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90年代初,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说明法律原则具有哪些作用(2006年卷一52题)
A、法律原则具有评价作用
B、法律原则具有裁判作用
C、法律原则具有预测作用
D、法律原则具有强制作用
2、汪某和范某是邻居,某天,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范某怒而挥刀砍向汪某,致汪某死亡。事后,范某与汪某的妻子在中间人的主持下,达成“私了”。后汪某父母得知儿子身亡,坚决不同意私了,遂向当地公安部门告发。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之后,移送检察院。最后,法院判处范某无期徒刑,同时判决范某向汪某的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06年卷一51题)
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
B、引起范某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C、该案件中,范某与检察院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D、范某与汪某的家属之间不形成实体法律关系
3、某设区的市的市政府依法制定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决定》。关于该决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65题)
A、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该决定不适当,可以提请上级人大常委会撤销
B、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发现该决定与上位法不一致,可以作出合法性解释
C、与文化部有关文化保护的规定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D、与文化部有关文化保护的规定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4、关于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51题)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
C、国际公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D、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5、下列有关“国法”的理解,哪些是不正确的(2012年卷一54题)
A、“国法”是国家法的另一种说法
B、“国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
C、只有“国法”才有强制性
D、无论自然法学派,还是实证主义法学派,都可能把“国法”看作实在法
法考热点:
订阅提醒: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