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大纲: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依法治国法硕考研大纲新浪教育

法律制裁的含义;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第十二章法治

第一节法治概述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的含义;法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法治与民主。

www.wendu.com

二、法治的基本原则

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正当程序原则。

三、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的含义;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法治理忿;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第二节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与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完备良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公正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科学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充分有力的法治保

障体系。

第十三章法与社会

第一节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一、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社会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二、法与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三、法与社会发展

通过法律体现和保障社会发展的全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二节法与经济

一、法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法与市场经济

法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三、法与科技

科技对法的影响;法对科技的作用。

第三节法与政治

一、法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政治基础;法律也对国家权力起到支持和制约的作用。

二、法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法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三、法与政策的关系

政策对法具有指导作用;法对政策实施具有保障作用。

第四节法与文化

一、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的分类;法律意识的作用;法律文化的概念;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弘扬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二、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法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三、法与宗教

法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我国法律在处理宗教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中国宪法学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

二、宪法的特征

宪法的形式特征;宪法的实质特征。

三、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传统分类;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

四、宪法与宪政

宪政的含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第二节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

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英、美、法三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宪法的发展及其趋势。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中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宪法修正案。

第三节宪法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的概念和历史发展;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二、基本人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三、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四、权力制衡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权力制衡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第四节宪法规范

一、宪法规范的概念

二、宪法规范的特点

三、宪法规范的类型

第二章宪法的变迁

第一节宪法制定

一、宪法制定概述

宪法制定的概念;制宪权与修宪权;宪法制定的主体和机构;宪法制定的程序。

二、中国宪法的制定

第二节宪法解释

一、宪法解释概述

宪法解释的概念;宪法解释的方法;宪法解释的体制。

二、中国宪法的解释

第三节宪法修改

一、宪法修改概述

宪法修改的概念;宪法修改的形式;宪法修改的程序。

二、中国宪法的修改

第四节违宪审查制度

一、违宪审查制度概述

违宪审查的概念;违宪审查的模式;违宪审查的方式。

二、中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发展;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宪法宣誓制

度。

第三章国家基本制度

第一节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概述

国家性质的概念;国家性质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

二、中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爱国统一战线。

三、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的概念;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及国家政策;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的含义;精神文明的含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政权组织形式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

二、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

织原则。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概述

诜举制度的概念;选举制度的功能;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差额选举的原则;秘

密投票的原则。

三、中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诜举的组织机构;选举委员会的职责;选举的程序;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代表的辞职和补选;对破

坏选举的制裁。

第四节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概述

政党的概念和特征;政党制度的概念和类型;政党与近代民主政治。

二、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政党制度的概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

性质和主要职能。

第五节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类型;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要素。

二、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宪法规定;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行政区划及其变更的法律程序。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点;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特别行政区的

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和任务;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和任务;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公民的概念;公民和人民;基本权利;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

自然人;法人。

三、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四、基本权利限制的限制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平等权的效力;平等权与合理差别。

二、政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四、人身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财产权

财产权的概念;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规范体系及特点;私有财产的征收或者征用;财产权的社会义务。

六、社会文化权利

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文化教育权。

七、监督权

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申诉权和国家赔偿请求权。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第五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点

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的特点;国冢机构的历史发展;国家枫构的体系。

二、中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主要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责任制原则;法治原则。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方式;专门委员会;临时性委员会;调查委员会。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代表的法律地位;代表的权利;代表的义务。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一、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二、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三、国家主席的职权

第四节国务院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三、国务院的领导体制

四、国务院的职权

第五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第六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法院

性质和任务;组织系统、职权和领导体制;组成和任期;工作原则;审级制度。

二、人民检察院

性质和任务;组织系统、职权和领导体制;工作原则。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第七节地方国家机关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主要职权;会议制度。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主要职权;领导体制;派出机关。

THE END
1.信息公开详细页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https://www.xuchang.gov.cn/openDetailDynamic.html?infoid=422a1462-e774-47e5-8516-6cdd831533bd
2.公基必备考点—法律篇④9.我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属人原则) 10.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领域外犯罪,不论轻罪重罪都追究。 11.外国人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刑期三年以上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保护原则)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MyNzE3MA==&mid=2247521435&idx=2&sn=ba469cded870903c031777dc43089f12&chksm=969712ce8ede0f5f7168b4390b5d17f5ea47e2c7b4141941f09473081c5a538c48086e6645ab&scene=27
3.法律制裁的种类有三种: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制裁的种类有三种: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https://www.shuashuati.com/ti/93c9b1d5941144c0adaf33d884685661.html?fm=bddd7b2f3e5c3fb1223066cf7cbfbac0e3
4.头条文章3.美国商务部清单种类有哪些? 美国商务部对两用技术实施清单管理,并以阶梯式三大清单限制美国技术输出,分别为:拒绝人员清单(DPL)、未经验证清单(UVL)和实体清单(EL),其中实体清单(EL)最为严格,被纳入的原因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BIS通过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输出,对于他国进口美国技术实施严格监控。从目前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74140814494724
5.法律制裁的种类有()A违宪制裁B刑事制裁C民事制裁D行政制裁2、法律制裁的种类有()。 A:违宪制裁 B:刑事制裁 C:民事制裁 D:行政制裁 温馨提示: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法律制裁种类违宪刑事民事行政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879/38826453.htmlhttps://m.12tiku.com/tiku/919879/38826453.html
6.行政制裁有哪些种类?常见的行政制裁种类包括: 罚款:政府对违法行为者处以经济处罚,罚款数额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 行政警告:政府向违法行为者发出书面或口头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改正错误。 行政扣押:政府对违法行为者的财产、资金或证件进行扣押,直至其履行法定义务或缴纳罚款。 行政处罚: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d1a54fd683f3b414a003407568140b83.html
7.觉晓法律硕士联考5轮背诵法律制裁的种类接下来,重点来啦!法律制裁,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法律权威的直接体现。它是指特定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那么,法律制裁都有哪些种类呢? 1.民事制裁 民事制裁主要针对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它通过责令违法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来实现,如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消除影响等。民事制裁旨在保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53206
8.「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绝对无效。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绝对无效: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哪些 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minshifalvzd_3680183/
9.法理学之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3)公务员考试网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民事制裁、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1)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 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547_3.html
10.法律制裁问法百科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 种类分析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1、民事制裁 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6864
11.美国经济制裁的种类在1917年,美国颁布了其第一部实质性的贸易制裁相关法律——《与敌国贸易法》(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下称“TWEA”),明确授予总统在战争状态时对美国与其敌国之间包括诸如商品进出口、银行金融交易等在内的所有贸易活动的监督和限制权力。自此以后,美国针对不同的对象颁布了多部制裁相关法律,比较典型的有《https://www.meipian.cn/31hnkb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