容仅供参考

树状图有横向和竖向图两种,主要是模仿树木的枝干,从主枝干上分散出多个小枝干。利用树状图可以对零散和数量繁多的事物进行分类,一个主题对应若干个类别,这些类别再细分为对应各具体事物的罗列,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将无序变得有序。

在刑事案件审理中可以运用于犯罪团伙之间的层级分工、展现公司的内部结构等。

3.鱼骨图

鱼骨图也被称之为因果分析图,顾名思义它像鱼的骨头,头尾之间用粗线条连接,鱼骨身上延伸出许多小鱼刺。我们将问题标注在鱼头处,将产生问题的原因按照可能性大小分布在鱼刺上,机会大的原因鱼刺较长,机会小的原因鱼刺较短。

鱼骨头具有简洁明了、直观的特点,以图像化的方式呈现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各个原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分析出引起问题的关键性原因。

在刑事案件审理中,可以借助该图分析案件争议的焦点,通过分析控辩双方各自的理由,分析成立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帮助我们形成内心确信,采纳正确的观点。

4.程序流程图

绘制流程图时,为了提高流程图的逻辑性,一般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一个流程从中心主题开始,以结尾主题结束。开始主题只能出现一次,而结尾主题可出现多次;同一流程图内,同一主题的大小需要保持一致,同时连接线不能交叉和弯曲。

5.法律关系图

该图主要是呈现出不同法律主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梳理涉案主体之间的联系,用特定的方式将其连接起来,从而直观地展现出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

在刑事审判中可以用来分析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中被告人之间的分工、作用大小等。

思维导图的常用工具

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用纸和笔进行手绘,也可以借助制图工具进行绘制,目前思维导图的制图工具种类繁多,常用的有MindMaster、Edraw、Xmind、MindMapper、WPS中的PPT、幕布、百度脑图等。

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1.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适合的导图类型

2.基本图形

一个主题+若干个分支主题

3.制作步骤

首先确定一个中心主题,根据隶属关系和从属关系将中心主题分化成若干个分支主题,各个分支主题又可以各自分化成子主题,从而不断拓展延伸。

各个大小主题之间用线条连接,线条上还可以写上关键词表明相互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主题的内容需要用同种颜色标识,线条随着延伸要逐渐变细。

4.以WPS工具为例的思维导图制作操作方法

第一步:新建一个WPS的PPT文档,在菜单栏中点击插入“在线脑图”,既可以选择已经制作好的模板导图进行编辑,也可以新建空白进行自由编辑。

以新建空白为例,先根据需求选择导图的结构,常用的有树状结构图、左右分布图、组织结构图等。

第二步:在空白区域选择图形和文字制作主题要素。

先新建一个“中心主题”并拖动到合适的位置,选中“中心主题”,点击插入,可新建“分支主题”。

选中分支主题,点击插入,可新建“子主题”“同级主题”或是“父主题”。

根据办案的需求,将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逐步完善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步:编辑主题图形和文字的样式,使之清晰明了,具有美感。

点击“样式”,可以选择主题边框的类型、颜色、弧度等;双击边框可以输入中心主题、分支主题以及子主题的文本内容,点击右键可以对文本的大小、字体、颜色等进行编辑。

主题之间可以自由进行拖动,根据需要拖拽到合适的地方,连接线条也会随着主题的移动而移动。

第三步

第四步:导出文件,保存思维导图。

在完成思维导图的编辑后,点击导出,将思维导图以PNG或JPG图片的形式进行保存,这样思维导图的绘制工作便完成了。

后续在使用导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新情况需要修改,可以将该导图重新导入到WPS的PPT中进行重新编辑修改。

第四步

思维导图在刑事案件审理中的

具体运用

下面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26批指导案例147号“张某某、毛某某、张某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为例,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首先介绍一下基本案情:

2017年4月15日凌晨4时左右,张某某、毛某某、张某三人携带电钻、岩钉、铁锤、绳索等工具到达巨蟒峰底部。被告人张某某首先攀爬,毛某某、张某在下面拉住绳索保护张某某的安全。在攀爬过程中,张某某在有危险的地方打岩钉,使用电钻在巨蟒峰岩体上钻孔,再用铁锤将岩钉打入孔内,用扳手拧紧,然后在岩钉上布绳索。张某某通过这种方式于早上6时49分左右攀爬至巨蟒峰顶部。

毛某某一直跟在张某某后面为张某某拉绳索做保护,并沿着张某某布好的绳索于早上7时左右攀爬到巨蟒峰顶部。在巨蟒峰顶部,张某某将多余的工具给毛某某,毛某某顺着绳索下降,将多余的工具带回宾馆,随后又返回巨蟒峰,攀爬至巨蟒峰10多米处,被发现后劝下并被民警控制。

在张某某、毛某某攀爬开始时,张某为张某某拉绳索做保护,之后张某回宾馆拿无人机,再返回巨蟒峰,沿着张某某布好的绳索于早上7时30分左右攀爬至巨蟒峰顶部,在顶部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

在工作人员劝说下,张某、张某某先后于上午9时左右、9时40分左右下到巨蟒峰底部并被民警控制。

经现场勘查,张某某在巨蟒峰上打入岩钉26个。经专家论证,三被告人的行为对巨蟒峰地质遗迹点造成了严重损毁。

第二步:根据控辩双方的意见,用导图归纳争议焦点。

该图用横向树状图的形式将本案的三个争议焦点罗列出来,并将控辩双方的观点以支持和否定进行分类,同时附上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从图中可以分析出各方观点的采信程度,帮助审判人员对争议焦点进行归纳评判。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1是专家意见是否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支持观点事实和法律依据较为充分,应予采纳,虽然目前没有鉴定机构可以对巨蟒峰的损毁程度进行鉴定,但侦查机关委托了四名专家对打岩钉造成巨蟒峰的损毁情况给出了明确的专业意见,该意见结论明确,程序合法,具有可信性,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七条关于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具检验报告的规定,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2是巨蟒峰的损害结果是否达到了严重损毁的程度。支持观点事实和法律依据较为充分,应予采纳,从图中可以看出专家意见是从地质学的角度,认为打岩钉攀爬行为对巨蟒峰造成了永久性的损害,破坏了其基本属性即自然性、原始性、完整性,达到了严重损毁的程度。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3是巨蟒峰是否属于刑法保护的名胜古迹。支持观点事实和法律依据较为充分,应予采纳。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受我国《刑法》保护的名胜古迹。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巨蟒峰地质遗迹点是其珍贵的标志性景观和最核心的部分,既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自然资源性资产,也是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产,故属于刑法保护的名胜古迹。

第三步:进行定罪量刑的分析。

关于案件定性,可以从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着手,利用导图制作出主体、主观、客体、客观四个要件,从被告人的行为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

本案中三名被告人在受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巨蟒峰上钻孔打入26个岩钉,主观上具有毁损名胜古迹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严重损毁,情节严重,主客观相一致,故构成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

关于量刑,可以将被告人的法定、酌情情节以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法定刑规定、案件的事实性质、认罪悔罪态度、社会危害性等对被告人量刑处罚。

借用导图结合案件事实可以分析出三人系共同犯罪,其中被告人张某某首先提出攀爬巨蟒峰,具体实施钻孔打岩钉的行为,系主犯,其有坦白情节,可从轻处罚;系初犯、偶犯,有认错表现,可酌情从轻处罚。

被告人毛某某为张某某拉安全绳做保护,并帮助拿工具,在共同犯罪中起帮助作用,系从犯,可从轻处罚;其认罪悔罪、系初犯、偶犯,可酌情从宽处罚。

被告人张某认罪悔罪,可酌情从宽处罚,其只在张某某、毛某某攀爬的开始阶段,拉安全绳做保护,在共同犯罪中起帮助作用,系从犯,所起的作用相比毛某某更小,犯罪情节轻微。

第四步:制作审判流程图,撰写裁判文书。

思维导图制作运用小技巧

1.突出重点,进行明显标示

先将关键要素筛选出来,并在导图中重点体现出来,可以用醒目的图形或颜色进行标示。

图像可以触发无数的联想,故只要有可能,就使用图像。在图像上尽可能使用多种颜色,色彩会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需要有变化。

2.利用关键词对中心主题进行联想延伸

思维导图是用来呈现发散性思维的,是基于一个基本框架来补充,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

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主题,并根据该中心主题利用关键词进行联想,从而发散出多个小内容。使用关键词更有利于进一步联想和想象,从而进一步激发思考。

3.明确层级与结构

4.按照收集信息、归类信息、可视化信息的步骤制作导图

收集是指将涉及主题的所有要素整理出来,归类是指按照类别对要素进行归纳,可视化是指将要素贴上标签,方便识别。

对上述要素进行归类,按照诉前、诉中、诉后的顺序进行,并制作流程图,用关键词进行标识,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案件审理进行到哪一阶段,从而为下一步工作做好计划,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THE END
1.法律层级划分图法律层级顺序结构图法律效力等级排序图解,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张“地图”,为我们揭示了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层级关系和适用顺序。它不仅是法律人士研究法律体系的工具,也是普通民众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窗口。通过这张图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国家的法治大厦。法律效力https://blog.csdn.net/pengpengjy/article/details/114107243
2.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效用积累过程 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
3.我国法律的层级(图解)我国法律的层级(图解)今朝船长 >《法律法规》2022.05.23 山东 关注 (本图片系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国学历层级一览,看看你在哪一层 目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839616_1032738124.html
4.科学网—法律与道德的精准定义法律的特征与功能如下图: (二)道德的全新定义 非规范性行为准则: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非规范性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称为非规范性行为准则(或非规范性行为规范)。 道德:非规范性行为准则(或非规范性行为规范)称为道德,即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非规范性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称为道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8-1182330.html
5.华北高速: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公司暨注3:图中实线“—”表示直接持股关系,虚线“---”表示间接持股关系; 注4:图中已列示招商公路所有股东,不存在其他未披露股东。 74 (二)主要控股子公司 截至重组报告书签署之日,发行人(不含华北高速,下同)有实际经营业务的控股 子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直接及间接 公司名 注册资本 序号 层级 注册地 持股比例 主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100900000329_17.shtml
6.章剑生: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层级监督行为的可诉性【摘要】在通说上,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层级监督行为一直被归入行政内部行为,不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崔永超诉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种通说支持下的重要判例之一。在该案的裁判理由中,法院将层级监督法律关系定性为行政内部行为时,已经足以支持该案的裁判结论。然而,裁判理由论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5/8558.htm
7.法学法学(law science),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1]。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