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内容划分: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书籍(英文:Book;拼音:shūjí;注音:ㄕㄨㄐㄧ_)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中国古代纸张推广前,书籍多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编成。
去年底,单位组织到某高校进行业务培训一周,课程内容丰富,安排紧凑,请来的授课老师都是业界名师,个个都有两把刷子。不过,此次培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专业知识的获益,而是一位授课老师推荐的学习APP——慕课(mooc)。老师说,他经常在慕课上面听课,各种学科都有,本专业的,其他专业的,都会听一听,既方便,又受益。
听完老师的介绍,当时就觉得,作为一名业界大咖,还能保持持续学习、广泛涉猎的状态,真是令人钦佩啊!直到最近读了《通识:学问的门类》,再回想这位老师的做法,才发现终身学习、跨学科学习已经是现代社会加强“文化修养”的必然趋势了。
《通识:学问的门类》一书由日本理学博士、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主编,主要是从宏观的视角俯瞰整个学科世界的脉络。全书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四大门类,简要地对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文学、建筑等36个具体学科进行了介绍。
那年高考后,成绩没有预期理想,对于填志愿更加茫然。本来对于大学和专业就没有多少感性认识和了解,加上成绩尴尬,拿着志愿表根本无从下手。说实话,也并非完全没想法,对于专业,我倒是很想学中文系的,毕竟只有语文成绩最好。但是,填志愿那天,我鬼使神差地找到了语文老师征求意见,语文老师的答复却是:不要学中文啦,中文不好,填法学吧……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选了几个学校,全部填成清一色的“法学”专业。
我以为在填志愿方面,自己已经是最糊涂的一个了,没想到还有更可爱的“糊涂虫”。后来“如愿”考上了某大学的法学院,开学后见到了新室友,大家叽叽喳喳地聊着为什么填了法学专业。其中一个室友萌妹子的回答令我终身难忘:我以为“法学专业”是指“法语专业”!
瞧瞧,当年有多少人是稀里糊涂地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呀!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对学科和专业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如果当时除了埋首高考书本,还能读到像《通识:学问的门类》这一类的关于学科的介绍,在选专业的时候就不至于太盲目。
那,现在才读《通识:学问的门类》为时已晚吗?非也!
如果说,彼时读《通识:学问的门类》是了解学问的门类,那么,此时读这本书,就是要透过门类看门道了——收获很不一样。
读完《通识:学问的门类》,我至少形成了以下几个认识:
我发现,在《通识:学问的门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恐怕就是亚里士多德了。说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学霸”。
随便把书一翻,亚里士多德便无处不在——哲学(“形而上学”)、语言学(欧洲古典语法的开创者)、心理学(“心灵等级”)、神话学(“神话即寓意”)、政治学(“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法学(正义论的先驱)、教育学(论述过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物理学(将所有科学知识进行体系化整理和归纳,其中一门就是物理学,时称“自然哲学(physics)”)、生物学(博物学创始人,著有《动物学》)、化学(“四元素说”)、数学(“自然科学的数学化”)、医学、文学(诗学之始,著有《诗学》)……大神是如何炼成的?亚里士多德会告诉你:学习门类多了,就一通百通了!(膜拜~~)
说实话,像《通识:学问的门类》这种通识读本,多少有点枯燥。文科生读理科,就会似懂非懂。那么多的人名,那么多的术语,通读一遍,能记下来的寥寥无几。但是,当你在书中读到似曾相识的内容,瞬间与过去读到的知识建立了联系,就会感到无比亲切和惊喜了。
比如,在读民俗学章节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名叫“南方熊楠”。我就想起曾经在《学会学习》一书中读过南方熊楠的阅读法——“图书馆抄阅法”。在读生物学章节的时候,书中提到了一本书叫《塞尔博恩博物志》,我可是原原本本读过全书呢,原来这本书算是博物学里的经典之作啦,幸会幸会!另外,在日本**章节,看到曾经看过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导演原来是非**行业出身的,颇觉惊讶,更多了几分钦佩。
总之,《通识:学问的门类》一书可以是准大学生的“学科指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的“学科智库”,还可以是普通读者的“通识文本”,开卷有益,各取所需啦。
1、《猜猜我有多爱你》
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著
简介:《猜猜我有多爱你》是2006年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山姆·麦克布雷尼。该书是一本睡前故事读物,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大兔子说:“哦,这我可猜不出来。”“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的不能再开。
2、《365夜故事》
作者:鲁兵主编
简介:这本故事集,是给孩子们的一束繁花,其中有反映孩子们自己的生活的故事和童话,有非常古老的神话和寓言,有外国的童话和传说,也有增进知识,启迪指挥的故事和童话,其间还点缀了几首儿歌,几则谜语。凡是于孩子们有益而有趣的故事,我们能找到的都尽量收了进去。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你就被领入到了一个多姿多彩、奇妙变幻的故事王国中。这些故事,使你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每一个夜晚,都拥有一片绚丽的云霞,一个美丽的梦。
3、《小巴掌童话》
作者:张秋生著
简介:《小巴掌童话》是2006年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秋生。本书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4、《落叶跳舞》(绘本)
作者:[日]伊东宽著
简介:沙沙沙,起风了,在冬日寂静的树林里,一群落叶在快乐地跳舞……用实物剪贴的落叶形态各异,表情丰富,像魅惑的精灵,带出作者心中丰盈的诗意。
5、《月亮的味道》
作者:(瑞士)格雷·涅茨
内容简介:月亮可以吃吗?是软的,还是脆的?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饱含智慧的标题不但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可是,该怎样才能品尝到月亮呢?一群小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天梯,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