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采图书坚持“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选择图书时充分考虑图书的知识信息、内容深度、涵盖范围以及读者对图书的借阅需求程度,结合本馆馆藏信息,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权威信的图书进行采购。同时也可以通过具体书名、作者、出版社或者指定类别的图书进行专项采购。
1.1.2采购工作时的便捷性
开展图书现采工作时,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就近选择图书采购点,方便己方工作上的安排与调整。图书现采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图书进行甄别、审核、查重的过程,省去了因图书版本、品相、副本数量等问题而产生的退换货工作,减少预订采购图书模式中招投标、书目校对、馆藏核查等繁杂工作的工作量。
1.1.3图书上架借阅的时效性
1.1.4书目信息概况的直观性
在采书现场,现采人员可以查看图书书名、作者、版本、品相等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图书销售人员的沟通,咨询有采购意向的图书库存情况是怎样的,了解最近热销图书、新出图书有哪些,对采购的图书有一个全面的、很直观的了解。
1.2图书现采的作用
1.2.1完善馆藏图书结构,丰富馆藏图书内容
1.2.2解决读者的借阅需求
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列宁曾说:“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10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流传,吸引了多少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有多少图书被读者带回家去,有多少儿童来阅读和利用图书馆”。这一论述道出了图书采购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质,普通预订采购图书的模式针对性、时效性较差,无法全面、及时的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这就容易出现读者想要借阅的图书却没有馆藏副本,或者现有副本数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图书现采的模式对读者反馈信息的登记与核查,从读者读者呼声高、需求大的、专业性强的图书中挑选出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图书进行采购,快速有效的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2图书现采的常见问题
2.1现采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2.2现场采购与预订采购缺乏沟合理、有效的沟通协调
2.3现采图书与典藏之间的矛盾
3完善图书现采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建立一套完善的图书现采管理机制,制定详细规范的图书现采步骤,明确现采人员的岗位职责,使现采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让现采人员能够按要求逐步落实现采工作,有章可循。从现采图书的信息采集、实时动态的把控,到现采图书的甄别、审核、查重、采购,都需要健全的现采管理机制作为图书现采工作的保障。与此同时加大现采经费支持力度,优化图书采购经费中现采经费所占比例,拓宽经费使用形式及渠道,使经费能够灵活使用。
3.2建立固定现采团队,加强人员业务培训
现采人员专业水平是决定现采图书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提高现采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保证现采图书的质量,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因此,可以依托现有图书管理员为基础,从中抽选有图书管理经验、了解整体馆藏图书结构、掌握部分大类图书详细内容的馆员,建立一个涵盖各类图书固定的现采团队,以便可以跟踪各类学科图书的发展动态,能够针对各类学科的图书全面系统地搜集、审核、采选,保障馆藏图书结构的整体性、合理性、全面性,最大化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