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祛魁:我国刑事诉讼解释体制重构

反思与祛魁:我国刑事诉讼解释体制重构

导读:

摘要:普适意义上的法律解释是法宫运用法律、裁判案件的一项司法技术,它与审判权相连,是审判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下,法律解释却被异化为一种权力,从而导致解释形式的抽象化、解释内容的扩大个以及解释主体的集中化、多元化。进而干扰了司法独立、背离程序法定原则。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这一结构特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我国历史上“以吏为师”的传统,井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不完善的制度结构有关。为此,应当转变观念、完善

制度,重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体制。

关键词:法律解释;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解释

在本体论意义上,理解或解释井不单纯表现为人的一种“认知方式”,而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与人的存在发生联系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有人的存在,就必定有人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从根本上说,法律与解释的密切联系在于法律的正确适用依赖于法官对法律的准确解释,正如美国法学家德沃金所指出的: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阐释性的概念。[1]自从人类选择法律作为基本的社会控制手段以未,人类生活的名个方面便不同程度地面临法律的理解和运用问题,这样,法律解释对干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现代中国着力倡扬“法治”的精神和价值,己将“依法治国”提升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然而随着法律制度建设的日趋完备,人们期望中的法治秩序却并未如期形成,反倒出珊‘法网愈密、法治愈少“的悖论。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国长期以未,只注重法律条文的创制,而轻视甚至有意无意地忽视法律实施效果的作法,却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由。普适意义上的法律解释作为一项司法技术。其功能正在于实现”静态法“向”动态法“的转化。确保法律实施的效果。但是,我国学理界和实务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对浸律解释的性质存在误读,并由此导致我国法律解释机制的机理性缺陷和功能障碍,法律实施的效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这种状况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表现尤甚。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结构特征和机理缺陷的分析,揭示了该体制生成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根源,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重构提什了建议,以期有助干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秩序的建构。

一、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结构特征

(一)解释形式的抽象化

(二)解释范围的扩大化

至于这种联合解释的性质究竟是立法解释还是司法解释,抑或是行政解释以及这种解释方式究竟是否具有法理合理性,是否会在国家权力结构层次上引起权力配置的混乱和制约的缺失,人们似乎并不关心只要这种解释方式能够协调相互冲突的规定,人们就赋予其合理性。这是一种典型的法律工具主义论调。

二、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机理缺陷

从结构一功能主义的角度说,正是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内在的机理缺陷,解释形式的抽象化、解释内容的扩大化以及解释主体的集中化、多元化,必然导致解释对司法独立原则的干扰和对刑事诉讼程序法定原则的背离,进而造成国家权力的失控和个人权利的受侵。

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法官只服从法律。“在法官那里,降临尘世的法律还不能受到异物的侵入;为使法官绝对服从法律,法律将法官从所有国家权力影响中解脱出未。只在仅仅服从法律的法院中,才能实现司法权的独立”尸][9]在国外,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立法机关也不得干涉法官的司法裁判过程,观念上认为,法律一旦制定出来,其如何适用就是法官的权限,立法机关不得干涉。这也被视为是宪政民主国家的典范,立法是民主的表现,但是司法却是宪政的保障,法官是根据宪法的精神未适用法律。只有民主与宪政相结合,才能防止“多数的暴政”。

(一)干扰司法独立原则

由法院通过具体案件的审判来加以认定,但我国卫生部门却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出面发布解释宣称医患关系不属于消费关系而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从而规避了法律,这是一个明显的行政权干预司法的表现。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同样的倩况也存在,例如当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足坛“黑哨”事件,究竟裁判收受俱乐部的金钱在法律上是否构成受贿黑哨应不应该受到刑事贡任的追究这是一个具体的法律解释和适用的问题,应当由法院来作出最终认定,而不应由中国足协这样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来解释和认定“黑哨”现象到底是一个“行业作风问题”,还是一个“刑事犯罪问题”。即使目前对裁判职业的法律性质界分不情,也不应由足协,而应由法院根据他对法律的理解来最终认定,这是现代法治国家“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的必然要求。由法院以外的其他机关未解释刑事诉讼法必然造成对司法独立性的破坏,进而动摇法治的根基。

(二)背离程序法定原则

[11]这便是程序法定原则。程序法定强调的是国家刑事司法机关的职权及其追究犯罪、惩罚犯罪的程序,都只能由作为国民代表集合体的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即刑事诉讼法来加以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赋予的职权,司法机关不得行使,司法机关也不得违背刑事诉讼法所明确设定的程序规则而任意决定诉讼的进程。换句话说,刑事诉讼程序规则“只能由立法加以规定,因此只能具有立法性质。”[12]其它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以其它任何形式包括以法律解释的形式对刑事诉讼程序规则作出规定,都只能被视为是对程序法定原则的背离。其合法性都值得质疑。程序法定原则的价值根基在于“以程序制约权力”。即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定程序约束国家刑事司法机关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专横、滥用,保障涉讼公民的自由权利。因为。刑事司法机关的组织和权限以及追诉、审判程序的设置,这些事项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重要生活权益。如果允许其他机关以立法之外的形式规定刑事诉讼的程序,必然导致刑事司法机关的职权扩张,造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任意凌侵。

正如前面己经指出的,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实质是细则化的立法,解释形式的抽象化、解释内容的扩大化,都使得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带有明显的“二次立法”的特征,加上解释主体的多元化,这种“二次立法”实质上成为一种“法外立法”,使国家机关可以在法定的刑事诉讼程序之外,另行制定一套进行刑事诉讼的程序。从而使刑事诉讼程序偏离了法治的轨道,导致公、检、法机关的职权扩张,“法外执法”,其结果必然损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障。例如前面己经提到的,对侦查羁押期限的解释,就会对嫌疑人破告人的人身自由造成侵害。而对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允许再次起诉和受理的解释,无疑将损害公民“同一行为不受两次审判”的基本权利。[page]

三、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成因透析

从法文化学的意义上讲,诉讼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诉讼现象的产生与消亡都有其特定的观念和制度文化背景。诉讼文化本身可以从观念性诉讼文化与制度性诉讼文化两个层面理解。观念性诉讼文化是指以诉讼观念为核心的包括诉讼理论、诉讼心理、诉讼价值取向等在内的文化结构;而制度性诉讼文化则是指以诉讼制度为核心的包括诉讼规范、诉讼设施、诉讼机构等在内的文化结构。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形成也必然有其历史和现实、观念和制度方面的成因。

(一)历史传统

(二)现实根源

四、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重构

针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予以改造和重构。改造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出发,寻求法理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的契合:一方面,必须坚守现实合理性的底线,改革不能脱离现有条件和具体环境而任行,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尚不够完善的现实背景下,应当承认通过制定规范性、抽象性法律解释来进行“二次立法”,具有某种现实合理性。另一方面,应当坚持法理合理性优先。从长远未看,应当对我国将法律解释进行权力异化的观念予以批判,彻底废除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将刑事诉讼法解释由一种权力还原为一项技术。这里借用韦伯的说法,就是应当经历一个“祛魅过程”,祛权力之魅,还其本色、复其原形。[page]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反对司法机关制定抽象性法律解释,但并不排斥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就如何适用法律进行个案解释,也就是说,在新的解释体制下,抽象解释只能是立法解释,而司法解释只能是具体解释。作者:谢佑平万毅

THE END
1.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与民间解释。 ①官方解释亦称正式解释、法定解释、有权解释。它是由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律作出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依作出解释的机关不同,官方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由立法机关作出的法律解释,称立法解释。其法律根据是:1982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050
2.域外法律解释方法比较对域外法律解释方法的横向比较,可以更清晰地展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解释方法及其运用过程。横向比较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解释材料、解释模式、解释结构和解释风格。解释材料即在法律解释过程中法官所依据的相关材料,解释模式是对不同解释要素运用方式的抽象概括,解释结构是指不同解释要素的组合方式,解释风格是法律解释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65701.shtml
3.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B.地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3/2901976j7h1srlnam.html
4.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搜题找答案>43-宪法试题答案>试题详情 【题目】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地方性法规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 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行政法规之间发生冲突, 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https://www.zikaosw.cn/daan/33150965.html
5.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地方性法规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行政法规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正确答案https://www.examk.com/p/2645082525.html
6.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就狭义的法律解释而言,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包括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合宪性解释等)、社会学解释。就此三类法律解释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原则上,狭义的法律解释应当从三个方面人手展开,即从确定文义可能包括的范围、探求立法目的、社会效果等考量。而这三个步骤既是法律解释的程序,也是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7.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如果不知道答案,接下来看一下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一下正确答案哦。 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地方性法规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法律制https://www.duote.com/tech/202407/695684.html
8.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 是( )。 C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B.地方性法规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https://www.shuashuati.com/ti/47a7f19152a74793879d3690689f6b33.html?fm=bd0d26abcf48f67c9197268ca914e2238b
9.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地方性法规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行政法规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8931277.html
10.2019年北京工商大学法学综合(二)考研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基本原则。 2、法律监督与守法 了解:法律监督与守法的含义; 理解:法制监督的种类,守法的层次; 主要内容:守法的原因。 3、法律解释、法律推理 了解: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的释义; 理解: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的基本种类与方法; 主要内容: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及其价值。 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5909064488910&source=natural
11.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二)行政补偿的范围 1.征收、征用补偿 2.其他合法行政职权行为的损失补偿 (三)行政补偿的原则与标准 1.国外损失补偿的原则 2.我国的行政补偿原则 (四)行政补偿的程序与司法救济 1.行政补偿的程序 2.行政补偿的司法救济 IV.参考试题 第一部分 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不成文法 2.法律部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2.刑法的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的区别张敬辉律师综上所述,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在解释范围、目的和方法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以实现法律适用的公正、合理和有效。 3. 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在司法实践中,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是两种常见的解释方法,但它们的应用存在显著差异。扩大解释是通过适当扩大刑法条文的含义,以适应社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6584.html
13.2024年刑法对“财物”范围有无特别解释?法律风云榜导读:在刑法中,对于“财物”的概念并没有进行特别的定义或解释,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学理论,财物通常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涵盖了金钱、物品、债权、股权等各种形式。 刑法对“财物”范围有无特别解释? 在刑法实践中,“财物”一般被理解为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财富和权益。这包括实际存在的物品,如房产、汽车、https://www.maxlaw.cn/top/20240330/110347467291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