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门书单那些看完了会觉得“有用”的书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

NO.2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评分:8.6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我对卧病在床的母亲说:“妈妈,我是在离开这个家以后,重新养育了自己。”那时真的是用尽了所有力气,有生以来头一次说出了那句话。当时母亲的回答让我特别震惊。她说:“那还不是因为我教得好。”

——引自章节:◆谁也敌不过名为母亲的女性

NO.3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豆瓣评分:8.9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

——引自章节:1.到处是蠢货

NO.4

《我本芬芳》

豆瓣评分:8.2

世界看不见我,但我看见我。中国式婚姻里,还有多少看不见的女人?

继《秋园》《浮木》后,八旬奶奶讲述六十年婚姻故事,写尽那些无人知晓的伤痛与困惑,带给万千女性共鸣与勇气,献给所有不被看见的你我她。

他终于知道这60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的确也是固若金汤的婚姻,只是他和她都没能获得幸福。他有他的伤痛,她有她的伤痛,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NO.5

《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

豆瓣评分:7.6

你有没有在网上搜索过自己的名字?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名字,成为全网追杀的猎物?

一起震惊全国的惨案,幼女被连捅二十八刀。凶手的身份保密,名字却遭到泄露——大山正纪。

一夜之间,只要与大山正纪同名同姓,就被怀疑为凶手,甚至沦为肆意泄愤的对象。从社交网络到现实世界,他们被逼入绝境,无处可逃。便利店店员、足球界希望之星、萌图绘画爱好者……

为了夺回正常的人生,十位“大山正纪”秘密结盟,发誓要查明凶手的真身。他们渐渐发现,每一位看似普通的“大山正纪”,都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那桩看似水落石出的惨案,实则另有隐情。

人人都为陌生人的案件、言论、纠纷激愤不已,滔滔不绝地发表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相左者对立、争吵、剑拔弩张。网络空间的节奏到底侵蚀到了现实世界,弄得人们心中充满戾气。

NO.6

《鹿川有许多粪》

这部小说集展现了一批裹挟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浪潮中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艰辛地在生活中追求真正的价值,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审视韩国现实,但并非止步于讲述历史事件或故事本身,而是着重刻画了人物在此过程中发生的转变,他们逐渐开始对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和自己的身份认同提出疑问并进行探索。

那颗星悬挂在空中,我站在这里。任何人、任何东西都无法抢占那颗星的位置。我心里也有一颗星,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它夺走。“是的,这就是我的生活。”信惠的内心充满了活下去的渴望。

——引自章节:天灯

NO.7

《浮木》

豆瓣评分:8.4

一位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他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有的从此破碎,有的尚有一线生机。

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其生命多数不复存在,恰如泡影破灭于水面,闪电消失于天空。作者通过回忆,讲述了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这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在露珠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人生之难,并非全是吃饭穿衣和日常开支,精神生活也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你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开你时,那刻骨铭心、椎心泣血的感受使人恍恍不知所措。

NO.8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穷人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

“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

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NO.9

《法治的细节》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我时常在反省自己,我读很多反映战乱、饥荒、贫困的书籍时会流泪,进而获得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我为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为他人苦难的故事流泪,为他人苦难的故事伤心欲绝,就自我感觉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我真的身临其境吗?我付出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吗?

——引自章节:在读书中超越有限的今生

NO.10

《生死疲劳》

豆瓣评分:9.1

五十年间西门闹经历六次转世,一世为驴,二世为牛,三世为猪,四世为狗,五世为猴,最终降生为人。

在这六世里,他目睹蓝脸一家三代经历人生的生死疲劳,他们爱就爱到底,恨就恨到底,犟就犟到底,干就干到底,有极致的痛苦,也有彻底的放纵。

THE END
1.卖贝商城书籍推荐《法治的细节》——细绘法治斑斓画卷此外,书中还悄然绽放着罗翔教授走红后的心路历程。他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成长经历,以及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的独到见解。这些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让读者在品味法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哲理与智慧。总而言之,《法治的细节》是一部集法律知识、法治理念、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45742169250985&wfr=spider&for=pc
2.笔记(送法下乡)书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苏力32个笔记点评◆ 2024/12/11 认为好看很不错。不妨这样理解苏力描述的基层法院和法官,他们不是国家现代化视野中的司法机关,而是作为维持国家权力在基层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产生的知识自然与司法所需的知识大不相同。最后一章的方法论反思颇有深意,苏力的法律社会学绕到正统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56722/
3.书评65读《圆圈正义》入门最浅的一本法律随笔散文集来了《圆圈正义》是罗翔老师一本入门级别的法律随笔。 罗翔老师的《法治的细节》、《圆圈正义》、《刑法的定义》这三本书在豆瓣的评分分别是8.3、8.1和8.4,豆瓣评分都不低。 论读起来的难易程度,《刑法的定义》大于《法治的细节》,《法治的细节》大于《圆圈正义》。 https://www.jianshu.com/p/c5dd8d3513f5
4.法治的细节(罗翔随笔集,荣获文津图书奖,评热点论法理聊读书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 ¥34.00 限时抢 罗翔作品集:法治的细节+圆圈正义(套装2册) ¥52.60 限时抢 罗翔说刑法:刑法学讲义+刑罚的历史+刑法中的同意制度+法治的细节+法律的悖论 ¥130.80 限时抢 透过地理看历史 ¥22.70 限时抢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豆瓣五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9323524
5.豆瓣9.2分的韩剧《监狱医生》,小编又一次被打脸豆瓣9.2分的韩剧《监狱医生》,小编又一次被打脸了 小编剧荒了,电影院里只有复联,剩下什么美剧日剧日漫国产剧,每次都觉得自己是想发现神作然后写安利贴的,结果最后都会啪啪啪啪打脸,变成吐槽贴。 小编很纳闷儿,为啥最近有这么多美剧都明明一副优质良心剧的架势,结果都烂的这么千奇百怪?https://mip.ali213.net/news/html/423893.html
6.时间管理励志书单TOP107篇(全文)26.《围城》(豆瓣评分:8.9) 27.《民主的细节》(豆瓣评分:8.6)28.《寻路中国》(豆瓣评分:9)29.《人类简史》(豆瓣评分:9.3)30.《艺术的故事》(豆瓣评分:9.6)31.《解忧杂货店》(豆瓣评分:8.6)32.《看不见的城市》(豆瓣评分:8.8)33.《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豆瓣评分:8.3) 34.《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02d819k.html
7.为什么《余罪》这么火?作者说被关过一年,写得出很多细节《余罪》5月上线,第一季播出仅72小时就点击破亿,截至目前播放量5.96亿次,豆瓣评分8.5,微博话题“超级网剧余罪”阅读量突破4.5亿,对比小说十万的阅读量,常书欣说自己“满意得都有点意外了”。《余罪》的剧本创作,原作者常书欣并没有参与,2013年《余罪》的影视改编权就被以60万的价格“贱卖”了。此后因为类型剧风险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06/15/c94937.html