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本次“知法、懂法、守法”班会活动,使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小学生。
二、活动形式: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
三、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四、活动过程: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和规章制度打交道,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规矩才能有条有理完善和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全体公民都能做到遵纪守法,我们就能在一个文明美好的环境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召开“知法、懂法、守法”主题班会,目的就是让我们从小学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当个合格的公民。
1、了解法律知识:
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小知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要想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首先要懂法,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自身的利益。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经常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2、小学生必须知道的法律小知识: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2)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3)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4)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5)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3)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3、辨别是非:
情境一:明明觉得放假独自在家太闷,便上网,开始是打游戏机。
情境二:红红到超市购物,看见一个装饰品很精致,趁售货员不在意,悄悄拿了放进自己的书包,若无其事地走出商场。
情境三:小雨随老师、同学们到一旅游胜地秋游。当他见到一棵古树上刻有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也拿出小刀在树上刻上自己的大名,然后满意地离开。
以上情境,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五、案例分析:
学生1:请同学们根据这件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小结: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学生2:讲讲自己身边的不遵纪守法的事情。
六、如何守法:
班主任:守法,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大家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学生2:今后,你打算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七、活动总结:(班主任)
同学们,法律的作用很大,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法律知识,知道了法律知识,才能守法,才能保护自己。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