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专业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政法干警《专业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下列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是()

A、霍布斯主张神意论

B、格劳秀斯坚持理性论

C、卢梭强调社会控制论

D、庞德提出民族精神论

2、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B、某高校制定的《大学生行为守则》

C、《中华人名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条例》

D、甲乙两公司依法签订的购销合同

3、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一规范属于()

A、强行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非确定性规范

D、准用行规范

4、下列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权力没有义务

B、任何权利都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C、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可以互相交替

D、在特定情况下,有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5、人们能根据法律预见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法律后果,这体现了法律规范作用中的()

A、评价作用

B、指引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6、下列关于法的类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程序法有助于实体法的实现

B、合同法相对于民法而言是特别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程序法

D、行政法与刑法都是公法

7、以默示方式中止法律效力时,通常遵循的原则是()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后发优于前法

C、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

8、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法律适用的是()

A、法院受理某企业的破产申请

B、检察院进行春季法制宣传

C、公安局对一小偷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D、某市仲裁机构对一起案件进行仲裁

9、被恩格斯称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是()

A、拿破仑法典

B、罗马法

C、唐律疏议

D、汉穆拉比法典

10、“不可抗力使之不能预见和不能避免的因素”。这一法律解释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A、语意解释

B、历史解释

C、目的解释

D、系统解释

11、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党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B、民众与社会团体的监督没有实质性作用

C、法律监督只能在监督对象做出行为后进行

D、法律监督可以根绝执法中的违法行为

12、下列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

B、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C、行为能力使之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资格

D、公民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执法活动范畴的是()

A、派出法庭法官甲对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B、居民委员会主任乙对邻里纠纷进行调解

C、市检察院对一起贪污案件进行调解

D、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某公司违规使用商标的行为进行处罚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湖北省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C、国务院的《粮食购销条例》

D、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是()

A、责任法定原则

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C、连带责任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

16、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

A、政治联盟

B、工农联盟

C、民主联盟

D、社会联盟

17、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农村群众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的所有权归属于()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集体与个人共有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定的人民团体的是()

A、共青团

B、工会

C、学生会

D、妇女联合会

1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负责召集会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执行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0、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

A、制定

B、认可

C、判决

D、惯例

2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对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合并和撤销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

22、国家机构与普通社会团体最本质的区别是()

A、历史性

B、严密的组织性

C、阶级性

D、特殊的强制力

2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核心是()

A、批评权

B、罢免权

C、言论自由

D、政治自由

24、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人民代表大会制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D、人民代表大会制以权利分立体制为前提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选民资格限制条件的是()

A、年龄的限制

B、政治条件的限制

C、国籍的限制

D、居住期限的限制

2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机关的人员组成必须突出的特点是()

A、区域性

B、自治性

C、民族性

D、专业性

27、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收入的多样性

C、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D、所有制的结构形式

28、在我国,有权接受县级人民代表辞去代表职务的机关是()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29、下列选项中,体现我国地方制度特色的是()

A、地方司法权相对独立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央与地方分权制度

D、经济特区制度

30、下列关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特别行政区内实施的地方性法律

B、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特别行政区内其他立法的基础和法律依据

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普通法律的一种,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基本法律的一种,效力范围及于全国

3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权决定扣押或者拆检公民信件的国家机关是()

A、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B、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C、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

D、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32、清末修律的主要主持者是()

A、康有为

B、伍廷芳

C、沈家本

D、袁世凯

33、“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司法审判制度发端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4、《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唐律定罪量刑的原则是()

A、合并论罪从重

B、累犯加重

C、共同犯罪加重

D、盗罪类推

35、颁布《分户令》的改革者是()

A、商鞅

B、李悝

C、吴起

D、王安石

A、1928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5年

37、清末设立的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的地方机构是()

A、参议会

B、资政院

C、谘议局

D、都督府

38、将“则例”作为国家一种重要法律形式的朝代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9、依照唐宋时期法律的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十恶”犯罪中的()

A、谋大逆

B、恶逆

C、不孝

D、不睦

40、按照中国古代“准五服以制罪”的刑法原则,相对于侵犯一般人而言,法律对侄子殴打叔父行为的处罚()

A、更轻

B、更重

C、同等

D、视情况而定

41、南北朝时期,北朝东魏政权颁布的法典是()

A、泰始律

B、大统式

C、大业律

D、麟趾格

42、在唐朝,皇帝针对“百官有词之所常行之事”,临时颁布的各种敕令,经过编录之后成为“禁违止邪”的“永为法则”。这种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格

D、式

4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主要内容的表述,最能够体现其本质特点的是()

A、确认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确认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代行国民大会的统治权

C、规定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

D、规定公民享有一系列的权利自由及应尽的义务

44、汉朝法律中规定的“群饮酒”罪中,“群”所限定的人数是()

A、三人以上

B、五人以上

C、八人以上

D、十人以上

45、下列选项中,规定采用人民代表大会议制政权组织形式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6、下列选项中,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学流派有()

A、分析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经济分析法学派

47、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法学的有()

A、国际经济法学

B、法社会学

C、刑事诉讼法学

D、刑法学

48、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意义主要有()

A、有利于更广泛的收集民意

B、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

C、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立法的任意性

D、有利于树立法的权威性

4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

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

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

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

50、新中国建立初期,不重视法律作用和不依法办事的主要原因有()

A、对旧法制的仇视引起的对一切法制的轻视

B、建国以前长期形成的主要依靠党的政策办事的传统和习惯

C、旧社会留下的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法制传统较少

D、法制不适合于当时我国的国情

51、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法活动的有()

A、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废除111件法律

B、2004年国务院颁布《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

C、2005年某高校民法典研究所公布《绿色民法典》

D、2006年某出版单位出版《物权法立法意见》

5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设立的专门人民法院主要有()

A、军事法院

B、海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行政法院

53、下列选项中,可以列入选民名单的有()

A、精神病患者甲

B、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的乙

C、被监视居住的丙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丁

54、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有()

A、解释宪法

B、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

C、对国务院的工作是否违宪进行审查

D、对重大违宪事件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5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受庇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受庇护权保护的对象只能是外国人

B、申请庇护可以基于政治原因,也可以是其他原因

C、对于受庇护的申请,我国政符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D、享有庇护权的人不被驱逐或引渡

56、在我国,同国家主席结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的机关有()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国务院

57、下列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性质

B、政权组织形式是实现国家权利的形式

C、政权组织形式是形成全民意志的方式

D、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就无法有效进行

58、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应具备的条件有()

A、申请人是中国公民的近亲属

B、申请人定居在外国

C、申请人自愿

D、申请人有其他正当理由

59、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活动原则包括()

A、自我组织

B、自我管理

C、自我教育

D、自我服务

60、明朝的会审形式包括()

A、圆审

B、大审

C、朝审

D、热审

61、宋朝为防范科举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制度有()

A、誊录试卷法

B、糊名考校法

C、考官回避制

D、九品中正制

62、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

A、私习天文

B、强盗

C、谋杀

D、损坏官印文书

63.与《大清条例》相比,《大清现行刑律》的变化主要包括()

A、改变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撰体例

B、删除了“十恶”重罪等内容

C、对于婚姻、继承、田宅、钱债等纯属民事性质的行为不再科刑

D、增加了一些新罪名,诸如妨害国交罪、妨害选举罪、私铸银元罪等

三、简答题(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64、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

65、简述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66、简述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的主要特点

四、分析题(67-69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67、某村民委员会在开展“争创精神文明户”活动中,将子女是否孝敬老人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要求村民对孝敬老人作出承诺。张老汉的儿子张三写了书面承诺书,保证每月至少给父亲50元的赡养费,保证书一式三份,村民委员会在保证书上盖章后,张老汉、张三和村民委员会各存一份。之后,张三家被评为“精神文明户”。但是张三始终没有履行过承诺。一次张老汉向儿子张三要钱看病,张三以其儿女上学需要学费、经济紧张为由拒绝。村民委员会据此撤销了张三家“精神文明户”的称号,并支持张老汉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张老汉的诉讼请求,判令张三每月向张老汉支付赡养费50元,并支付张老汉看病的费用。几个月后,张老汉再次找到原审法官,请求撤销原判决。理由是判决生效后,虽然张三付清了他看病的医疗费,每月也按时给他50元赡养费,但是他的孙子和孙女从此再也不喊他“爷爷”了,他为此非常伤心。法官听后也很同情,但却感到无能为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法理学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村民委员会的举措、法院的判决以及张老汉的遭遇的认识。

68、据报载,某市关于盗窃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为人民币300元。2004年,该市某区人民检察院规定,本着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校大学生盗窃数额5000元以下的行为属“不起诉”范围。检察院认为,该规定的实施有利于减少高校学生的犯罪。但对此社会争议较大。

(1)该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殊规定是否符合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依据何在?

(2)如果该区人民检察院的规定有问题,应如何处理和纠正?

69、唐《户令》:“诸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姑姊妹在室者,减聘财之半。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

唐《丧葬令》:“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并令近亲转易货卖,将营葬事及量营功德之外,余财并与女。”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照唐《户令》的规定,财产继承如何进行?

(2)何为“户绝”?户绝之家的财产如何继承?

五、论述题(70小题,15分。)

70、联系实际:论述法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D5、C6、C7、B8、A9、B10、A11、A

12、D13、D14、D15、C16、A17、B18、C19、A20、A21、C

22、D23、B24、C25、D26、C27、D28、A29、B30、A31、B

32、C33、B34、B35、A36、C37、C38、D39、B40、B41、D

42、C43、B44、A45、C

二、多项选择题

46、AB47、ACD48、BCD49、BCD50、ABC51、AB52、ABC53、BC

54、ABCD55、ACD56、AB57、BD58、ACD59、BCD60、ABCD61、ABC

62、BC63、CD

三、简答题:

64、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主义法律在调整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作用以及法律在保护财产权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始终是资本主义法律的核心。

(2)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是通过自己的代理人来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基本方式和主要形式是建立代议制政府。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政党来执掌政权的,政党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3)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资本主义不同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一个特征是,在形式上人人都处于“平等”地位,都“平等”地享有各种“自由”,这种平等和自由统称为“人权”。

65、答案要点:

(1)二者的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2)二者的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的范围。

(3)权利实现程度不同。人民不但享有而且还能够完全实现宪法权利,而公民则不然,因为其中的敌人可能由于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而不能实现其宪法权利。

(4)二者的使用对象不同。公民是个体概念,人民是群体概念。

66、答案要点:

(1)继受西方国家通行的形式法律原则,并注重采纳与中国宗法伦理原则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2)吸收西方最新刑法理论和立法经验,尤其是采取社会防卫主义,并增设保安处分。

(3)在实践效力上采取“从新从轻主义”,但保安处分采取“从新主义”和裁判后的“附条件从新主义”;在空间效力上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为辅,兼采特定犯罪的保护主义和世界主义。

四、分析题

67、答案要点:

本案例主要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2)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有效实施的有效手段,我国法律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使之具有法律的属性,法律就成为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就本案例而言,张老汉作为老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张三作为子女应尽的赡养义务得到了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确认。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律传播社会主义道德和保障社会主义道德实现的功效。

(3)法律在社会生活调整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适用法律,在有些社会关系的调整中,法律无法发挥其作用,而更多的需要道德等手段来调整。就本案例而言,关于张老汉赡养费的问题,法律和道德可以共同调整,可以通过法律的适用来解决。但是,对于张老汉的孙子和孙女不喊他“爷爷”的苦恼,法律却无能为力,这正好体现了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68、答案要点:

(1)该区检察院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殊规定不符合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依据在于:违反了宪法上的平等权原则和法治原则。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校大学生和其他公民相比,只能更模范的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不能因身份特殊成为减轻处罚的理由。

(2)如果认为该区人民检察院的规定有问题,首先,公民个人可以依法行使宪法上的批评建议权,向该区人民检察院或其上级上民检察院举报,也可以向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反映问题。其次,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实行双重从属制,因此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有权依法处理。

69、答案要点:

(1)依照唐《户令》的规定,不动产及动产遗产,由儿子均分;儿子中有死亡的,由死者之子代位继承;如果儿子都死亡的,则由孙子均分;未婚儿子除均分得家财外,另可得到一份聘财;未婚女儿和姐妹也可得到一份妆奁,其数额相当于儿子聘财的一半;儿子的守寡妻妾若无子,可继承其夫的份额。

(2)“户绝”是指家庭中无男性后代承继后嗣。户绝之家,由死者的近亲属(五服内)将其所有财产变卖,在支付了丧葬及应作功德等项费用后,所余财产由女儿全部继承。

(3)由上述所引材料,唐朝继承法律制度的特点可大致总结为:其一,继承法律规定比较详备,反映了唐朝财产关系的发展和私有权观念的深化;其二,法律着重保护子孙后代的财产继承权,基本排除了旁系亲属的继承权,以保证财产在本家族内的集中;其三,法律一方面突出保护男性后嗣继承人的权利,同时也赋予儿女等女性家庭成员以有限的继承权利。

五、论述题

70、答案要点: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1)法律在宏观方面的作用

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引导、促进、保障和必要的制约方面。

具体表现为: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对经济体制的确立作用;对宏观经济秩序的保障作用;对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作用;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国际性。

每个要点应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2)法律在微观方面的作用

确立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需要法律来确认和保障;

确认和保障契约关系的平等性,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几乎都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契约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也需要法律来确认和保障;

确认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的自由和平等竞争的具体归责,法律对市场经济作为自由竞争的经济和平等竞争的规则确认与保护;

保护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准入与交易的正常法律秩序,市场经济需要有正常的市场准入、市场交易秩序,这些都离不开法律的作用。

THE END

立法法释义第二章:法律按效力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央其他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司法文件地方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行业规范立法草案立法动态按常用分类国家法编国家法编宪法国家机构选举代表国家机构组织民族特别行政区相关法民商法编民商法编总类物权知识产权合同债权亲属继承公司企业破产保险票据证券基金期货海商信托行政法编行政法编种类综合行政区划档案保密信访军事外交人事人事管理监察民政安置优抚婚姻登记社团管理其他公安安全警务户籍出入境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司法行政律师法律服务公证监狱劳教司法鉴定宗教侨务教育教育制度教师其他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管理文物保护体育卫生医药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医疗管理药品监管卫生检疫计划生育城乡建设城乡规划房地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治理野生动物植物保护气象地震海关旅游经济法编经济法编财政财政管理财务国债会计税务征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财产行为税金融金融管理外汇管理地质矿产能源综合电力煤炭交通水运公路铁路民航邮电信息产业土地水利海洋农林牧渔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动植物检疫商业商业管理专营专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商品检验审计统计价格技术监督综合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工商管理社会法编社会法编社会组织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社会保险综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劳动综合劳动就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与工资福利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处理劳动监察刑法编刑法程序法编程序法编刑事诉讼民事争讼行政争讼国际法编国际法按法律释义宪法类宪法释义检察官法释义法官法释义立法法释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释义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民商法类婚姻法释义物权法释义侵权责任法释义公司法释义个人独资企业法释义企业破产法释义合同法释义商标法释义著作权法释义专利法释义保险法释义信托法释义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商业银行法释义担保法释义拍卖法释义招标投标法释义民法通则释义海商法释义票据法释义继承法释义证券投资基金法释义证券法释义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释义电子签名法释义“驰名商标保护”司法解释释义经济法类房地产管理法释义土地管理法释义产品质量法释义个人所得税法释义中国人民银行法释义会计法释义农业机械促进法释义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反垄断法释义广告法释义森林法释义水污染防治法释义水法释义海域使用管理法释义港口法释义税收征收管理法释义经济公共管理法释义草原法释义进出口商品检疫法释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释义城乡规划法释义预算法释义行政法类行政处罚法释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义务教育法释义人口和计划生育法释义公务员法释义国家赔偿法释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释义国防教育法释义建筑法释义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消防法释义环境保护法释义行政复议法释义行政法释义行政许可法释义行政诉讼法释义食品安全法释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释义物业管理条例释义信息公开条例释义公司登记管理条例释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释义药品管理法释义气象法释义测绘法释义海洋环境保护法释义清洁生产促进法释义防沙治沙法释义防洪法释义防震减灾法释义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社会法类劳动法释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劳动合同法释义工伤保险条例释义律师法释义旅游法释义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释义工会法释义职业病防治法释义公益事业捐赠法释义安全生产法释义残疾人保障法释义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释义刑法类刑法释义引渡法释义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类民事诉讼法释义刑事诉讼法释义仲裁法释义公证法释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义按中央颁布全国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法院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档案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公务员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核安全局按地区颁布北京北京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大上海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大重庆重庆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大天津天津天律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大广东广东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大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清远潮州揭阳河北河北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大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沧州廊坊衡水雄安新区山西山西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大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忻州临汾运城晋中吕梁内蒙古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阿拉善盟阿拉善盟兴安盟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盟辽宁辽宁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大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葫芦岛营口盘锦阜新辽阳铁岭朝阳吉林吉林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大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延边州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大哈尔滨齐齐哈尔鹤岗双鸭山鸡西大庆伊春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大兴安岭七台河江苏江苏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大南京连云港宿迁盐城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徐州淮安浙江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大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安徽安徽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大合肥淮南淮北芜湖铜陵蚌埠马鞍山安庆黄山阜阳宿州亳州六安池州滁州宣城福建福建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大福州厦门三明莆田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江西江西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大南昌景德镇萍乡新余九江鹰潭赣州上饶宜春吉安抚州山东山东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大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泰安日照德州临沂聊城滨州菏泽河南河南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大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新乡安阳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济源周口驻马店湖北湖北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大武汉黄石襄阳十堰荆州宜昌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随州恩施州潜江神农架林区天门仙桃湖南湖南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大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郴州益阳永州怀化娄底湘西州广西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崇左来宾贺州百色河池海南海南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人大海口三亚琼海四川四川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大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贵州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大贵阳六盘水遵义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云南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大昆明曲靖玉溪昭通临沧保山丽江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普洱西藏西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大拉萨那曲昌都山南日喀则阿里林芝陕西陕西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大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甘肃甘肃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大兰州金昌白银天水嘉峪关定西平凉武威张掖酒泉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庆阳青海青海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大西宁果洛州海北州海东海南州海西州玉树州黄南州宁夏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新疆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吐鲁番哈密和田阿克苏喀什克孜勒苏巴音郭楞州昌吉州博尔塔拉州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伊犁州昆玉可克达拉双河北屯香港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台湾台湾省法律法规

1.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本法律的 表述,正确的是( ) ( )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B.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B.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https://www.shuashuati.com/ti/d8cd1831505c4ad9a0f97f1802b918f3.html
2.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本法律的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本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学历类单选题,研究生考试单选题,法律硕士单选题,专业综合课单选题https://www.chazidian.com/kaoshi/shiti-156162/
3.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24.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本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基本法律予以规定 D.物权法、刑事诉讼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属于基本法律 https://m.ha.huatu.com/2021/0605/2133925.html
4.事业单位考试考点特训《法理学与宪法》(2017年最新版)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 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1、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___ http://www.91exam.org/sydwxg/297-786/786790.html
5.2019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综合课真题答案和解析A.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B.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结构形式 C.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邦联利 D.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横向权力配置关系 24. 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 本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D http://m.tianrenedu.com.cn/bkzl/1541.html
6.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1.判断题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参考答案:对 2.判断题特别行政区享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没有的独有权力。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参考答案:对 3.判断题实验室授权签字人是指经资质认定机构考核批准能在授权范围内的检测/校准http://www.ppkao.com/tiku/shiti/8342bd4c76a24cceb814065dcac96ea3.html
7.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8.依据宪法,下列哪个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