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①请示的理由。这部分十分重要,它是请示的依据和出发点,是能否得到满意批复的关键,一定要充分说明理由。

②请示的具体事项及要求。这部分有什么就写什么,要明确、具体。

③结语。一般用“妥否,请批示”等语。

(二)写作要求

1、请示的理由要充分有力,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要明确。对请示事项的理由要实事求是,具有说服力,不能虚报。注意行文语言,选用词语要谦敬、分寸得当,一般不用请马上、请立即等词语。

3、切忌多头主送。请示要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向上级主管机关或主管部门行文,一般只报一个主送机关。如多头主送,容易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诱,或领导机关的批复不一致。如县(市)妇联向省妇联写请示,同时也让设区市妇联知悉,则可用抄报的形式。请示不能送领导个人,不抄送下级机关。

4、请示和报告的内容不能混淆。请示与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三)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上行文。其区别是:

(1)行文目的不同。请示需要上级对下级有明确的批复;报告则是下情上达,上级领导机关只作为阅知件,不作答复。

告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

(3)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需要上级批示的事项;报告只是汇报事项。请示中可以有报告事项,但报告中不可夹带有请示事项。在行文过程中请示与报告这两个文种混用和不分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该用请示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有的请示件标题用“关于xxx的请示报告”,这都是极不规范的。

二、报告的写作要求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报告的原由,即为什么写报告;二是报告的事项,用“现将报告如下:”之类的转接语引出报告的事实和问题,这部分要突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三是结束语,可根据报告内容的不同写明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情况报告)、随文报告、答复报告和建议报告。

(1)综合报告。是下级机关为了使上级机关全面了解下级机关各方面情况,便于上级机关掌握全局,指导工作而写的公文。综合报告的主要特点是:汇报的情况和反映的问题比较全面,一般和工作总结结合起来。综合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报告起因和报告内容两部分。报告起因即说明为什么要写报告,报告起因一定要集中、概括、简要直陈。有时就是几句话,报告起因与报告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用语,往往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是报告正文的主体,一般要写明完成任务、进行工作、处理事情的依据、过程、措施以及结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与安排。报告正文的结尾用语一般用“特此报告”表述。

(2)专题报告(情况报告)。是为了向上级着重汇报某项工作和某个问题,以使上级了解情况,做出指示而写的公文。专题报告的显著特点是,报告的内容专一。专题报告可分为:反映某项工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意见的专题报告;为总结某项工作而形成的经验性的专题报告;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或工作而召开会议所形成的会议专题报告;工作中有了错误,需要向上级机关检讨所形成的检讨性专题报告;对某一事情或某种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专题报告。

各种专题报告的格式大体一致。正文内容,由于专题报告种类不同,在写法上有所差异。一般说来,专题报告的正文大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是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正文开头一般先详细叙述新情况产生的缘由、情况和问题等作为“依据”,然后用“为了”等句式点名主题,再用“现如下”句作为过渡语,转入分旨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随文报告。是指报送文件或物件时随件附文。它的范围比较明确,写法也较简单,一般只对报送的文件、物件作简要说明。

(4)答复报告。是被动回答上级询问的一种随机性呈报,正文开头一般先引用上级来文(或领导批示要求、函电)作为“依据”,然后用“现将报告如下。”一句点明“意图主旨”兼作过渡语,转入分旨部分的详细叙述。答复报告结尾处常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做结语。

(5)建议报告。是主动向上级提出建议要求批转的一种祈使性上行文,一旦被批转后,便可作为下行文下发。正文开头应先逐一说明本建议的“事实依据”、“理论依据”、“目的主旨”和“意图主旨”等,然后用“具体建议如下”一句过渡语转入用“一、二、三”序号列项,或用小标题分列的分旨要素。建议报告的结束语常用“以上报告(建议)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即使是综合报告,也要重点突出几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简略带过。

2、要有分析,不能只罗列现象,要着力揭示问题的实质,分析发展趋势。

3、要注意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即报告的内容要有新意,要注意时效性。

4、内容要真实可靠,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报喜也要报忧,讲成绩也要找出差距和不足。

5、注意一文一事,不要夹带请示事项,简明扼要,文字精炼。

三、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按内容性质和写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①用于颁布行政法规的公布性通知。

②用于批转下级机关来文的批转性通知。

③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的转发性通知。

④用于对下级机关发布指示的批示性通知。

⑤告知一般事项的一般性通知。

⑥会议通知。其内容构成一般由“原由”和“具体事项”组成。“原由”要讲清目的;“具体事项”的内容要直截了当明确具体,有的很简短,另起一段写明所要求的事项即可。

通知的适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高灵活及时不受单位级别限制,无论机关、学校、企业、部队、群众团体都可以使用。同时,它行文简便、写法灵活、种类多样,写作方式可以不拘一格,长篇、短篇、大事、小事都可以根据需要制发通知。

四、总结的写作要求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并从中归纳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和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公文。

(一)分类和作用

1、总结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总结可以分为若干类。

(1)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性总结(全面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经验总结)。

(2)按性质可分为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等。

2、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公文,其作用具体

如下:

1、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项工作,不论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2、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事物,都存在着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就需要总结。

3、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这个人能否承担某项工作气执行某项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水平,二是解决、处理实际工作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的,相得益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总结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4、总结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一项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总结能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对成绩与不足、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做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汇报,能引起领导重视,争取领导的更大的支持和指导。

(二)格式与内容

总结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落款四部分。

3、正文。正文是总结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一般要写明以下几个问题:

(1)工作情况。即进行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方法和步骤,有哪些效果,取得了什么成绩。

(2)经验和体会。即工作中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取得成绩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在全文中占主导地位,写时要注意主次和详略,注意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3)问题和教训。即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给工作带来哪些损失和影响。这部分着重分析问题、教训的存在以及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如果是着重反映问题的总结,则应把问题和教训当作重点来写。

(4)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即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出一些新的奋斗目标,以表示决心,展望前景,鼓舞斗志。

4、落款。总结的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机关总结的署名,一般不放在落款处,而写在标题中或标题下。有的总结随文发送,所以总结上不署名。个人总结署名,一般写于正文后的右下方。

公文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公文?

公文是法人之间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公文就是公务活动中使用和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

二、公文的种类?

1《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三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记要。

2《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四种,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记要。3企业常用应用文

通知、通报、规定、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讲话稿、简报、计划、总结等

三、公文的作用

1、策令作用

2、规范作用

3、计划作用

4、组织作用

5、协调作用

6、控制作用

7、协调作用

8、联系作用

9、凭证作用

公文撰写方法

一、总结

1.怎样撰写总结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它要对整个工作进行分析、评定和综合,找出经验、教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今后工作。

2、总结的分类

总结按照其工作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工作总结和专题性工作总结。

①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四部分组成

②开头,即情况概述。

③主体,即经验体会。

④结尾,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4、撰写总结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收集和占有材料

②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③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④叙议结合,语言简朴

二、计划

1、怎样撰写计划

计划――为做好某项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目标、要求,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而预先作出安排时拟定的一种公文。

2、计划分类

①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和文种四部分组成

②正文:前言,相当于导语,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和主要依据。③主体,计划的主要内容,由目标、措施和步骤组成。

④结束语

4、撰写计划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②计划中的目标、任务、指标等要写明确

③使用表格式表达计划内容,表格设计要简明,不要在一张表格上列过多的项目,必要时,可以把计划内容分成几张表格来体现。

三、请示

1、怎样撰写请示

请示――下级单位在工作中发生的不能自行决定的重大问题,或不属于本单位权限审批范围的事项,需要上级解决、批准或指示时使用的文种。

2、请示的分类

请示大体上有五种,即审批事项请示、解决问题请示、建议性请示、请求性请示、答复性请示。

①标题:要准确点出请示事项。

②主送机关: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

③正文: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落款

4、撰写请示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不越级请示

②不多头请示

③要一文一事

四、报告

1、怎样撰写报告

报告――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报送材料、答复上级询问时使用的文种,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①标题:要准确点出报告事项。

②报告引据: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交待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③报告事项

④结尾

五、会议纪要

1、怎样撰写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个与会单位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文种,它是将会议研讨情况和成果摘要综合而成。

2、会议纪要的分类

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

①标题:单位名称+会议名称+文种;会议名称+文种

②正文:

③总结部分

④分述部分

⑤结尾

六、述职报告

1、怎样撰写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述职者在被考核过程中,向自己的任命部门和上级领导及职工群众汇报自己在一个时期内守职、尽责和施政情况的书面报告,是干部考核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①标题

②称谓

④开头部分

⑤主体部分

⑥结尾

⑦落款

3、撰写述职报告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实事求是

②语言要恰当、得体

公文写作技巧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套路

公文写作的基本套路三段式: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要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打腹稿的过程就是谋篇和立意的过程:

1、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2、拟定写作提纲

三、公文写作怎样收集材料

公文材料是公文写作的物资基础

1、以前的和最近的

2、正面的和反面的

3、点上的和面上的

4、直接的和间接的

四、熟记公文的结构

从公文结构的整体来分析,一般的结构为:

开头――主体――结尾

五、公文开头的几种写法

公文开头要开门见山,起句立意、简洁精炼、富于概括力。

1、根据式

2、原因式

3、目的式

4、引文式

6、事实式

六、公文结尾的几种写法

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应简明概括,意尽言止。

1、总结式

2、展望式

3、号召式

4、要求式

5、特定式

公司行政公文处理常识

一、行政公文管理和制发的责任单位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本公司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对各职能管理处室起草的以公司名义制发的上行、下行和平行公文进行审核和管理,从政策、格式、行文规则上把关。未经总经理办公室审核登记,任何车间和处室均无资格以公司名义制发公文,没有法定效力。

二、公文格式

1、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制度类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写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3、公文除“会议纪要”以外,都应加盖印章。

4、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三、发文办理

发文办理是指公司名义制度公文的全过程,即:

草拟→本处室负责人签字→会签→审核→签发→登记、批发文字号→打字→校对→缮印→用印→登记、分发

※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1.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2.公文结构层次序数

3.应当适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公文中的数字

5、拟制公文

6、装订要求

7、公文的版面要求

数字格式批量转换

查找对话框中的快捷键

执行“编辑-查找”命令,或者按“Ctrl+F”键调出查找对话框,会发现对话框中的许多项目之后都有一个带下划线的字母,这就是此项的快捷键了,不过一定要先按Alt键才能让它们起作用,比如按“Alt+F”,是查找下一处,按“Alt+M”是打开高级选项,按Alt+D/P/G,是在查找、替换、定位这三个选项卡中切换等(本技巧同样适合其它的对话框)。

另外,在office20xx中进行查找/替换时,我们经常会在不关闭查找/替换对话框的情况下,切换到正文中进行修改,然后再回到查找/替换对话框中继续操作,一般都是通过鼠标点击进行切换,其实直接按Ctrl+Tab键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在最后一次搜索结果中快速浏览

当你搜索完毕,退出查找对话框后,如果想回过头看看刚才的搜索结果,这时不用再打开查找对话框,直接按Ctrl+PageUp键或Ctrl+PageDown键,就可以在上一次的搜索结果中快速浏览了。

高亮显示所有搜索出来的结果

为了让搜索出来的结果更醒目,可以让搜索的结果内容高亮显示出来。操作很简单:在查找对话框中选中“突出显示所有在该范围找出的项目”就可以了。

替换时巧妙保留书签

假设在word中有这么一段文本:Thisagreementbetween[JohnDoel]and[MarySmith]isenteredintofreelyandwithoutcompulsion.其中括号括起来的部分表示定义了书签,括号是为了让大家看的清楚,真实文本中并没有出现。如果在进行替换操作时,将两个人物名称换成了其它人名,那么书签也会随之丢失。大家在定义书签时,将人名前后的空格都包括进来,如下所示:Thisagreementbetween[JohnDoel]and[MarySmith]isenteredintofreelyandwithoutcompulsion.

使用图片替换文本

有时我们可能想用图片来替换某些文本,比如,你可能想用公司的Logo图片来替换文档中的所有公司名称,可通过下面的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图片插入到文档中,选取它,再按Ctrl+X键剪切把它放到系统的剪贴板中。

第二步:按“Ctrl+H”键调出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要替换的文本,在“替换为”中输入“^c”(不含引号,下同)。

第三步:可以单击“查找下一处”、“替换”一个一个替换,也可以单击“全部替换”一次性全部替换。这时文档中的被替换的文字,就都会成图片了。

快速找出word中的域

为了增加互动性,有些人会在word中插入大量的域,数量一多,可能连作者自己都记不清了。可以通过查找功能,快速浏览这些域代码。

第一步:确定域代码为打开状态,否则按“Alt+F9”键让它们显示。

第二步:按“Ctrl+F”键调出查找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d”或者“^19”,然后连续按“Alt+F”键,就可以快速浏览文档中的域了。

巧用替换批量设置文档格式

第一步:找到要设置格式的第一个术语或关键词(如:“虚拟现实”),设置它的大小、字体、颜色等格式。选中设置好的术语,按“Ctrl+C”键将它复制到剪切板上。

第二步:按“Ctrl+H”键调出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虚拟现实”,在“替换为”中输入“^c”,然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文档中所有的“虚拟现实”一词,就被设置成统一的格式了。

中英文秘写作条件

第二:要想在国家,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都顺利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心展开的。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作为中英文秘人员,也须符合党的一切政策、方针、路线,这也使中英文秘写作最重要的一条,这也能适应现在的社会。有的同志说得好:"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我觉得这也说明了文秘写作的政策性和严肃性。

第五:掌握文秘写作的范围。作为文秘人员,连文秘写作的范围都不清楚,那就够不上资格当文秘人员,更够不上资格当文秘写,此点在不久走向工作岗位后要多加注意,中英文秘写作大致包括以下一些类别:

(一)行政公文,即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

(二)日常应用文。具体分八大类:调据类、告启类、书信类、电文类、公约类、公关礼仪类、记录类、民俗类。

(三)专用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经济、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简报等。

THE END
1.常用文书有哪些?文书若按其使用者的身份,可以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私人文书是个人在生活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公务文书是机关、部门或单位普遍使用的文件材料。但这些都可称为实用性文书或常用文书。因为当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多使用私人文书,而当他在单位部门工作中可能更多地要用到公务文书。无论是私人文书还是公务文书都非常实在https://zhuanlan.zhihu.com/p/458872172
2.法律文书包括哪些分类法律文书有哪些种类一、侦查文书的分类1、立案、破案类2、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类3、强制措施类4、侦查措施类5、延长羁押期限类6、侦查终结类7、补充侦查、复议和复核类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文书分类:(1)按照案件诉讼性质的不同,分为刑事案件使用的检察文书和民事、行政案件使用的检察文书两大部分。(2)按照文书公开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15252596.html
3.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种类。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种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b8ff562fa5e9856a561260cd&fr=search
4.文书字词 文书 拼音 wénshū目录 1词语简介 词语信息 详细解释 2发展简介 3载体 4文种 5程式 6印章 7含义 8种类 法律 商业 军用 公关 公函 9职责 1词语简介编辑 词语信息 【词目】文书 【拼音】wén shū 【解释】 1、文字图籍。 5、书札。 6、从事书信、公文工作的人。 7、文章和书法的合称。 8、弹词的https://baike.sogou.com/v181517707.htm
5.嘀嘀打车预约及微信付款攻略,附微信付款成功截图方法2. 法律文书的种类有哪些? 法律性文件的类型包括命令、建议、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报告、请示、复函、函件、会议纪要等。很多时候,公文是针对未来的,比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重点部署就业工作,通过下达任务、提出要求等方式推动就业工作。通知往往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先进事迹发生后,颁发表彰http://www.bjhwtx.com/h-nd-221343.html
6.m.shenchuang.com/show/1646306.shtml5、老人或被投靠子女名下的本市住宅用途房产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6、老人离婚后一方申请的提供有关离婚的法律文书(复印件1份,验原件); 7、老人配偶已死亡的提供其死亡证明文书(复印件1份,验原件)。 深圳蓝印户口的申请 本规定所称蓝印户口是指非本市常住户口,在本市投资或被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https://m.shenchuang.com/show/1646306.shtml
7.初级经济法第一章总论1.1.5 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即法学上所称的法的形式渊源),是指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的形式的种类包括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的法,规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00939033265415
8.全区内保系统刑侦技术交流会合影的照片一张(判决/法律文书证明?全区内保系统刑侦技术交流会合影的照片一张(判决/法律文书证明) 8品 ¥60 ?一家人合影的照片一张 8品 ¥36 ?明星小照片一张 8品 ¥5 ?77年照片一张 8品 ¥5 ?照片一张 8品 ¥5 ?庐山流云览纵景点石上的个人照片一张 8品 ¥3 ?看电影题材的照片两张 8品 ¥100 更多https://7788pz.997788.com/s191/10414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