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细节︱向法律理想主义者致敬!

大家好!非常感谢学院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同学们毕业之际作为教师代表致辞。首先对各位同学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表示诚挚的祝贺!如果说本科毕业是迈向成年的标志,那么硕士和博士毕业大概就是人生中最值得炫耀的高光时刻。智识上足够成熟、精神上足够坚强、情绪上也足够克制,再配上青春洋溢的面庞,老师已经能够想象你们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勃发英姿。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我教过的;也有我没教过的,在今天看来都同样亲切,也同样不舍。

各位同学跟我一样都在法学的世界里沉浸了很久。我们学习了专业知识,接受了职业训练,可以无愧地称自己是法律人中的一员,未来也要靠这个来安身立命。但如果有人问起,学法律到底带给你什么,我们好像又一时没法说得清楚。法律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秩序规则,是用逻辑和理性来界分善恶。可能跟在座的同学不同,我最初学法律时,被触动的并非“挥法律之利剑、执正义之天平”的激情,而是包裹在那些繁复法条背后的逻辑美。我后来专研德国公法也有这一原因。由精密逻辑构筑出的法体系,就像巴赫的音乐,虽然没那么高亢热情,也不温柔缱绻,甚至很少引发情感想象,但它的繁复肢体和精密构造就像巴洛克建筑一样让人沉迷。我甚至一度非常认同英国作家毛姆的价值观,就是在“真、善、美”的排序上,将美放在第一位。

但在追求智识美的路上走了太久,发现自己有点误入歧途。我太关心抽象的诫命,并不关心具体的生活;我很倾心于宪法和行政法的知识,却好像不太爱为它所辐射的个人。年轻时接到认为我没有中国问题意识时的退稿意见时,我心里甚至有些不屑,自视甚高地觉得自己的贡献就是提高学科的知识增量,干嘛非得为此还要把脚也扎在泥里。但伴随年岁渐长阅历更多,尤其是自己由专业写作慢慢扩展到公共写作后,我才意识到此前是多么的傲慢和浅薄。

其实现实早已告诉我们,一线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可能比我们这些坐而论道的法学老师更有智慧,普通人也可能在道德上比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更高贵。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图标对称和智识完美,那么学法律又和学一门手艺有什么区别。今天再让我说,我大概会说法学说到底关心的是每个具体的个人,所要做的就是护住每个个体的尊严,不让它为他人、体制甚至于国家所纠缠和贬损。这是我们这些法律人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日复一日为此努力工作的真正原因。我还记得当初鼓动我进行公共写作的朋友说,美和真和善不是对立的,既然你认为美是第一位的,干嘛不身体力行把自己的一生过成一种美。我理解他说的美,不是智识上的优越、道德上的无暇,而是人之为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是自知作用有限还要积极投入的使命和勇气。所以人至中年,我会更喜欢加缪。虽然他根本不学院,他的哲学也没那么精巧和无懈可击,但他身上却有一种弥足珍贵的道德感,他认识到生命可能无意义,却没有深陷虚无与荒谬之中,仍旧选择像西西弗一样每天推石头不止,这种质朴的信念相比那些精致玄妙的哲学更令人感动。

法律教人区分善恶,但如村上春树在《1Q84》里所写,善恶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改变所处的场所和立场。所以法律教会人的善恶区分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对立,而是尽量不带偏见的省察和洞见。我给研究生教授德国公法,常常把理性(Vernunft)这个词挂在嘴边。但人的理性毕竟有限,所以偏见无处不在。如何克服偏见就成为我们这些法律人一生的功课。我有个朋友同样是大学老师,朋友们亲近他,学生也都喜欢他。我曾经仔细想过他备受欢迎的原因,其实不在于他有多睿智多幽默多机敏,而是他不会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他时常坦诚自己的软弱,所以也能体谅他人的软弱;他有自己的价值观,却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他人之上;他很容易就能跟他人共情,而不会只做一个冷峻的旁观者。我想他所传达的大概就是法律人在面对善恶区分时,真正应该谨守的立场:有道德感,却不简单粗暴;有价值坚持,却还能保有谦卑自省;有独立思考,也还能对普罗大众怀有悲悯。

法律教会我们区分善恶,但它却无法护住你不被恶所诱惑,尤其是不会确保你在面对诱惑时相比他人具有更高的道义和良心。村上春树的小说《天黑以后》里有个情节,我总是跟学生讲起,一个法学院的学生时常去旁听刑事案件庭审,接受审判的大多是杀人放火的罪大恶极之人。最初他感觉那些人和他的世界之间隔着坚固的高墙,可伴随跑去法院的次数越多,他越发觉得,那堵分隔善恶的高墙并不存在,就算有,可能也没那么牢不可破。也许某个瞬间,你就会被恶所俘获,而从此岸跃至彼岸。而诱惑、欲望与人心的逐力又是持久存在的,人根本不可能因为瞬间顿悟就彻底变成完人,所以一次的、偶然的胜利也不值得庆祝,相反一次的失败反而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我记得上个月河南大学有个老师在毕业致辞中说,善良能辟邪。我不确定善良是否就真得能抵挡诱惑、防御邪恶。人有高尚的正面,同样会有幽暗的反面。既然不能对人性抱有过高的期待,法律在此处教给我们的最可靠办法,就只有远离诱惑,远离试探,尽量行走在光中。

法律人应该有责任、有思考、有包容,有判断,还有一样不能或缺的也许就是理想。记得有次跟学院的郭逸豪老师一起给本科生开读书会,中场时他突然问我,赵老师能不能谈谈你对作家晚期风格的理解。我之后还真的研读了一下萨义德所定义的作家的晚期风格。但相比谈论作家的晚期风格,其实我私下更喜欢凝视自己心仪的艺术家的晚年照片。凝视久了会发现那些即使老了仍旧可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纯、专注和理想主义。我身边那些跟我结识了十几二十年的好朋友,好像也无一例外都是理想主义者。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女朋友,她图书的作者介绍一栏里,写的正是“理想主义者一枚”。

怀抱理想而不随波逐流或许更易受非难,没有“顺势而为”也总会遭人讥笑,但仔细想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特蕾萨修女的墓碑上所刻,善良、真诚、成功、建设、幸福,这些最终都只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从来就与他人无关。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此刻都怀抱理想的火苗,我也真诚地祝愿这些火苗不会轻易就被现实浇灭,在寻常生活中还能持续燃烧并熠熠生辉。

在今天这个娱乐至死、虚无弥漫的时代,再谈责任、道德和理想似乎显得可笑。我们习惯了用手机来获取所有资讯,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也躲在屏幕之后。我们乐此不疲地做着吃瓜群众,注意力从一个大事件跳到另一个大事件。但过度娱乐的生活已经渐渐钝化了我们的大脑,吞噬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无法再安处于书本和阅读所带来的严肃世界,不再习惯于通过理性思考来淬炼自己。我们忙着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却放纵自己的灵魂越来越扁平、碎片和浅薄。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的预言在此已然成真,“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但放弃以自身力量去感受和思考的努力,就等于放任自己随便进入精神囚笼。重新回到书本,回到思考不会让生活太轻松,或许还会产生更多困惑和痛苦,但自身的主体性却不会被轻易贬损,灵魂最柔软的部分也会得以留存。如果说老师最后对大家还有什么叮咛,那就是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要放弃严肃阅读和深度思考。

谢谢大家!

-----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政法大学202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赵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THE END
1.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还是与公共事务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来处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法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本文将通过提供100条关于法律小常识的问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2.我法律小知识你必须了解的那些事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你是一个普通市民还是商业巨头,都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些基础但又重要的法律小知识。 首先,你得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可能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比如,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63339.html
3.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在探索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法律,以及它所蕴含的基本法则和原则。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的权限,通过立法程序产生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4.法律精粹100条简短条款的深度解读与应用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基石。100条法律条款简短,不仅体现了立法者对法治原则的重视,也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快速了解法律基本要义的工具。本文旨在探讨这些简短条款背后的深层含义,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第一组:民事责任相关 1.1 法律赋予个人主体性权利,意味着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触及他人https://www.nu445dn1f.cn/te-chan-xiao-chi/868809.html
5.法律精华100条简短条款解析法律精华:100条简短条款解析 一、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了解100条法律条款简短,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规,还能提高我们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认识。 二、民法典中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是中国最为核心的https://www.yoocw.cn/zheng-ce-fa-gui/187974.html
6.常用法律1000条跟我一起把握法律大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每个人都可能需要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遵守的法律,这时候,“常用法律1000条”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刚毕业的小伙子,在一次无心之举下,与邻居发生了争执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jia-ge/366487.html
7.《法治的细节》读书分享(课件)小学生拓展LOGO 读/书/分/享 好/书/推/荐 《法治的细节》 —法律是社会的压舱石,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主讲人:XXX 时间:2023年 LOGO 目录 content 01 作者简介 02 内容简介 03 精彩分享 04 读书感悟 LOGO PART 01 作者简介 —法治与人的自由和尊严— 作者简介 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https://www.zxxk.com/soft/41480977.html
8.2022级涉外法治本科班举行《法治的细节》读书分享会在各位同学的分享过程中,其他同学们也在积极思考,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避免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更多是一种自省。 本次读书会的阅读分享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法治的运行细节和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既学习了法律知识,又启发同学们思考社会问题。https://gjjlxy.gsupl.edu.cn/info/1081/2392.htm
9.《法治的细节》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治的细节》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法治细则》与《循环正义》一样,是一本通俗易懂、温暖的法理读物。作者具有典型的湖南人特点,不羁侠义。在法律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细节上https://www.ruiwen.com/duhougan/7747866.html
10.河源普法网【法治声音】电影《消失的她》中存在的法律细节,你看懂了吗? 广东英物律师事务所的谢嘉萌律师 最近有一部炙手可热的电影,想必大伙都听说或者刷到过,那就是电影《消失的她》。这部片子讲述了男主何非的妻子李木子在东南亚的结婚周年旅行中离奇消失,失踪多天后一个陌生女人突然闯入,并坚称是何非妻子,从而牵扯出一https://www.hypf.org.cn/mobile/shownews.aspx?id=24379
11.深度学习大模型学习100tips如何训练自己的大模型社交网络:积极参与深度学习社交网络,如Twitter、LinkedIn和GitHub,以建立联系、分享成果和获取反馈。 研究合作:考虑与研究机构、大学或企业合作,这将为您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加速研究进展。 倫理和法律:了解人工智能伦理、法律和隐私问题,确保您的项目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准则。 https://blog.csdn.net/xw555666/article/details/134274970
12.男子骗保推妻坠海案细节揭示人性幽暗与法律严肃性考验摘要:一起男子骗保并推妻坠海的案件细节被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幽暗面,也凸显了法律的严肃性。据悉,该男子为谋取巨额保险赔偿,竟残忍地将妻子推入海中。此事件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必须坚守https://zechengfeng.net/post/735.html
13.电视剧《繁花》幕后的法律故事陈开伟记得,王家卫获得原著《繁花》版权后,在与各方谈合作期间,他就作为法律顾问介入了。2019年,《繁花》电视剧项目立项后,陈开伟随时根据王家卫的工作需要为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因《繁花》剧组工作需要,除了与王家卫导演对接,陈开伟还与其他主创人员分享了上海当年的风土人情。 http://www.legalweekly.cn/whlh/2024-01/18/content_8951675.html
14.《法治的细节(罗翔随笔集,荣获文津图书奖,评热点论法理聊读书罗翔说刑法系列(全4册)罗翔说刑法系列(全3册)罗翔说刑法系列(全2册)刑法学讲义刑罚的历史刑法中的同意制度法治的细节 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当当自营 所属分类:图书>法律>法律随笔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2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