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自考法学概论真题及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试题(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使用的“法治”一词的含义是

A.人治底下的法治

B.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C.民主国家中的良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遵守

D.治国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是

A.股东大会B.监事会C.经理D.董事会

3.商法的调整对象是

A.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

B.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C.行政许可行为

D.经济关系中商自然人、商业组织和商业活动

A.1993年B.1994年C.1999年D.2000年

5.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属于

A.商业贿赂B.假冒或仿冒C.虚假宣传D.侵犯商业秘密

6.我国刑审诉讼法规定,逮捕的决定机关除人民检察院外还有

A.人民法院B.拘留所C.人民政府D.公安机关

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是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政府

8.票据持有人丧失票据采取补救的一种民事法律程序是

A.督促程序B.公示催告程序C.挂失程序D.还债程序

9.诉讼标的所指向的物,称为

A.诉讼客体B.诉权C.诉讼标的物D.诉

10.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A.3个月内审结B.6个月内审结C.9个月内审结D.12个月内审结

11.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

A.鉴定人B.原告C.被告D.第三人

12.在行政诉讼中不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原告D.被告

1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是

A.最后收到起诉状的法院B.最先收到起诉状的法院

C.上级指定的法院D.各法院协商后确定的法院

14.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作出终审判决的期限是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

A.1个月内B.2个月内C.3个月内D.6个月内

15.当今国际社会,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

A.国家B.国际组织C.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D.法人组织

16.联合国是

A.国家B.地区C.国际组织D.外交机关

17.下列有关国际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国际法调整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际法是国家之上的法律

C.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集中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

D.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18.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裁决,对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应当是

A.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C.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19.为了避开依冲突规范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接点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立的脱法行为,在国际私法上被称为

A.反致B.转致C.公共秩序保留D.法律规避

20.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司法的是

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执行C.行政决定D.行政复议

2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行政法律关系B.管理关系C.行政关系D.权力关系

22.以公司之间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为标准,可将公司划分为

A.总公司和分公司B.母公司和子公司

C.两合公司和无限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贲任公司

23.某犯罪嫌疑人记载自己受贿详细情况的账本属于

A.书证B.物证C.证人证言D.视听资料

24.我国现行的确立自然人国籍的原则是

A.血统主义B.出生地主义

C.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D.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

25.1902年关于离婚的海牙公约规定,“夫妻非依其本国法及法院地法均允许以离婚方式解除婚姻时,不得为离婚之请求”,这一规范属于

A.双边冲突规范B.单边冲突规范

C.重叠性冲突规范D.选择性冲突规范

26.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享有者是

A.劳动者B.公民C.法人D.非法人组织

27.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是

B.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必须以主体双方的合意为根据

C.行政机关不能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接受惩罚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28.某市政府与宏达家具有限公司因订立办公桌椅买卖合同而产生的关系是

A.行政关系B.刑事关系C.合同关系D.非法律关系

29.在经济关系调整中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是

A.主辅关系B.主次关系C.相辅相成的关系D.上下位关系

30.消费者在展销会上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在展销会结束后消费者索赔的对象是

A.展销会的举办者和商品的销售者B.消费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

C.商品销售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门D.展销会举办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证据的有

A.书证与物证B.视听资料C.证人证言与当事人陈述

D.鉴定结论E.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

32.我国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内的各级法院包括

A.基层人民法院B.初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E.最高人民法院

33.票据法律关系的基本当事人包括

A.背书人B.保证人C.汇票的出票人

D.本票的收款人E.支票的付款人

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B.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C.行政管理关系D.市场规制关系

E.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35.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B.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一般也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

C.所有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

D.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可以互相代替

E.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并互为补充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禁止性规范

37.拘传

38.条约

39.民事法律关系

40.数罪并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42.简述我国刑法中适用缓刑的条件。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44.试述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甲(30岁),一日带邻居的儿子乙(12岁)上街去玩,看到有摸奖的,甲模了几次均未中,便让乙去拔,但乙没带钱,甲给乙5元饯,并说:“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结果,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

问题:乙摸奖中奖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46.李某与张某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日路上偶遇,二人上前热烈拥抱,李某兴高采烈地打了张某腹部一拳,嚷着:“小子,这些年跑哪儿去了”话音未落,张某就痛苦地捂着腹部倒在地上,李某连忙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结果张某在途中死亡。经法医鉴定,张某患有脾肿大,因李某击打一拳造成脾破裂而死。张某的家人、同事等均不知其患有此病。

问题:(1)李某是否构成过失犯罪为什么

(2)对张某的死亡李某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法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2.D3.D4.A5.B

6.A7.A8.B9.C10.B

11.A12.A13.B14.B15.A

16.C17.D18.D19.D20.D

21.C22.B23.A24.C25.C

26.A27.D28.C29.C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CDE32.ACDE33.CDE34.ABDE35.AB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不得为某种行为的规范。

37.拘传是公、检、法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38.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的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39.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0.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的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1)婚姻自由(1分)

(2)一夫一妻(1分)

(3)男女平等(1分)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1分)

(5)实行计划生育。(1分)

42.(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2分)

(2)犯罪分析不是累犯;(1分)

(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并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2分)

43.法律适用是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活动。(1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必须遵循下述一般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分)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分)

(3)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相互关系的原则,如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等具体原则。(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44.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国家机构体系由以下几类国家机关组成:

(1)国家权力机关,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2分)

(2)国家主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分)

(3)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2分)

(4)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即中央军事委员会;(2分)

(5)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2分)

(5)国家检察机关,即人民检察院;(2分)

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对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进行了明确地划分,使得国家权力机关和其它国家机关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乙摸奖中奖的行为有效。(2分)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可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它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2分)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民事活动。(1分)

本案中乙虽然只有12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乙完全能够理解摸奖的意义,且摸奖活动组织者并未限制摸奖主体,因此乙的行为有效。(2分)

46.(1)李某的行为不构成过失犯罪。(2分)因为本案属于意外事件。所谓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处于故意或过失,损害结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2分)

(2)李某不应承担刑事责任。(2分)本案中李某主观上不存在过失,因为行为人主观上不可能也不应当预见其行为的结果,因此不应承担刑事责任。(2分)

THE END
1.什么是法律关系律师普法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权利义务的社会关系。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就其主观形式特征而言,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就其社会内容而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有三个要素: 1、法律关系主体 2、法律关系内容; 3、法律关系的对象。法律关系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意志作用于https://www.110ask.com/tuwen/15740491109939753349.html
2.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指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由于社会关系各不相同,因此法律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法律关系是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所构成,其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https://m.kuaiji.com/zhuanyewenda/220133030.html
3.法律关系是什么意思法律关系的解释是什么词语解释: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就其主观形式特征而言,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就其社会内容而言,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其构成要素有三项:(1)法律关系主体;(2)法律关系内容;(3)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856c43ac9a856c/
4.经济法律关系名词解释是什么(经济法律关系名词解释)1、经济法律关系:指由于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而形成的,由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受经济法律法规确认、调整和保护的,具有法律形式的特殊的经济关系。2、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般指国内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llMeAaTJ2r.html
5.什么是法律关系本座说,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 法律关系本座说 参考答案:19世纪,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法律关系本座说,把国际私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他认为,每一种法律关系在逻辑上和性质上必然与某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国际礼让说 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2500888.html
6.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名词解释更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名词解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试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标的物、内容。() https://www.xilvlaw.com/souti/gongkao/4nzvu6e6.html
7.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精选9篇)篇2:法律文书的名词解释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23yt229.html
8.名词解释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简答题】[名词解释] 法律关系变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考试题目 【判断题】关于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个人执行力强,整个组织执行力强。()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伦理关系先于法律关系而存在。 A. √ B. × 查看完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f153a928e7b94b89b0068a0707958a55.html
9.2014年自考经济法名词解释: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若您在自考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进入论坛讨论! http://m.zikao365.com/web/bjcj/wa2014072915135836790915.shtml
10.委托人—律师关系名词解释委托人—律师关系 名词解释 浅笑轻愁 2023-12-27 04:31:09 免费咨询 一、委托人—律师关系的定义委托人—律师关系是指企业在寻求法律服务时,与律师之间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企业作为委托人,将其法律事务委托给律师处理,而律师则作为受托人,接受企业的委托并提供法律服务。二、委托人—律师关系的特点1. 契约性: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7201486976
11.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讲义:国际私法名词解释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并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规范,同时包括规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避免或消除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在内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连接点 又称为连结根据或连结因素。是指冲突规范中就范围所指法律关系或法律问题指定应适用何地法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39.html
12.经济法学相关知识点梳理一、名词解释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消费者 经济职责 行政垄断 产品责任 经济法的地位 产品质量责任、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职责 行政垄断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营者 政府指导价 公平交易权 瑕疵 经济法 经济法律关系 消费者权利 不正当竞争 经济法责任 二、选择题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512599
1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考研试题名词解释(4X5=20分) 议会制 2、劳动权 3、宪法修正案 4、民族自治地方 简答题(1X10=10分) 简述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关系 三、论述题(1X20=20分 1、论述公民平等权保护中的合理性差别要素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https://www.liuxue86.com/a/1942632.html
14.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试题预测(题库版)考试题库74、名词解释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75、单项选择题 社会保障法的特征不包括(). A.法律关系主体的三方性 B.保障待遇的确定性 C.内容丰富 D.体系庞杂 点击查看答案 76、单项选择题 从各国立法看,领取失业津贴的法定条件是(). A.取得国家的同意 B.缴纳失业保险费 C.无不良表现 D.不能同时享有http://www.91exam.org/exam/87-1049/104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