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吉林延边延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2号)《通用知识》试题含解析.docx

2022年9月17日吉林延边延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2号)《通用知识》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

)。

A、社会基础

B、物质基础

C、思想基础

D、理论基础

2、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不包括(

A、拘役

B、拘传

C、取保候审

D、监视居住

3、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行为属于(

A、混淆行为

B、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C、虚假宣传行为

D、商业诋毁行为

4、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

)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履行合同过程

B、劳动过程

C、生产过程

D、经营过程

5、邓小平曾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B、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C、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

D、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6、执政党和政府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方面规定的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属于(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抽象政策

7、控制论是关于各种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原理的科学。下列不是控制论主要特点的是(

A、信息化

B、反馈

C、自动化

D、动态性

8、对县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

)申请行政复议。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

9、对经复议的行政案件提起诉讼,当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时,行政诉讼的被告应为(

A、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

B、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复议机关

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

10、犯罪之后(

)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A、自动

B、主动

C、自行

D、立即

11、社会性的监督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监督的(

A、决定性力量

B、基础性力量

C、根本性力量

D、保障性力量

12、宪法与一般的法律一样,都是国家意志的表现,都取决于(

)并服务于(

A、政党性质社会关系

B、人民群众人民群众

C、政治制度统治阶级

D、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13、(

)是人格权的基础,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权利体系。

A、生命权

B、人身自由

C、人的名誉

D、人格尊严

14、在我国,法律原则按照产生的基础不同,分为不同的原则,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属于(

A、公理性原则

B、政策性原则

C、基本法律原则

D、程序性原则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依法治国

B、依宪治国

C、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相结合

D、法治化治理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的有机统一。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

C、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D、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

)是必由之路。”

A、工业现代化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

D、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即“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

)服务。

A、现代化建设

B、社会主义建设

C、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D、社会主义革命

19、(

)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社会实践

B、从实际出发

C、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走(

)的文明发展道路。

A、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

B、国家富强、生产发展、社会和谐

C、政治文明、人民幸福、生态良好

D、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

21、毛泽东提出的活的灵魂中,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什么(

A、确定性

B、存在性

C、先进性

D、规律性

22、一般情况下,除(

)外,批复的正文部分由批复缘由、批复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A、指示性批复

B、审批性批复

D、阐述性批复

23、关于通告和公告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于通告,公告的范围更广

B、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要用公告

C、通告可以对国外发布,公告只能用于国内

D、公告的标题不能使用事项加文种的形式

24、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积累

B、资本集中

C、通货膨胀

D、失业现象的产生

25、(

)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A、运动与静止

B、量变与质变

C、本质与现象

D、现实与可能

26、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尤其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

)的统一。

A、绝对性与相对性

B、必然性与偶然性

C、特殊性与普遍性

D、现实性与可能性

27、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真理原则体现了客体尺度的要求

B、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

C、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主观目的性

D、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

28、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

B、发展

C、思考

D、实践

29、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损毁,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下列情形中,保管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保管人无偿进行保管

B、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C、保管人在寄存人的许可下将保管物交给第三人保管

D、保管人无偿进行保管且能够证明自己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30、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

)以上。

A、二十五周岁

B、三十五周岁

C、四十周岁

D、四十五周岁

31、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

)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A、债务人

B、债权人

C、抵押权人

D、抵押人

32、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

A、决策机构

B、权力机构

C、执行机构

D、监督机构

33、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是(

A、《论持久战》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新民主主义论》

3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党的(

)的思想路线。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改革开放

35、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

)上确定。

A、三湾改编

B、古田会议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36、以下不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的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37、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是在(

)上通过的。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8、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集中生产单一产品向各类顾客群提供的方式为(

A、市场专业化

B、单一市场集中化

C、选择性专业化

D、产品专业化

39、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是(

A、行政责任

B、行政体制

C、行政职能

D、行政权力

40、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在“新年第一课”上提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体现的是坚持(

A、党的领导

B、理论创新

C、中国道路

D、开拓创新

4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提及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时指出,新时代要通过(

)走出历史周期律,赢得历史主动。

A、人民民主

B、守正创新

C、自我革命

42、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是(

A、观

B、台

C、榭

D、阙

43、关于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

)的新型文明观,强调坚持求同存异,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A、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B、开放、包容、普惠、平衡

C、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D、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44、新时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

)和增强人民(

)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A、物质需求道德修养

B、安全需求核心意识

C、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D、文化需求精神力量

45、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需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

)就业矛盾。

A、摩擦性

B、周期性

C、结构性

D、技术性

46、统筹发展和安全,需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坚决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

A、局部风险

B、区域风险

C、全国性风险

D、系统性风险

47、截至2022年5月,财政部已累计下达2022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400亿元,推动各地区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

A、均等化

B、差异化

C、平均化

D、个性化

48、1932年3月,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建立,以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将长春改为(

THE END
1.我国法律规定各种商事账簿的保管期限不少于()年【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 )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实质由( )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https://www.shuashuati.com/ti/1605084d3ae3453495ed883848b20f17.html?fm=bdf7202bc52ec25405ce6b75427f421ffe
2.离婚的各种法律问题汇总肖裔涛律师个人主页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都是补偿性质的,因此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一般不高。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有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无过错方只能通过离婚损害赔偿获得相应补偿而无法借此来致富或使有过错的配偶方倾家荡产,应当说这种补偿性质的赔偿目前还是与我国的实际国情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8704.html
3.我国现行法律制度6篇(全文)我国现行法律制度 第1篇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惟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jrv2efx.html
4.我国法律上侦办是什么意思?专家导读 我国法律上侦办是司法机关已经受理了相关案件,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侦查办理的情况,一般还牌调查取证阶段,由公安机关对犯罪事实进行认定,并结合现场的情况来搜集相关证据。 我国法律上侦办是什么意思? 一、我国法律上侦办是什么意思? 侦办的意思就是案件尚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案件处于侦查机关就犯罪https://m.64365.com/zs/1109061.aspx
5.浅谈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另外一个问题是假如法律与宪法关于保障劳动权的规定有相抵触之处,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如何?毫无疑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果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与宪法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之处,那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是无效的。但是,我国的法院并没有对立法和抽象行政行为行使司法审查的权力,但是,当发生法律中有关劳动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16.html
6.国家司法考试:法的运行考试答案(题库版)考试题库14、单项选择题 国家机关的监督,都是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法的效力,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C.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http://www.91exam.org/exam/87-2962/2962293.html
7.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网所谓'其他法律效力'主要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后果、改变法律情势以及对法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各种法律上的后果。 如果将联大决议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判断解释为联大决议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而不是联大决议具有作为法律的效力,那么,在这一问题上就很少可能产生争议。否认联大决议是一种法律渊源并不等于否认联大决议具有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jfxll/11528.htm
8.2020年中考各科考点一遍过讲义01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d.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考向一 宪法确保我国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1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235477
9.2008司法考试考前模拟试题卷三178.我国法院与外国法院可以进行司法协助,互相委托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但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我国法院应予以驳回或者说明理由退回外国法院? A. 不属于我国法院职权范围的 B. 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准则或者中国国家、社会利益的 C. 外国法院委托我国法院代位送达的法律文书未附中文译本的 D.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委托送达的https://www.51test.net/show/792372.html
10.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自治区的自治法规的效力等同于省级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当地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是应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是指我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的各种协议,经全国人大批准或经国务院承认后,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