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1、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法律”和“法规”是两个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不同,不可混淆。“法律”,是专指由全国人大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法规”是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三是省会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批准)。“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

2、”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但“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是不准确的。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

3、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就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

4、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说明具体问题。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应当制定规章。比如,国家统计局就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统计执法检查相继出台了三个部门规章。2、从形式上看,2000年7月1日立法法实施以后,规章都必须以令的形式发布,因此凡是以令的形式发布的,就是规章;一般规范性文件则不以令的形式发布,往往以通知、函等形式下发。3、从结构上看,规章一般采取章、节、条、款的结构,规范性文件则比较松散,一般没有结构要求。4、规章要报国务院备案,规范性文件则不需要。可以这样

8、件是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外的文件总称;政策性文件则是由国家领导机关为达到奋斗目标制定的、一定时期内应完成的任务和所遵循的行动原则的文件。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规范性文件在制定方式上,一般采取了法律章节条款的体例,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满足一定条件的规范性文件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政策性文件在内容上大多比较原则,一般不具有法的严格条文的形式,因不是立法行为,故其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实践中,一般还需要转化为法律来对外实施。(三)规范性文件与其他行政管理类公文的区别实践中,规范性文件和其他行政管理类公文在形式载体上并无不同,两者均被编以文号,冠以发文机关名称,并都被形象地称为

9、“红头文件”,故常被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别,如不注意甄别,将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可以反复适用、调整对象是否特定,可将行政行为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规范性文件从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其制定需遵循较为严格和复杂的程序,以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为例,规范性文件制定一般须经历公布制定主体、立项审查或编制年度计划、听证、法制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和备案等程序。而规范性文件以外的其他行政管理类公文一般发生在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和一些内部行政的场合,如执法检查通知、工作计划、人事任免和整改命令等,一般仅需遵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即可。因此,准确甄

14、者与执法者不能同一的理念影响,行政诉讼法第52条第1款和第53条第1款分别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举重以明轻,属于立法性质的规章在人民法院断案时尚且是“参照”,何况是非立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在行政管理领域中,根据行政权的既定力原则,规范性文件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在行政诉讼领域,规范性文件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却不具有法

15、律意义上的约束力。然而在当前行政立法较滞后的情况下,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对依据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概认为无“法律依据”,则不符合我国当前法制建设的客观实际。为解决这一冲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2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该规定表明,人民法院作为诉讼活动中的法律适用机关,实际上是有条件地承认了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依据”地位,但前提是该规范性文件必须具有合法性。四、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一)制定主体的审查制定规范性文件是行政主体的一种行政行为,在我国能成为行政主体的只有两类

17、行政权的制约,是指有关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事项只能制定为法律,而不能制定为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如我国立法法第八条和第九条分别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10)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THE END
1.法图?速览法律类中文期刊目录速览(2024.12.6)1、我国反垄断法为什么保护竞争 作者:王晓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2、行政规范性文件不适当备案审查标准之重述 作者:罗文燕(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3、物权变动规则是一个解释选择吗? 作者:张保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认真对待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zMwMzM1MQ==&mid=2247492926&idx=1&sn=1139f37be66b1883d2c9f7081f9b7d27&chksm=ecb58966dbc20070327dfa50e51e259acea84867be95b6bb883d1094af2a28832a4bcd0a6388&scene=27
2.中国法律体系哪些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总结起来有以下种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规范,等等几十个种类。加上市面上各种专业书籍,指南,问题释疑,到底哪些法律法规对建筑师,设计师具有法律约束力呢。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所发布的文件名称,种类,性质以及相关https://zhuanlan.zhihu.com/p/471642497
3.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六、法律体系:在一个国家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所组成的法律部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4.简述我国宪法和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7)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8)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50585&cid=4
5.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律师普法(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https://www.110ask.com/tuwen/7899964626510287705.html
6.以下法律规范性文件中,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相关法的是()宪法相关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s://www.bkw.cn/tiku/yqRxY.html
7.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6篇(全文)一、法律 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2000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78n23c.html
8.我国最早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文件是【题目】我国最早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文件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272881.html
9.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有文件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在我国,根据劳动法律的规定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但是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的情况都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个时候劳动者可以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有文件吗? 一、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有文件吗? https://www.64365.com/zs/880313.aspx
10.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不是引起玻璃体混浊的病因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环境卫生“四定”制度的选项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https://www.shuashuati.com/ti/563f9dc394444674b90672885dba39d9.html
11.实务干货:我国台湾地区形成的法律文件,拿到大陆来用,要走什么样的针对该问题,明月律师团队结合近年来承办的涉台诉讼及非诉案例经验,整理出本篇“台湾地区形成的法律文件在大陆地区使用指南”,以期让大家通过了解两个关键步骤即可对该类项目轻松上手。 第一步:公(认)证 在涉台诉讼案件中,对于在台湾地区形成的“委托手续”和“证据材料”,首先必须经过“公(认)证”。这些在我国相关http://m.51-lihun.com/h-nd-6531.html
12.2019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历年真题10、《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 A、行政法 B、经济法 C、宪法 D、民法 11、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种?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B、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包括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http://shuoedu.com/article.php?id=72577
13.我国法律位阶的学习和了解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如果是人大及常委制定的,属于地方性法规)和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等四个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文件,例如《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省级政府规章,《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是直辖市规章。 https://blog.csdn.net/bisal/article/details/134356271
14.法律翻译讲座:法律文件中的“条”“款”层级所以,笔者建议,在我国法律中译英的过程中,应该遵守英美法系比较普遍的层级办法,即“条”是section的,下面一般是 subsection,“条”是article的,下面一般是paragraph,从目前我国法律翻译来看,“条”翻译为了article,笔者建议“款”应翻译为paragraph。“项”作为“款”的下一级别,翻译为sub-paragraph 比较合适,我国法律http://www.hyfy-trans.com/xwzx/gsxw/2018/1102/104.html
15.下图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金字塔模型,宪法作为根本法,拥有最高的效力下图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金字塔模型,宪法作为根本法,拥有最高的效力,位于金字塔的顶端。那么(1)(2)(3)依次填入的规范文件正确的是: 首页课程题库资讯师资 加微福利 添加公考咨询师 APP400-8989-766 (单选题) A.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地方性法规,基本法律,普通法律https://v.huatu.com/gktk/1ofpc.html
16.的这部行政法规,为何堪称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纲领性法律文件这部行政法规,堪称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纲领性法律文件。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条例》方法论与世行不谋而合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二条开宗明义: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第三条则进一步明确,立法的主要目的,是“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89232
17.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14、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1946年宪法 B.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宪法 D.1978年宪法答案:(P19)B15、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现行宪法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答案:(P22)D16、我国宪法https://www.wm114.cn/wen/139/27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