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时代,热点就是王道。可也奇怪,我并不喜欢追热点。
那种被流量绑架的日子,就像被人拿鞭子抽打一样,喘息不得,又难以解脱。
干脆,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感悟、体会这个世界。
读着这本书,好像重回到了大学时代,老师们在课堂上的启发与谆谆教诲,映入眼帘历历在目。
罗翔老师,和我所经历的很多大学老师一样,有自己的骄傲、热忱和思考。
只是,在这个流量时代,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曾经红极一时,最近好像也塌房了。
好像历史周期律一般,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罗翔老师说,对于网红这个词的理解,就他个人而言,只是一个中性的词汇,你可以赋予它各种意义。
如果通过这个标签让更多的民众认同法治的精神,这是他莫大的荣耀。
基于此,在流量中即便起起伏伏,也许能更容易坚守内心的底色。
前面说了,我不追热点,也不追网红,所以无论是鼎盛时代还是塌房时代,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精彩的话而狂热,也不会因为谁一时做错了什么就一棒子打死。
理性看待,才是做人的基本。
抛开流量的加持,我认为,《法治的细节》这本书,是真值得我们法学生用一生去品读和思考。
1
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是人类的出厂设置,无需被灌输,只需要被激活。
2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3
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4
人的内心确实有幽暗的成分,有时人并非不知道对错,而是明知是错,却依然要选择错误。
5
人类历史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以惩罚为后盾的法律规则,社会将变得混乱不堪,乌托邦的结局很可能是人间地狱。
6
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要维护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只有秩序才能让人类的行为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7
柏拉图认为,哲学王的完美统治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如果追求最优选项,反而会导致最坏的结果,法治虽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一个避免最坏结果的“次优”选项。
8
法治虽然不是一种最优的治理方式,但却是一种避免出现最坏结果的次优的选择。法治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对权力的限制,只有这样自由才能得到保障。
9
古希腊诗人阿尔齐洛克斯写过这样一句诗:狐狸观天下事,刺猬以一事观天下。
10
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相对主义的逻辑漏洞,因为当你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时,你本身就是在主张一种绝对的观点,“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这种观点本身不也是绝对的吗?
11
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式,就是法律判断优于道德判断。
这也提醒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要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论断,因为有许多隐情是我们不知道的,道德判断更多的是一种自省,而非律他,不要严于律他,宽于律己。但是法律规则,则是我们都应该共同遵守的。
12
仁慈只能在正义的基础上,离开了正义的仁慈就如顶着美丽绿植的食人草,它诱惑着善良的人们走向狂热的残忍。
13
14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推导出百分之百绝对合理的结论,很多事后法律的推理只是一种经验上的相对合理。
15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是善与善的对决,所以法律永远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16
所有的正义都应该按照正当程序去追求,否则人们追求正义的初心,很有可能结出非正义恶果。
17
在法律中我们经常谈论的正义有两种,一种是实体正义,种是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就如同一个完美的圆圈,让人无法企及,而程序正义就像通过仪器所画出的圆,必定是一个有缺陷的正义。
正是因为人类不可能寻找出完美的实体正义,所以,在法律中,程序正义要高于实体正义。
18
许多人认为:禁止刑讯逼供的理由是因为它会导致冤假错案,但在司法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刑讯逼供不会导致冤假错案,反而会使得案件得以高效及时地推进。
这种刑讯逼供要禁止吗?当然要禁止。不是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冤假错案,而是因为它在程序上不正义。
19
马丁·路德·金说: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刑讯逼供无疑就是有毒的种子,从那里长不出正义的大树。
理论界普遍认为,对付刑讯逼供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0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法律是有缺陷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只能通过既定的程序去追求有限的正义,离开程序,依靠狂热和激情所追求的正义也许是一种更大的不正义。
21
生活远比戏剧更荒诞与沉重,但荒诞不是让我们绝望,而是让我们重新滋生勇气与信心。
有很多朋友认为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但我总觉得迟来的正义比永远等不到的正义要强。
我们依然相信正义的存在,看见的不用相信,但看不见的才需要相信。
22
遗憾的是,正如黑格尔所告诉我们的,人类从历史中唯一得到的教训就是从来不接受教训。
23
无需付出代价的爱不是为了欺骗自己,就是为了欺骗他人。
24
有人曾经问我持何种学术立场,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的立场根本就是没有立场。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自认为万事皆知的人只是最大的愚昧,知识分子的傲慢不过是不学无术的另一种表达。
25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26
苏格拉底告诉人们,死亡并不一定是一件最大的坏事。
死后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什么都不存在了、没有任何感觉,就和安眠、沉睡一样,没有什么好可怕的;另一种就是灵魂转移到其他地方,那么他就有机会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那些人对话了,比如荷马、赫西俄德等等。
27
你有没有值得一生追寻的使命?
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找到能够为之生也为之死的信念和使命,这种信念和使命能够让我们超越有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