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妨先从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找找依据和答案!今天我们通过三个问题,走近民法典!
@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该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等民法典基本原则,其中: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相互之间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自愿原则,也称意思自治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由,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设立、变更与终止,自觉承受相应法律后果。
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公允、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作为普通公民,学习民法典至关重要,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此外,每个公民都是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具备法律素养、依法行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民法典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先来看一则案例——
男子王某陷入女网友陈某虚构的“苦情戏”,自感愧疚服毒殉情身亡。在王某已表现出自杀心理预期的危险情况下,陈某未如实表明真相。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规定,“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最终法院作出判决,陈某赔偿王某的父母各项损失43万余元。
我们该如何学习民法典?
建议大家通过阅读民法典原文、参加普法讲座、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加深对民法典的理解。
此外,学习法律绝不能“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在消费过程中,要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权益,遇到纠纷时要敢于依法维权。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仅是一部法律文献,更是我们生活、工作的重要指南。从今天开始,一起学习民法典,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6.1
湾沚检察《一起来Get民法典基本原则(一)》,2023.5.28
人民法院报《女子虚构“苦情戏”男网友殉情身亡》,2024.5.11
温馨提示: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