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的方法是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为了达到解释的目标所使用的方法。
1、文法解释
文法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分析,以便阐明法律的内容和含义。
1、文法、文理、字面、平义解释。
2、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以及通常使用的方法(语法、语言习惯、逻辑等)以阐释该法律条文的内容和意义的解释方法。
文理解释应注意的问题
忽视法律条文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机械适用法律。“诽韩案”
不符合法律意旨;语意模糊,应采用其他解释方法。
2、逻辑解释
逻辑解释是指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结构,以求得对法律的确切理解。
3、系统解释
系统解释是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
4、历史解释
法意、立法、沿革解释。
结合“历史文献”了解法律法律的含义:制定法律时的提案说明;审议法律草案的说明;讨论草案的记录;其他历史文献。
《民法通则》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当事人自愿履行的”,江平教授认为是指“当事人自愿履行,并实际已经履行完毕的”,不包括“当事人自愿履行,并实际未履行完毕的”和“当事人表示自愿但又反悔的”。
1990年《铁路法》“提供引用开水”。是否免费。
取缔站内厕所收费。站内指“火车站范围内”还是“火车站站台内”
5、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上述这些方法,有时是综合使用的。在一些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上,解释者往往同时使用多种方法。
6、论理解释
1、体系解释
系统(逻辑)解释。被解释的条文放在整部法律(法律体系)中,通过法条间相互关系解释法律。
刑法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
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2、法意解释
3、扩张解释
扩充、扩大解释。
法律条文含义过于狭窄,扩大其含义覆盖范围,将符合立法本意的案件纳入其适用范围的解释方法。
宪法第3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民法通则》无因管理“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最高院司法解释: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服务过程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4、限缩解释
限制解释。
法律条文的含义过于宽泛,不足以表示立法者原意,遂缩小其含义覆盖范围的解释方法。
婚姻法21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诽韩案”的直系血亲
5、当然解释
法律无明文规定,但依法律规范目的、逻辑上的关联等,将该事项解释为该规定适用范围内的一种解释方法。
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
刑法227条第2款“倒卖车船票罪”,仅指汽车票、船票。若倒卖飞机票,当然也构成犯罪。
禁止攀摘花木——禁止刨根伐干
6、目的解释
根据立法目的,也可指当前条件下的客观目的。
善意取得制度
购买商品房是否属于《消法》中的消费者?
《民法通则》23条,公民下落不明经过法定期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利害关系人?申请顺序?
最高院司法解释: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梁慧星教授,从立法目的看,该解释错误。
7、合宪性解释
根据宪法及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解释位阶较低的法律规范的解释方法。
“工伤概不负责”。
最高院1988民他字1号批复,
”工伤概不负责”违背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这种行为应认定无效。
8、比较解释
援引、借鉴或参考外国立法例及判例学说以阐释本国法律规范的意义和内容的解释方法。
8、社会学解释
将社会学的方法应用于法律解释,通过社会效果和法律目的衡量,在法律条文可能文义范围内,阐释法律条文具体内容的解释方法。
通过这种解释,可更为深刻地理解法律的社会内容和利益所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使法律适用符合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