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治理联合执法工作”政策解读
一、何种行为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
无证无照经营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未依法取得许可或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开墙打洞”主要是指未取得规划批准,利用临街的平房、楼房底层、半地下室等进行拆改,将原有的窗户、墙体拆掉改为门窗,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的行为。目前,“开墙打洞”的房屋常见用于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二、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有哪些危害?
无证无照经营是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也是首都城市管理的痼疾顽症。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首都环境和经济社会秩序,也与首都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成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公共安全、危及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隐患和社会问题。
“开墙打洞”的危害:一是改变房屋主体结构,承重、抗震效果减弱,安全隐患大;二是居民楼“由居改商”,噪音、油烟、异味,乱民扰民;三是影响市政市容整洁,危害居民出行安全;四是挤占楼前绿地,堵塞消防通道。
三、联合执法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一)对于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二)对于“开墙打洞”行为
对于底层住宅外立面的私自拆改行为,可以根据《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对于开展经营活动未办理税务登记以及出租房屋、经营活动未依法缴纳税款的行为,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进行查处。
对于阻塞消防通道,存在火灾隐患的情况,公安消防部门可以根据《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四、开展联合执法的对象范围包括哪些情形?
五、从事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行为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