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重点整理

卫生法的渊源和体系,法律,法规,规章?

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立法?实施方式?效力?

卫生法法律责任。几种?各构成要求?

1、卫生法:指由国家制定、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旨在确认、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目的

的行为规范体系。

2、卫生法的具体含义(P2)

(1)由国家制定、认可、解释或变更的,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2)具有国家意志性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3)以规定人体生命健康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法规

(4)调整的是涉及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5)是卫生法律规范的总和

3、卫生法的特征(P3)

(1)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2)融入大量技术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

(3)采用多种调节手段

(4)反映社会共同要求

4、卫生法的调整对象(P4)

(1)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行政管理或监督属性的权利义务关系

①卫生组织关系②卫生管理关系

(2)卫生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指卫生服务关系。即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有关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3)卫生刑事法律关系:将严重侵犯生命健康权的医药卫生行为纳入了刑事法律规范的

调整范围

卫生法的作用(roleofhealthlaw):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如下)

1.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确保国家卫生政策的实现

2.规范卫生活动,保护人体健康

3.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医学科学进步

4.促进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

5、卫生法的要素:指构成法律的基本成分。即:构成卫生法的基本元素

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个方面构成。(P7)

6、卫生法律规则:是指卫生法规定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者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P7)

分类:

2)强制程度上:强制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3)内容明确与否: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7、行为模式可分为:

②应为模式(命令性法的规则)

③勿为模式(禁止性法的规则)

8、法律后果可分为:

①合法后果②违法后果

9、卫生法律原则:指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原性和稳定性以及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它始终贯穿于各种具体的卫生法律之中。

特有原则:

(1)保护人体健康权益的原则(首要)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国家卫生监督的原则

(4)中西医协调发展的原则

(5)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卫生法律概念(conceptsofhealthlaw)指在长期卫生法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表达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或术语。

☆三大特征——语言、法律、实践性

卫生法的渊源:指已被承认具有法律效力的卫生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卫生法适用和解释中可援引意义上的规范。

①实质渊源:即法的本质

③形式渊源:表现形式为制定法

卫生法的体系:

根本法律

普通法律

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和地方性规章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10、我国成文卫生法的形式(P12)

(1)宪法(全国人大)

(2)卫生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3)卫生行政法规(国务院,主要的渊源)

(4)地方性卫生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5)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卫生规章(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地方人民政府)

(7)国际卫生条约

(8)其他卫生法渊源

卫生法律体系(systemofhealthlaw)指由国家现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的法律规范按照其自身的性质、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式,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内容:

1.公共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3.医政管理法律制度

4.其他:人口与计划生育

11、卫生法制定又称卫生立法(healthlegislation):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卫生法律和其他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性活动。

特有以下几个原则:

1.以保障公民健康权益为宗旨

2.遵循医学科学发展客观规律

3.多种利益关系相互协调

4.遵循我国卫生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四个程序:卫生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

卫生法制定的体制

1.卫生法律及其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

2.卫生行政法规及其制定机关---国务院

3.地方性卫生法制定及其机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务会

4.卫生规章及其制定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13、卫生法实施的方式包括卫生守法、卫生执法、卫生司法和卫生法律监督四个方面。

14、广义的卫生执法包括一切执行和适用卫生法律的活动

15、狭义的卫生执法仅指国家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卫生事物的活动。一般意义上的卫生执法仅指狭义的卫生执法,即卫生行政执法。卫生

行政执法必须遵循合法性、合理性、高效率、正当程序的原则。

16、卫生法的效力:是指卫生法作为一种国家意志所具有的约束力。包括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两个方面。

THE END
1.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全书三千多个注释,主要为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照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一个条、款、项,逐一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案例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相关案例;二是翻阅立法机关有关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立法资料以及与民法典总则编有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的答记者问和司法机关解读等,从中提取到的与民法典总则编相关的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0/content_9089308.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法理学原则,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具体法规,如民商法、刑事法、行政法等。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还能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依据。 三、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界定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科学界定生效裁判在刑事诉讼中的性质–重庆长安网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讲,只要是未依审判监督程序改判的生效裁判就是合法有效的,但如果对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已生效的裁判系错误裁判,或者存在错误裁判的重大疑问,即使此裁判还未经审判监督程序改判,也应当认定该裁判所确定的事实不成立。以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刑事诉讼免证事实允许被反驳或推翻,认为只要未经改判,已生效裁判所https://www.pacq.gov.cn/?p=193655
4.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观点进行全面梳理法官案例库法律文书《新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第二版)》根据《民法典》以及后续的新司法解释等材料,更新了 80% 以上的内容,100% 现行有效,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威的编辑宗旨,致力于为广大法官以及其他法律职业者提供系统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权威的实务指导和参考。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DLQ7H0552QJ47.html
5.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二)法律文化 (三)法律意识 1.法律意识的概念 2.法律意识的分类 3.法律意识的作用 第二部分 宪法学 一、导论 (一)宪法学概念 (二)宪法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二、宪法总论 (一)宪法的概念与本质 (二)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三)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 (四)宪法关系与宪法规范 (五)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三、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6.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定义五:法律解释实际上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指确定法律规范内容,探求立法意图(包括立法者立法时的主观意图和法律本身反映出的客观的立法目的与意图),说明法律规范的一种行为和过程;二指规定法律解释的主体、权限、程序、方式和效力等问题的法律解释制度;三指法律解释过程中作为技术所运用的一系列规则和方式。“法律解释是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7.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第三节 法的效力 139 一、法的效力的概念 139 二、法的效力范围 141 三、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 145 第五章 法律关系 14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48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148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53 第二节 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 155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8.《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2.属性:规范性;阶级性;政治性;强制性3.我国法学界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第二节法律的特征一、法律的国家创制性1.制定:按照一定程序创造新的法律规范,成文法2.认可:赋予社会上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效力,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9.《民法典》第229条能产生物权变动效力的“法律文书”种类及实务《民法典》第229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导致物权(本文仅指不动产)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生效时发生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在分割共有不动产案件中作出并依法生效的改变原有物权关系的判决书、裁https://www.360doc.cn/article/40371286_1054152394.html
10.电子证据范文12篇(全文)电子证据在司法领域的应用,需要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以保证电子证据具备法律效力。在电子证据进行网络保全证据公证过程中,需要对电子证据的特点进行把握,从而保证公证工作能够发挥预期作用。 一、电子证据特征 在对电子证据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问题研究过程中,要以“电子证据”入手,把握电子证据的特征,对于发挥网络保全证据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nfahhkf.html
11.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效力研究Z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效力定位,其二是司法解释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如何确定效力位阶。从目前的规定、理论与实践来看,司法解释的效力是不明确的,换言之,当司法解释与法律发生冲突时,无法根据规范冲突的一般规则加以解决。而这种情况又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本文https://fa-ce.zuel.edu.cn/zgfzyjw_zkdt/cont/news-1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