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法三章的由来看西汉法律的变迁,从深刻反思法家到礼法并用

1.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的原则。秦朝的暴兴暴亡,使汉初统治阶级开始深刻反思法家思想,严厉批判“专任刑罚”、“重刑轻罪”的主张,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确立了黄老学派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约法省刑”的指导思想。汉高祖刘邦规定田赋十五而税一,汉景帝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经济政策;汉文帝进行刑制改革,废肉刑,除“诽谤罪”等。汉初经过连续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稳定了汉王朝的统治地位。

2.汉武帝“德主刑辅”思想确立与封建正统法律的产生。汉初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已经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儒学思想家董仲舒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系统地阐述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法制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肯定,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对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商鞅、韩非法家思想和阴阳等家学说的综合继承,正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从而丰富了儒家的思想体系,不仅对汉代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制定法律

1.“约法三章”。西汉建立之前,刘邦为了争取民心,曾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是西汉立法之开端,它为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夺取全国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2.《九章律》。刘邦建汉后,由于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惩治犯罪,故命令丞相萧何参照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所谓《九章律》。《九章律》在秦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6篇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3篇而成。《九章律》是两汉的基本法律。

3.汉律六十篇的形成。

(1)《傍章律》。《九章律》制定后,叔孙通在高祖和惠帝年间又制定《傍章律》8篇。《傍章律》主要是关于礼仪制度方面的内容。

(2)《越宫律》。武帝时期张汤制定《越宫律》27篇。《越宫律》主要是关于皇帝与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

(3)《朝律》。武帝时期赵禹制定《朝律》6篇。《朝律》又名《朝贺律》,它主要是关于朝贺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

以上三部法律,加上《九章律》,即历史上有名的汉律六十篇。至此,汉律的框架基本形成。

THE END
1.百条律则之谜揭秘法律法规背后的真相在一个名为“和平岛”的小国,居民们生活得非常和谐。这里有着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称为“100条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被认为是国家秩序与社会稳定的基石,但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第一章:诞生与发展 100条法律法规起源于这个小国的创立之初。当时,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一群智慧的先贤们花费了数年时https://www.qtleqzhor.cn/ke-pu-wen-zhang/400545.html
2.关于走私犯罪中“案发”法律概念的理解与适用关于走私犯罪中“案发”法律概念的理解与适用 走私犯罪从犯罪基本分类来看,涵盖自然犯、法定犯(其中的行政犯);从犯罪成立、既未遂来看,涉及行为犯、抽象危险犯、结果犯、实害犯,比如走私武器、弹药就属于抽象危险犯,走私普通货物就属于结果犯、实害犯,入罪基础及其法定刑升格以偷逃应缴税额或其它情节等“罪量”为https://lawyers.66law.cn/s202564e381158_i1303159.aspx
3.法则编织百条守护之律一、法则之源: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部落的习俗到现代国家的立法体系,法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百条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特点。 二、守护之律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gong-xiao/150619.html
4.樊崇义值班律师制度的本土叙事:回顾定位与完?善(一)身份定位不明问题由来已久 我国的值班律师探索和发展至今,其身份定位始终不够明确,也成为最大的制度困扰。早在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期间,值班律师的身份定位不明问题已有所端倪,亦不乏主张将值班律师转换为辩护律师的意见。这种理论关切一直延续至今,但二者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身份转换机制,使值班律师与法律援助律师、辩护http://legalaid.cupl.edu.cn/info/1012/1380.htm
5.嘉澳环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二)关于招股说明书真实、准确及完整的承诺及约束措施 本公司承诺:如公司招股说明书被中国证监会或其他有权部门认定存在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判断公司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行条件构成 重大实质影响的,公司将按照二级市场价格回购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41400003126_75.shtml
6.法治建设法治精神(精选6篇)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n4il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