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渊:基本原则和法律责任部分——欧盟议会的全球首个“关于制定机器人民事法律规则的决议”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导读】腾讯研究院:欧盟是以法律理性保障公民权利的典范,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立法和监管探索,走在世界前列。但创新与监管历来存在紧张关系,需要维持一种平衡状态。人工智能有望引领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其监管应当包容、审慎,结合实际发展和应用逐步探索。

欧洲议会2017年2月16日,关于机器人民法规则的决议(2015/2103(INL))

基本原则

T.阿西莫夫定律应当可以直接适用于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机器人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尽管这些定律并不能被转换成机器代码;

U.包括法律责任,透明度和问责制的一系列规则是有效的,这说明了作为欧盟对世界贡献的人类普世价值是必要的;而这些规则有效的前提是不影响和阻碍机器人研究、创新和发展的进程;

V.为了型塑技术革命,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先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带来的利益能够在整个欧盟得到广泛共享,同时为了尽可能避免潜在的隐患和风险,欧盟应当积极拟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和使用等方面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并最终将这些原则融入到联盟条例和实施规则之中;

W.“机器人宪章”附在本决议的附件中,该决议是在STOA和欧盟议会研究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制定的,他们建议启动制定“机器人工程师道德行为守则”,研究伦理委员会守则以及设计师的“许可”制度和用户的“许可”制度。

X.为了确保不扼杀创新,对于今后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具体行动,欧盟应采用让·莫内提倡的渐进式、务实和审慎的工作方式,

Y.鉴于机器人和AI发展的阶段,从民事责任问题入手是合适的;

法律责任(主体资格)

Z.由于过去十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进步,今天的机器人不仅能够执行过去是只能由人才能完成的活动,而且还发展了某些自主和认知能力-例如,从经验中学习并做出准独立决策的能力,这使它们在外在环境交互方面和改造能力方面,越来越与人类具有相似性;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分配机器人侵害行为产生的法律责任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AA.机器人的自主性可以被定义为在外部世界中独立于外部控制或影响而进行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而这种自主性是纯粹的技术性质,其程度取决于机器人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的复杂性;

AB.机器人的自主性越多,其他参与者(如制造商,运营商,业主,用户等)越不能把机器人看成简单的工具。反过来必须考虑的是,在机器人的作为或不作为不能归责于某个特定自然人的情况下,以及在不能确定机器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是否可以避免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关于责任分配的传统法律规则直接适用于机器人是否充分,或者是否有必要提供全新的原则和规则呢?

AC.最终,应当以是否具有特殊的性征和含义为标准,来判断是根据现有的法律类别,还是应该创造一个新的类别来确定机器自主性的法律属性。

AD.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机器人本身不能对造成第三方损害的作为或不作为承担责任;当机器人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例如制造商,操作者,所有者或用户),并且机器的代理人可以预见和避免机器人损害行为的发生;同时,机器人所有者或使用者能够为机器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承担严格责任,只有以上三者完全符合的情况下,现有的责任规则才能适用于机器人的侵害行为。

AE.根据现行的产品责任法律框架,产品生产者应对产品故障和有害行为承担责任,产品使用者应对其致害行为负责-这同样可以适用于由机器人或AI造成的损害行为;

AF.在机器人可以自主决策的情况下,传统的规则并不能适用于机器人造成损害而引起的法律责任问题,因为不能确定到底哪一方当事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及由谁应当对机器人自主行为引起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AG.现行法律框架在合同责任方面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传统规则并不能适用于能够自主选择缔约对象、自主对合同条款进行谈判、自主订立合同、自主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履行合同的机器人。这就需要一套能够适用于市场上最新出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全新法律框架。

AH.关于非合同责任,第85/374/EEC号指令只能涵盖机器人制造缺陷造成的损害。同时,受害人必须能够证明实际损害、产品缺陷和实际损害之间因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严格责任或无过错责任可能就不能适用了;

AI.尽管第85/374/EEC号指令有一定的适用空间,但只要机器人具有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它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测性,那么目前的法律框架不足以涵盖新一代机器人造成的损害。这是因为这些机器人会自主地从自己不断变化的经验中学习,并以独特和不可预见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

THE END
1.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023-01-13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立法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理性化:①法律是1种有确定性,明确性,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它的制定是建立在人类能够鉴别,判断客观事物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行为.②理性化是立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要素,是科学性原则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78054843149809444.html
2.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制定公务员考试网第一节法律制定的概念及原则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1.法律制定的定义 法律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指有立法权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 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352.html
3.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第二节法律制定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法律制定的依据、权限、程序等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二、科学性原则 法律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三、民主性原则 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 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4.标准编制说明方法6篇(全文)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主要修改采用XXX,并借鉴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工艺指标并把相关要求纳入了本标准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f0wleub.html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③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方式。 ①社会主义法律实施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②社会主义法律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主义法的遵守;另一种是社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12277&cid=4
6.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原则合宪和法制统一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三、立法程序 1.法律制定程序 法律草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 2.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 以上就是2023考研法硕法理学法律要素、法律部门的相关知识点,你掌握了吗?赶紧收藏学习吧。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08309.html
7.下列哪一条不属于我国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单选题】商品的买与卖之间是按照( )原则进行的。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壁的外层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花很少钱吃鱼翅席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符合( )原则。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泪器的说法不合适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竞争的实质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762192b3baf64404b524e178eb66a447.html?fm=bdbds32d2f1a87086f67fcb018a1dca8e5af8
8.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在法的制定的整个活动中贯彻始终的行为准则,它是指导思想的规范化和具体化,是指导思想体现的形式和落实的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应该做到:第一,立法必需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di2VNsPBH9v0.html
9.韩国公司是依照何种法律制定的?了解韩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韩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亚洲国家,其独特的商业环境和法律体系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进行投资和注册公司。作为专业的咨询专家顾问,我们必须对韩国公司法有着深刻的了解。本文将简要介绍韩国公司如何依照法律进行注册和运营,以及韩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一、韩国公司注册法律依据https://www.gtzxhk.com/a/127821.html
10.第五部分:我国目前在立法上的回应与对策主要从法律原则的引入第五部分:我国目前在立法上的回应与对策主要从法律原则的引入,加强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对公民隐私乃至指纹的保护,加强身份证法律规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措施等方面展开。笔者建议引入法律保留原则和行政比例原则;在宪法中明确隐私权的内涵,保护指纹信息不被滥用;通过身份证法律规制中个人信息自决权的确立、政府不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7370550
11.宋功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9)》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专题报告该《条例》共9章、39条,明确了党领导政法工作系列重大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了制定《条例》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好新时代党的政法工作,依据是党章、宪法和有关法律,阐明了政法工作的性质、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原则等重大问题。二是明确了政法工作的领导主体及职责,规定了党中央对政法工作https://iplr.whu.edu.cn/info/1031/6186.htm
1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